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轮胎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0074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新轮胎用抛光装置。该翻新轮胎用抛光装置与轮胎的宽度方向尺寸、研磨机向轮胎宽度方向的移动无关地不会在该翻新轮胎用抛光装置与轮胎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能够可靠地防止伴随着轮胎外周面的切削而产生的抛光粉的飞散,并且能够顺畅地进行切削完成后的轮胎的移动,为此,该翻新轮胎用抛光装置包括:研磨机,其面对轮胎而切削该轮胎的外周面;上下飞散防止部,其在研磨机的周围设置成沿轮胎的径向相互分离,并与轮胎相抵接;以及左右飞散防止部,其在研磨机的周围设置成沿轮胎的宽度方向相互分离,并与轮胎相抵接;左右飞散防止部采用了设为能够从预定的初始位置向轮胎的宽度方向外侧旋转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制作翻新轮胎时所使用的翻新轮胎用抛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利用研磨机切削的轮胎周面的切屑飞散的翻新轮胎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如下方法通过切削(抛光)已使用的轮胎的作为外周面的胎面部等、并利用粘接材料、硫化等粘合方法将另外制作的胎面部粘贴于切削后的轮胎外周面(抛光面)来作为翻新轮胎而进行再次利用。在此,抛光以如下方式进行使具有作为用于对轮胎的外周面进行切削的切削用 具的研磨机的抛光装置靠近以使已使用的轮胎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该已使用的轮胎的轮胎旋转装置,从而使研磨机与轮胎周面相接触,一边旋转研磨机一边使研磨机沿轮胎的胎面宽度方向相对移动,从而形成具有预定的曲率(抛光线)的抛光面。此外,对于伴随着抛光而产生的切削粉(抛光粉)采用如下的方案通过使如下所述的罩构件、刷子抵接于轮胎外周面来将因切削而产生的抛光粉收入罩构件的内部,使抛光粉不会向作业区域外飞散,该罩构件从研磨机的后方覆盖研磨机的周围且向轮胎侧延伸,该刷子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该罩构件且与轮胎的胎面部或胎肩部相抵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 - 1264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由上述以往的罩构件、刷子所构成的飞散防止部件中,由于与轮胎的两胎肩部相抵接的左右刷子固定安装于罩,因此在成为切削对象的轮胎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较短的情况下,会产生左右的刷子不与胎肩部抵接、抛光粉从左右的刷子与胎肩部之间的间隙飞散的问题。此外,由于利用研磨机切削的区域不仅是轮胎的胎面部,还会涉及轮胎的胎肩部或胎侧部附近,因此在使研磨机相对移动到上述位置的情况下,左右的刷子离开胎肩部或胎侧部,会与上述同样地产生抛光粉飞散的问题。而且,由于覆盖轮胎的胎侧部附近的罩构件、或与胎肩部相抵接的刷子是固定的,因此当使切削完成之后的轮胎移动到精加工研磨等的下一个工序时,需要在使轮胎或研磨机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后退之后使轮胎移动,以使得轮胎不会与罩构件、左右的刷子接触,因此也会产生作业效率较差这种问题。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翻新轮胎用抛光装置该翻新轮胎用抛光装置与轮胎的宽度方向尺寸、研磨机向轮胎宽度方向的移动无关地不会在该翻新轮胎用抛光装置与轮胎周面之间产生间隙,能够可靠地防止伴随着轮胎周面的切削而产生的抛光粉的飞散,并且能够顺畅地进行切削完成后的轮胎的移动。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第一结构,提供一种翻新轮胎用抛光装置,其用于去除旋转的轮胎的外周面,其特征在于,该翻新轮胎用抛光装置包括研磨机,其面对轮胎而切削该轮胎的外周面;上下飞散防止部和左右飞散防止部,它们设在研磨机的周围,该上下飞散防止部以沿轮胎的径向相互分离的方式设置,且与轮胎相抵接,该左右飞散防止部以沿轮胎的宽度方向相互分离的方式设置,且与轮胎相抵接,左右飞散防止部设置成能够从预定的初始位置向轮胎的宽度方向外侧旋转。根据本结构,通过使左右飞散防止部向轮胎的宽度方向外侧旋转,能够与轮胎宽度的大小无关地使左右飞散防止部与轮胎相抵接。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结构,左右飞散防止部的初始位置是向轮胎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方向倾斜的位置。 根据本结构,由于左右飞散防止部的初始位置向轮胎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倾斜,因此即使在切削轮胎的外周面时使研磨机移动,左右飞散防止部也能够以与轮胎的外周面相抵接的状态容易地旋转。