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铸刚用的中间钢水包,具体涉及一种嵌装在其钢水冲击区内的中间包冲击槽。
技术介绍
在转炉炼钢中,连铸生产往往受中间包使用寿命的限制,而中间包的钢水冲击区,特别是其底部,是最容易受钢水冲刷而损坏的部位,冲击区一旦坏损,极易发生中间包穿漏事故。我国目前钢铁厂连铸用中间包的冲击区,普遍采用砌筑绝热板或涂覆镁质内衬涂料的方式构建冲击区,不但施工难度大,周期长,而且使用寿命也远低于中间包其它部位,造成耐火材料的极大浪费,致使连铸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中间包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冲刷、耐侵蚀、隔热、不沾包、无污染、修包时间短、使用寿命长、外形大小与中间包冲击区相一致、嵌入冲击区使用的整体预制的中间包冲击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铸中间包冲击槽,由外形、大小与中间包冲击区相一致、顶部敞口的整体预制件构成,包括冲击槽壳体、位于拉钢侧墙中部开有的一个缓冲水位口及在拉钢侧墙的上部开有的流钢凹槽、在冲击槽后墙的上部开有排渣凹槽,其特征在于①该冲击槽壳体的底部设有抗冲击复合层;②拉钢侧墙与两侧墙体的内转角连接处为加强角。附加技术特征是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中间包冲击槽,由外形、大小与中间包冲击区相一致、顶部敞口的整体预制件构成,包括冲击槽壳体(1)、位于拉钢侧墙(8)中部开有的一个缓冲水位口(2)及在拉钢侧墙(8)的上部开有的流钢凹槽(4)、在冲击槽后墙(7)的上部开有排渣凹槽(3),其特征在于:该冲击槽壳体(1)的底部设有抗冲击层(5);拉钢侧墙(8)与两侧墙体的内转角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角(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志,王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王有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