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翻新工艺及翻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551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轮胎翻新工艺及轮胎翻新设备,该翻新工艺的步骤包括:a、轮胎初检;b、打磨清理;c、刷胶烘干处理;d、贴中垫胶;e、贴胎面胶;f、硫化处理;g、成品;上述每个步骤中,轮胎都是通过立式传送轨道配合悬挂臂传送。该轮胎翻新工艺具有科学、效率高、产出产品质量好等优点。所述的轮胎翻新设备包括:立式传送轨道、轮胎检测机、轮胎胎面打磨机、轮胎检查机、刷胶房、烘干房、贴中垫胶机、轮胎贴面机、包封套拆装机、钢圈拆装机、过渡架以及轮胎硫化罐。该轮胎翻新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廉,且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翻新
,特指一种科学、效率高、产出产品质量好的轮胎翻新工艺及翻新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橡胶消费大国,随着汽车工业和矿山机械的迅猛发展,我国已连续7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橡胶消费国。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橡胶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国内70%以上的天然橡胶和40%以上的合成橡胶依赖进口,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天然胶及合成橡胶资源的严重不足,也推动了轮胎翻新行业的迅猛发展。 在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指引和扶持下,废旧轮胎作为可再生资源被提倡循环利用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也给轮胎翻新与循环利用行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我国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旧轮胎翻新量逐年上升,再生胶产业蓬勃发展。全行业开始实现从传统工艺方法和传统观念,向新型工业化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清洁生产转变;从简单的回收利用、减少污染,向遵循生态规律,以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旧物无害化处置等内容的转变。传统的轮胎翻新工艺及轮胎翻新设备存在以下不足I、传统的轮胎翻新工艺复杂,劳动量大,成本高。2、众所周知,轮胎的质量都较重,若在轮胎翻新的过程中,轮胎的运输搬移都是通过人力搬移,这样浪费大量的人力,并且效率也比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传送轨道对轮胎进行搬移运输,但是其效果不够明显,而且各个运输轨道之间是独立设置的,还必要依靠人工将轮胎从一个轨道搬迁到另外一条轨道,进而传输至另外的工位上,这样的传送轨道只能单独的使用,并且还需要正对不同的工位建立起多条的运输轨道,占据空间大,各个轨道之间还是不能实现变向。3、传统轮胎硫化罐中用于驱动罐盖开闭的开闭罐盖装置结构非常复杂,且通过多个位置对罐盖进行人工紧密锁合,以致罐盖能够稳固关闭,但是操作繁琐,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另外,轮胎硫化罐工作时,需要通过操作员进入管体中对轮胎进行放置、定位,操作起来十分不方便。传统轮胎硫化罐大多采用罐内装设蒸汽散热排管加热硫化,这种方式的硫化温度有限,且循环性不好,需要较大的能源。4、在装配包封套时,目前普遍采用手工工具将包封套涨开,然后将贴好胎面的轮胎推入到外包封套内部,因此,人工劳动强度较大、操作时间长,不利于提高翻新效率,而且还会增加生成成本。5、对轮胎胎面进行打磨及贴胎面都是才用于人工手动或者半自动加工,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且劳强度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科学、效率高、产出产品质量好的轮胎翻新工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轮胎翻新工艺的步骤包括a、轮胎初检,通过人工配合轮胎检测机检查轮胎胎面及胎肩的破损程度,选出破损程度未超标的轮胎;b、打磨清理,通过轮胎胎面打磨机对上述选出的轮胎的胎面进行均匀打磨并弄糙,并对胎面经均匀打磨后的轮胎的内外伤口进行清理、补片、填胶;C、刷胶烘干处理,对经打磨并弄糙后的轮胎胎面进行均匀刷胶,并将其传送至烘干房进行烘干,其中,烘干时间为10-15min ;d、贴中垫胶,将经烘干处理后的轮胎胎面贴合中垫胶,在贴合过程需要不断挤压,以防止中垫胶与轮胎胎面产生气泡;e、贴胎面胶,先对胎面胶的贴合面进行刷胶,然后揭开中垫胶,并通过轮胎贴面机将胎面胶紧密贴合于轮胎胎面;f、硫化处理,对轮胎进行装包封套、钢圈、内胎,并对内胎进行充气,随后将轮胎传送至硫化罐进行硫化;g、成品,对经硫化后轮胎进行拆除包封套、钢圈、内胎,翻新完成,并摆放好轮胎;上述每个步骤中,轮胎都是通过立式传送轨道配合悬挂臂传送。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刷胶烘干处理时,烘干时间为lOmin。