此外,即使在切削较宽的轮胎时,也能够仅通过使轮胎靠近研磨机来使左右飞散防止部旋转,使左右飞散防止部能够容易地与轮胎的外周面相抵接。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结构,上下飞散防止部的两侧端部比左右飞散防止部旋转到最大限度时的左右飞散防止部的最大开口缘突出。根据本结构,由于上下飞散防止部的两侧端部较长,因此即使左右飞散防止部旋转到最大限度,也能够利用轮胎的外周面、上下飞散防止部及左右飞散防止部形成封闭空间,因此能够防止被切削的轮胎的外周面的飞散。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结构,上下飞散防止部固定于抛光装置。根据本结构,通过将上下飞散防止部固定于抛光装置,即使因与轮胎的外周面之间的接触导致沿旋转方向卷入的这种较大的力作用于上下飞散防止部,上下飞散防止部也能够以不会偏离的方式维持与轮胎的外周面接触。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结构,左右飞散防止部包括上下刷,其设置成沿轮胎的径向相互分离;以及轮胎侧的刷子,其在左右飞散防止部的轮胎侧的端部处将上下刷连接起来。根据本结构,即使在左右飞散防止部与轮胎的胎侧部接触,由于轮胎侧刷及上下刷与轮胎的胎侧部接触,因此能够利用轮胎外周面、左右飞散防止部及上下飞散防止部维持封闭区域,从而能够防止橡胶粉的飞散。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结构,上下刷的突出长度随着自轮胎侧朝向研磨机侧去而逐渐变短。根据本结构,通过将研磨机侧的刷子设为比轮胎侧的刷子短,能够减轻研磨机侧的刷子与轮胎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因此能够防止轮胎的外周面因摩擦而被加热所引起的橡胶粉的再次附着。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结构,左右飞散防止部包括助借旋转部件设置于研磨机的周围的托架,上下刷嵌设于托架的上下端部,轮胎侧的刷子嵌设于轮胎侧的端部。根据本结构,由于左右飞散防止部的刷子利用沿轮胎的径向相互分离而设置的上下刷与在左右飞散防止部的轮胎侧的端部处将上下刷连接起来的轮胎侧刷形成为U字状,因此即使左右飞散防止部与轮胎的胎侧部接触,也始终利用轮胎的外周面、上下飞散防止部及左右飞散防止部形成封闭区域,因此能够抽吸几乎所有的橡胶粉。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的“左右飞散防止部的初始位置”是说伴随着轮胎的靠近而向轮胎的宽度方向外侧旋转之前的左右飞散防止部的原位置。此外,上述专利技术的概要并非列举了本专利技术的必要特征全部,这些特征组的子组合也能够成为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方式I的抛光装置的概略整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I的左右飞散防止部在初始位置时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I的左右飞散防止部在最大旋转时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抛光的图。图5是实施方式2的抛光装置的局部结构图。图6是实施方式2的局部结构的分解图。图7是实施方式2的抛光装置的移动机构的动作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权利要求书的技术方案,此外,在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并不一定是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也包含选择性采用的结构。实施方式I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抛光装置I的概略整体图。图2是表示左右飞散防止部在初始位置时的左右飞散防止部与上下飞散防止部的主视图以及俯视图。图3是表示左右飞散防止部在最大旋转时的左右飞散防止部与上下飞散防止部的主视图以及俯视图。以下,使用图I至图3对抛光装置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抛光装置I设置在轮胎旋转保持装置2的对面侧,该轮胎旋转保持装置2以使轮胎T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轮胎T。首先,对轮胎旋转保持装置2进行说明,轮胎旋转保持装置2包括图外的旋转机构,其用于旋转保持成为抛光对象的轮胎T ;主体部3,其内置有保持机构;旋转轴4,其从主体部3的一侧面3a突出;以及转鼓5,其用于保持轮胎T。在主体部3中,内置有在输出轴上安装有皮带轮的图外的电动机,以及向轮胎内供给空气的压缩机。此外,从主体部3的一侧面突出有用于使轮胎T旋转的旋转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部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