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少友专利>正文

电动压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94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动压铸机,由电机拖动的压铸机构,压铸机构是机座,机座上连接立柱和底板、工作台板、升降板和上板,上螺杆带动升降板,下螺杆带动注射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电机带动飞轮和离合器,离合器与离合皮带轮相配合,离合皮带轮带动螺母使下螺杆上下运动。电机开始起动时仅带动飞轮,飞轮蓄能,当电机达到额定转速后拨动离合器联接离合皮带轮进行注射压铸,注射力强,压铸工件质量高。(*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压铸机。已有机械传动的压铸机,是电动机通过皮带轮直接拖动,当电机起动开始工作时其压铸机的注射杆就开始进入注射动作。众所周知,电机起动时瞬间转速低,不能达到额定转速,而注射杆运动距离有限,所以引起压射力严重的不足,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动机起动阶段不带动压铸机的,并有蓄能装置的电动压铸机。本技术电动压铸机的技术方案是由电机拖动的压铸机构是机座,机座上连接立柱的底板、工作台板、升降板和上板,上螺杆带动升降板,下螺杆带动注射杆,其电机带动飞轮和离合器,离合器与离合皮带轮相配合,离合皮带轮带动螺母使下螺杆上、下运动。本技术是一种电动压铸机,在电机轴伸上加一飞轮和离合器,当注射开始前,离合器处于分离常态。起动电机后,飞轮起到蓄能作用,注射时闭合离合器,这时蓄存在飞轮上的能量瞬间释放出来,辅助电机运动完成注射动作,加上该机构压力大而稳定。且使用简单、维修方便。与直拖压铸机相比,节约能耗30%,产品质量和成品率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动压铸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电动压铸机由电机带动飞轮、离合器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蓄能装置的电动压铸机,其压铸部分与已有技术相似,由机座16上有底板17,安装的立柱15,工作台板7中有料筒13,有上板9,上板中有螺母12,螺母中有上螺杆10,上螺杆通过上皮带轮11由电机带动,上螺杆10带动升降板8。其下螺杆14带动注射杆18,下螺杆由螺母20的转动而上、下运动,螺母通过皮带19与离合皮带轮6相连,在电动机1刚起动时,离合器4与离合皮带轮6脱开,电动机仅带动飞轮2,飞轮起到蓄能作用,当电动机达到额定转速后,手拨离合拉轮5,使离合器与离合皮带轮连接,飞轮2放出蓄存的能量,辅助电机运动完成注射动作,使压铸工件质量提高。3为连接座,21是轴承,22是离合器电机底板。权利要求1.电动压铸机,由电机拖动的压铸机构,压铸机构是机座16,机座上连接立柱15的底板17、工作台板7、升降板8和上板9,上螺杆10带动升降板,下螺杆14带动注射杆18,其特征在于电机1带动飞轮2和离合器4,离合器与离合皮带轮6相配合,离合皮带轮带动螺母20使下螺杆14上下运动。专利摘要电动压铸机,由电机拖动的压铸机构,压铸机构是机座,机座上连接立柱和底板、工作台板、升降板和上板,上螺杆带动升降板,下螺杆带动注射杆,本技术是电机带动飞轮和离合器,离合器与离合皮带轮相配合,离合皮带轮带动螺母使下螺杆上下运动。电机开始起动时仅带动飞轮,飞轮蓄能,当电机达到额定转速后拨动离合器联接离合皮带轮进行注射压铸,注射力强,压铸工件质量高。文档编号B22D17/00GK2180365SQ93248188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陈少友, 陈统荣 申请人:陈少友, 陈统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压铸机,由电机拖动的压铸机构,压铸机构是机座16,机座上连接立柱15的底板17、工作台板7、升降板8和上板9,上螺杆10带动升降板,下螺杆14带动注射杆18,其特征在于电机1带动飞轮2和离合器4,离合器与离合皮带轮6相配合,离合皮带轮带动螺母20使下螺杆14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友陈统荣
申请(专利权)人:陈少友陈统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