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贴胎面胶步骤中,轮胎贴面机的挤压滚轮不断地对胎面胶进行挤压,令胎面胶紧密贴合于轮胎胎面;对胎面胶与轮胎胎面之间进行排气处理,令胎面胶与轮胎胎面不存在间隙。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硫化处理步骤中,轮胎安装包封套、钢圈、内胎后,对包封套进行抽真空,且利用2. 5公升气压对内胎进行处理,检查内胎是否漏气,再进行硫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廉,且操作简便、安全的轮胎翻新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轮胎翻新设备包括一立式传送轨道,其作为整个设备的传送装置;该立式传送轨道中活动安装有用于悬挂轮胎的悬挂臂;轮胎胎面处理设备,其包括沿立式传送轨道顺序安装的轮胎检测机、轮胎胎面打磨机、轮胎检查机、刷胶房、烘干房、贴中垫胶机、轮胎贴面机;一包封套拆装机,其安装于轮胎贴面机后方;一钢圈拆装机,其安装于包封套拆装机旁侧;一过渡架,该过渡架活动安装于所述的立式传送轨道上;一轮胎硫化罐,其安装于钢圈拆装机后方,该轮胎硫化罐中设置有供过渡架进入的轨道。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立式传送轨道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的轨道组件,该轨道组件包括第一主道、位于第一主道旁侧的第二辅道和第三辅道,其中,第一主道和第二辅道与第三辅道之间活动安装有一用于连通第一主道和第二辅道或连通第一主道和第三辅道的轨道变换机构。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轮胎胎面打磨机包括基座及安装于基座上的轮胎转动装置、移动平台和轮胎打磨装置,所述的轮胎转动装置包括安装于基座上的转盘以及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副马达;所述的移动平台包括纵向平移装置及安装于纵向平移装置上的横向平移装置;所述的轮胎打磨装置包括引导机构、主马达以及由主马达驱动的磨头;所述轮胎打磨装置安装于移动平台上,轮胎安装于转盘之间并由副马达带动转动,且纵向平移装置和横向平移装置驱动轮胎打磨装置移动,令主马达驱动磨头对轮胎胎面进行打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轮胎贴面机包括基座及安装于基座上的转动装置、移动装置、贴面装置,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用于对轮胎夹持固定的转盘,转盘之间形成供轮胎安装的空位;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导轨、推杆以及气缸;所述的贴面装置安装于移动装置上并由移动装置驱动平移,该贴面装置具有可转动的转动臂以及安装于转动臂上端的主动辊。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包封套拆装机包括一机座、安装于机座上的伸缩臂装置以及用于驱动伸缩臂装置中伸缩臂同步工作的驱动装置,所述机座中设置有供包封套拆装的承载空间,所述伸缩臂装置包括多个伸缩臂以及与该伸缩臂匹配设置的连杆,其中,该伸缩臂前端设置有用于卡嵌包封套外缘的转轮,且该转轮凸出于伸缩臂前端。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轮胎硫化罐包括罐体、安装于罐体左端罐 口处的罐盖以及加热装置、开闭罐盖装置、充放气装置、鼓风机,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均与分布于罐体内的导热油管道、与导热油管道的进、出口连接的导热油加热器;所述的开闭罐盖装置安装于罐体左端,并与罐盖连接,令罐盖自动开与闭;所述的导热油加热器包括电加热器和太阳能加热器以及用于切换电加热器或太阳能加热器工作的切换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中的轮胎翻新工艺科学、效率高、产出产品质量好。2、本专利技术中立式传送轨道具有轨道变换机构,能够实现轨道之间的变换,将多条单独的轨道串接起来,简化了轨道的数目,使得运输更加简便、高效;另外,该立式传送轨道能够有效地提高翻新工艺的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翻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翻新工艺的步骤包括:a、轮胎初检,通过人工配合轮胎检测机检查轮胎胎面及胎肩的破损程度,选出破损程度未超标的轮胎;b、打磨清理,通过轮胎胎面打磨机对上述选出的轮胎的胎面进行均匀打磨并弄糙,并对胎面经均匀打磨后的轮胎的内外伤口进行清理、补片、填胶;c、刷胶烘干处理,对经打磨并弄糙后的轮胎胎面进行均匀刷胶,并将其传送至烘干房进行烘干,其中,烘干时间为10?15min;d、贴中垫胶,将经烘干处理后的轮胎胎面贴合中垫胶,在贴合过程需要不断挤压,以防止中垫胶与轮胎胎面产生气泡;e、贴胎面胶,先对胎面胶的贴合面进行刷胶,然后揭开中垫胶,并通过轮胎贴面机将胎面胶紧密贴合于轮胎胎面;f、硫化处理,对轮胎进行装包封套、钢圈、内胎,并对内胎进行充气,随后将轮胎传送至硫化罐进行硫化;g、成品,对经硫化后轮胎进行拆除包封套、钢圈、内胎,翻新完成,并摆放好轮胎;上述每个步骤中,轮胎都是通过立式传送轨道配合悬挂臂传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贝司通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