【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冶金连铸中间罐挡住钢水中夹杂物不流入连铸结晶器内,并保证钢水在中间罐中有一定的停留时间和各流启步开浇成功的挡渣墙。
技术介绍
用于冶金连铸中间罐的挡渣墙结构形状,挡渣墙上出钢水口的大小位置的分布等是影响连铸坏质量因素之一。在本技术之前对挡渣墙的研究及它们在中间罐中安装的部位等,各冶金企业都根据各自的特点做过不少工作,设计过不同形式的挡渣墙,如正U型、倒U型、V-2型、Y-1型、Y-2型等,在这些挡渣墙上开通的出钢水口也无一定规律,位置的分布也根据不同情况而定;这些挡渣墙在连铸中间罐中的安装位置也各有不同,它们从不同角度满足了连铸生产需要;但有一个共同的缺陷是有些因出钢水口的孔径过大,钢水在中间罐中的停留不足不能保证钢水中渣子的全部上浮。有些挡渣墙的出钢水口位置分布不合理,钢水直接冲刷中间罐中浇铸口上的塞棒,影响塞棒的使用寿命。有些因中间罐中浇铸口相距过远,不能保证各浇铸口同时开浇,并且各浇铸口区钢水温差较大,这些都直接影响连铸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既能保证钢水在连铸中间罐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同时又能保证钢水在中间罐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中间罐挡渣墙,其特征在于挡渣墙呈V型,在它上面分布有出水口(1)、(2)、(3)、(4),其中出水口(1)、(2)、(3)分布在挡渣墙正中偏右位置,出水口(4)分布在挡渣墙偏左下方;出水口(3)与挡渣墙底的距离是挡渣墙高的20~25%,出水口(2)、(1)与出口水(3)等距离分布,且(1)与(2)、(2)与(3)的垂直间距是挡渣墙高度的12~18%,出水口(4)距挡渣墙底部高度是挡渣墙高度的3.5~40%;出水口(1)、(2)、(3)的圆孔直径为Φ50~60毫米,出水口(4)的圆孔直径为Φ3.5~45毫米;出水口(1)、(2)、(4)圆孔向右倾斜角α=2.5~3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管线股份有限公司涟钢事业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