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723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对多种大小不同的汽车行李舱盖进行耐久试验的装置,克服了现有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无法对多种大小不同的汽车行李舱盖进行耐久试验的不足。所述的一种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上设有推拉装置,所述的推拉装置上设有可随着推拉装置上下运动的拉杆,所述的拉杆上设有盖板提拉装置,所述的拉杆下端设有下压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以往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所适用的场合,具有可适应多种不同宽度的汽车行李舱盖、整体结构强度高及能保证试验的稳定性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部件的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行李舱盖,是通过铰链扭簧与车身连接的,在汽车生产中,需要对行李舱盖进行铰链扭簧的耐久试验,以检 验其耐久性能,这就需要用到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现有的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通过两侧的夹头将行李舱盖两侧固定来进行试验,夹头之间空间大小固定,若要对其他宽度较大或较小的行李舱盖进行试验,就会有夹持上的困难,因此一台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很难对多种大小不同的汽车行李舱盖进行耐久试验。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401732A,公开日2012年4月4日,专利技术的名称为一种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耐久性能试验台,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耐久性能试验台,其包括控制机柜、基座钢架总成以及设在该基座钢架总成上的并与控制机柜连接的发盖铰链耐久总成、后盖铰链耐久总成和侧门铰链耐久总成,在所述发盖铰链耐久总成、后盖铰链耐久总成和侧门铰链耐久总成上分别设有与设在所述控制机柜上的计数器相连接的感知门铰链或盖铰链动作次数的传感器。其不足之处仍是两侧的行李舱盖夹持件之间距离固定,因此适用灵活性很小,无法对多种大小不同的汽车行李舱盖进行耐久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无法对多种大小不同的汽车行李舱盖进行耐久试验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多种大小不同的汽车行李舱盖进行耐久试验的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上设有推拉装置,所述的推拉装置上设有可随着推拉装置上下运动的拉杆,所述的拉杆上设有盖板提拉装置,所述的拉杆下端设有下压头。推拉装置可带动拉杆上下运动,当推拉装置向上运动时,拉杆上的盖板提拉装置可带动行李舱盖随着拉杆一起向上运动,即可实现盖板的打开,当推拉装置向下运动时,拉杆下端的下压头下压行李舱盖,由于行李舱盖是通过铰链扭簧与车身相连,因此被下压一定距离后会弹回关闭,自动复位。上述过程实现了盖板的打开、关闭,反复操作即可进行耐久试验。作为优选,所述的盖板提拉装置包括设于拉杆中部的拉索,所述的拉索下端设有盖板拉头。拉索位于拉杆中部,可保证行李舱盖能够均匀受力,盖板拉头用于连接行李舱盖,使其能随着拉杆一起向上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的本体两侧各设有一与本体相连的拉杆支撑杆,所述的拉杆位于拉杆支撑杆上方且与拉杆支撑杆接触。拉杆支撑杆能对拉杆进行支撑,同时也能控制拉杆的下压极限位置。作为优选,所述的推拉装置包括两个气缸,所述的两个气缸分别设置在本体两侧。气缸的活塞杆能够伸缩,从而带动拉杆上拉或下压,实现行李舱盖的打开和关闭。作为优选,所述的拉杆支撑杆上设有连接固定杆,所述的连接固定杆与两个拉杆支撑杆均相连。连接固定杆与两个拉杆支撑杆连接,可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保证试验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的气缸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60至70度。气缸与水平面之间成一定角度可有效模拟实际受力方向,提高试验准确性。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盖板拉头直接连接行李舱盖中部,可适应多种不同宽度的汽车行李舱盖;(2)具有连接固定杆等加强结构,可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保证试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本体I、气缸2、拉索3、盖板拉头4、下压头5、拉杆6、连接固定杆7、拉杆支撑杆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的一种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的本体I上设有推拉装置,所述的推拉装置上设有可随着推拉装置上下运动的拉杆6,所述的拉杆6上设有盖板提拉装置,所述的拉杆6下端设有下压头5。所述的盖板提拉装置包括设于拉杆6中部的拉索3,所述的拉索3下端设有盖板拉头4。拉索位于拉杆6中部,可保证行李舱盖能够均匀受力,盖板拉头4用于连接行李舱盖,使其能随着拉杆6 —起向上运动。所述的本体I两侧各设有一与本体I相连的拉杆支撑杆8,所述的拉杆6位于拉杆支撑杆8上方且与拉杆支撑杆8接触。拉杆支撑杆8能对拉杆6进行支撑,同时也能控制拉杆6的下压极限位置。所述的推拉装置包括两个气缸2,所述的两个气缸2分别设置在本体I两侧。气缸2的活塞杆能够伸缩,从而带动拉杆6上拉或下压,实现行李舱盖的打开和关闭。所述的拉杆支撑杆8上设有连接固定杆7,所述的连接固定杆7与两个拉杆支撑杆8均相连。连接固定杆7与两个拉杆支撑杆8连接,可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保证试验的稳定性。所述的气缸2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60度。气缸2与水平面之间成一定角度可有效模拟实际受力方向,提高试验准确性。当使用本技术时,气缸2活塞杆伸长,拉杆6上行,带动拉索3上拉行李舱盖,行李舱盖被打开,然后气缸2活塞杆收缩,拉杆6下行,拉杆6下端的下压头5下压行李舱盖,由于行李舱盖是通过铰链扭簧与车身相连,因此下压一定距离后会弹回关闭,自动复位。上述过程实现了盖板的打开、关闭,反复操作即可进行耐久试验。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本体(1),所述的本体(I)上设有推拉装置,所述的推拉装置上设有可随着推拉装置上下运动的拉杆(6),所述的拉杆(6)上设有盖板提拉装置,所述的拉杆(6)下端设有下压头(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盖板提拉装置包括设于拉杆(6)中部的拉索(3),所述的拉索(3)下端设有盖板拉头(4)。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本体(I)两侧各设有一与本体(I)相连的拉杆支撑杆(8),所述的拉杆(6)位于拉杆支撑杆(8)上方且与拉杆支撑杆(8)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推拉装置包括两个气缸(2 ),所述的两个气缸(2 )分别设置在本体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拉杆支撑杆(8 )上设有连接固定杆(7 ),所述的连接固定杆(7 )与两个拉杆支撑杆(8 )均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气缸(2)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60至70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对多种大小不同的汽车行李舱盖进行耐久试验的装置,克服了现有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无法对多种大小不同的汽车行李舱盖进行耐久试验的不足。所述的一种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上设有推拉装置,所述的推拉装置上设有可随着推拉装置上下运动的拉杆,所述的拉杆上设有盖板提拉装置,所述的拉杆下端设有下压头。本技术适用于以往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所适用的场合,具有可适应多种不同宽度的汽车行李舱盖、整体结构强度高及能保证试验的稳定性等优点。文档编号G01M13/00GK202693278SQ201220268890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专利技术者刘得俊, 马芳武, 杨国斌, 何后裔,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李舱盖铰链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本体(1),所述的本体(1)上设有推拉装置,所述的推拉装置上设有可随着推拉装置上下运动的拉杆(6),所述的拉杆(6)上设有盖板提拉装置,所述的拉杆(6)下端设有下压头(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得俊马芳武杨国斌何后裔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