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包三重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947 阅读:18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间包三重堰,它安装在与上堰板3近似平行的内侧,其泄钢孔6位于三重堰板5的两侧下部,与下堰板2上的泄钢孔位置相交错,泄钢孔6为分为一至两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到的中间包三重堰,可在中间包内形成三个流动区域,有利于中间包流态的优化,减少钢中夹杂含量,提高钢水的清洁度,为冶炼纯净钢和超纯净钢创造了条件,同时减少中间包的残钢量;结构独特,制作、安装、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熔融金属用的容器,特别是连铸用中间包的内部结构。为了减少夹杂,净化钢液,提高钢质量,现有技术中在中间包内横向设置了有间隔的垂直排列挡板,使钢水在挡板之间回流,挡板表面为光滑或粗糙的,由挡板捕获或截留夹杂物。一般采用单挡板或双挡板方式,去除夹杂效果难以满足要求,特别是冶炼纯净钢、超纯净钢时。个别厂家也有设置三重堰板的,但堰板位置、结构随中间包类型有很大差异。本技术的目的是对中间包三重堰的结构进行优化,可大量降低夹杂,进一步提高钢液纯净度,并便于制作和安装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中间包三重堰,它安装在与上堰板3平行的内侧,其泄钢孔6位于三重堰板的两侧下部。泄钢孔6与下堰板2上的泄钢孔位置错开。泄钢孔6为分为一至两段。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叙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中间包三重堰安装位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中间包三重堰5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2,在中间包1内,上堰板3居中,上堰板3上安装有过滤器挡板4,插到中间包底部,其泄钢孔位于底边中间;外侧为下堰板2,其泄钢孔位于底边中间,插到底;内侧为三重堰5,钢水流经堰板时,由堰板吸附夹杂,并且通过挡板改变钢水流向促使微小夹杂物聚集。本技术的关键是在上堰板内侧安装三重堰5,使钢水的流动被分成三个区域(1)大包水口与三重堰5之间,由于大包注流的冲击,形成了速度高、卷吸严重的区域;(2)三重堰5与上堰板3之间,存在着一个比较强烈的钢液循环回流区;(3)下堰板2外,中间包两侧的钢液流动相对平静、缓慢一些,几乎没有卷吸发生,在此区域,靠近液面上部的大部分钢液流过了较长的距离,这有利于夹杂物上浮到液面。三重堰5上的泄钢孔6位于堰板的两侧下部,可分成两段,保证在可排净中间包内残余钢液的前提下,泄钢孔尽量小,且多重坝、堰的泄钢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得到的中间包三重堰,可在中间包内形成三个流动区域,有利于中间包流态的优化,减少钢中夹杂含量,提高钢水的清洁度,为冶炼纯净钢和超纯净钢创造了条件;结构独特,制作安装使用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中间包三重堰,其特征在于它安装在与上堰板3近似平行的内侧,三重堰5的泄钢孔6位于堰板的两侧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三重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钢孔6与下堰板2上的泄钢孔位置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三重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钢孔6为分为一至两段。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中间包三重堰,它安装在与上堰板3近似平行的内侧,其泄钢孔6位于三重堰板5的两侧下部,与下堰板2上的泄钢孔位置相交错,泄钢孔6为分为一至两段。本技术得到的中间包三重堰,可在中间包内形成三个流动区域,有利于中间包流态的优化,减少钢中夹杂含量,提高钢水的清洁度,为冶炼纯净钢和超纯净钢创造了条件,同时减少中间包的残钢量;结构独特,制作、安装、使用方便。文档编号B22D11/10GK2385819SQ9921724公开日2000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牟济宁, 戚新明, 杨时标 申请人: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包三重堰,其特征在于:它安装在与上堰板3近似平行的内侧,三重堰5的泄钢孔6位于堰板的两侧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济宁戚新明杨时标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13日 08:40
    三重县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地形复杂南北狭长土地面积列全日本第25位自然公园占三分之一以上区域不仅有能滑雪的高山亚热带植物生长的海滨也有以海女和珍珠为代表的伊势志摩国立公园和吉野熊野国立公园的自然美景还有伊势神宫伊贺上野等历史文化的代表拥有现代化的大规模游乐场和主题公园博物馆等是日本著名的观光地汽车造船等运输机械制造业和精炼石油等重化工业发达是日本中京工业区的一部分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