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及其后舱铰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6370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7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舱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安装固定板,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一铰链板,所述第一铰链板上开设有第二调节孔,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轴线错位设置;固定件,穿设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中;及铰链机构,所述铰链机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链板上,另一端铰接于客车的后舱门上;其中,所述铰链机构带动所述第一铰链板通过所述固定件沿所述第一调节孔及所述第二调节孔的轴线方向运动,实现铰链机构能够实现四个方向的运动,进而实现后舱门能够进行四个方向的运动。后舱门在安装时,可以根据后舱铰链装置进行缝隙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后舱铰链装置的客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车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客车及其后舱铰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客车的后舱门在进行安装调节非常的不方便,后舱门使用的气支撑必须另外增加上支座的零件、安装螺栓等部件,而且需要在后舱门内表面预埋上支座安装埋板,同时必须钻孔攻牙,使用工序繁琐,而且,后舱门的装配非常的不方便,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客车的后舱门不便于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客车的后舱门调节的后舱铰链装置,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后舱铰链装置的客车。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后舱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安装固定板,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一铰链板,安装于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上,所述第一铰链板上开设有第二调节孔,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轴线错位设置;固定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铰链板与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上,并穿设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中;及铰链机构,所述铰链机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链板上,所述铰链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客车的后舱门上;其中,所述铰链机构带动所述第一铰链板通过所述固定件沿所述第一调节孔及所述第二调节孔的轴线方向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轴线相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舱铰链装置还包括第二铰链板,所述第二铰链板安装于所述后舱门上,所述铰链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铰链板上;所述第二铰链板上开设有第三调节孔,所述铰链机构运动带动所述第二铰链板沿所述第三调节孔的轴线方向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链机构包括至少两组铰链组,至少两组所述铰链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链板上,至少两组所述铰链组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铰链板上;且,相邻的两组所述铰链组铰接设置并联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链机构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远离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设置,所述安装孔用于连接所述客车的气支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上还开设有安装缺口,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后舱门的横梁上;所述安装缺口与所述横梁相对应,并通过焊接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缺口为直角缺口;所述固定件为螺纹连接件;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及所述第三调节孔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调节孔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数量;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及所述第三调节孔均为长圆孔或者长条形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及所述第三调节孔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调节孔成两列设置于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上;且四个所述第二调节孔在所述第一铰链板上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调节孔对应设置;四个所述第三调节孔成两列设置于所述第二铰链板上。还涉及一种客车,包括本体、后舱门、横梁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后舱铰链装置;所述后舱门与所述横梁均安装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后舱铰链装置安装于所述本体中,并与所述后舱门及所述横梁相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客车及后舱铰链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铰链安装固定板上的第一调节孔与第一铰链板上的第二调节孔错位设置,这样,铰链机构运动时能够带动第一铰链板通过固定件沿第一调节孔与第二调节孔的轴线方向运动,由于客车后舱铰链装置的一端固定于客车的横梁上,另一端与客车的后舱门铰接,调节后舱门时,能够使得铰链机构运动,进而带动第一铰链板运动。由于第一调节孔与第二调节孔是错位设置的,第一铰链板通过固定件沿着第一调节孔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也能够沿着第二调节孔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进而实现铰链机构能够实现四个方向的运动,进而实现后舱门能够进行四个方向的运动。后舱门在安装时,可以根据后舱铰链装置进行缝隙调节,结构简单,减少操作工序,便于用户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后舱铰链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后舱铰链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后舱铰链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后舱铰链装置的左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后舱铰链装置安装于横梁上的立体图;图6为图5所示的后舱铰链装置安装于横梁上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图7为图5所示的后舱铰链装置安装于横梁上的俯视图;其中:100-后舱铰链装置;110-铰链安装固定板;111-第一调节孔;112-安装缺口;120-第一铰链板;121-第二调节孔;130-固定件;140-铰链机构;141-安装孔;150-第二铰链板;151-第三调节孔;200-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客车及后舱铰链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舱铰链装置100,应用于客车的后舱中,以便于客车的后舱门的安装。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设备的后舱门的安装。后舱铰链装置100能够便于后舱门的安装与调节,以调节后舱门的缝隙,使得后舱门的装配能够满足要求。在本专利技术中,后舱铰链装置100包括铰链安装固定板110、第一铰链板120、固定件130及铰链机构140。铰链安装固定板110安装于铰链安装固定板110上,固定件130安装于第一铰链板120与铰链安装固定板110上,并连接铰链安装固定板110与第一铰链板120,铰链机构140的一端铰接于第一铰链板120上,铰链机构140的另一端铰接于客车的后舱门上。后舱门进行调节时,能够带动铰链机构140运动,进而铰链机构140带动第一铰链板120相对于铰链安装固定板110运动,以实现后舱门的调节,便于后舱门的装配。具体的,铰链安装固定板110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111,第一铰链板120上开设有第二调节孔121,且第一调节孔111的轴线与第二调节孔121的轴线错位设置。同时,固定件130穿设于第一调节孔111与第二调节孔121中。第一铰链板120相对于铰链安装固定板110的运动由固定件130起到引导作用,以保证第一铰链板120的运动轨迹准确,用户可以使后舱门沿预设的估计运动,进而使得铰链机构140带动第一铰链板120通过固定件130沿第一调节孔111与第二调节孔121运动,进而保证后舱门的调节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舱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铰链安装固定板,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一铰链板,安装于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上,所述第一铰链板上开设有第二调节孔,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轴线错位设置;固定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铰链板与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上,并穿设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及铰链机构,所述铰链机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链板上,所述铰链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客车的后舱门上;其中,所述铰链机构带动所述第一铰链板通过所述固定件沿所述第一调节孔及所述第二调节孔的轴线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舱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铰链安装固定板,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
第一铰链板,安装于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上,所述第一铰链板上开设有第
二调节孔,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轴线错位设置;
固定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铰链板与所述铰链安装固定板上,并穿设所述第
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及
铰链机构,所述铰链机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链板上,所述铰链机构
的另一端铰接于客车的后舱门上;
其中,所述铰链机构带动所述第一铰链板通过所述固定件沿所述第一调节
孔及所述第二调节孔的轴线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舱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
轴线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舱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
轴线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轴线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后舱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铰链板,所述第二铰链板安装于所述后舱门上,所述铰链机构的另一端铰
接于所述第二铰链板上;
所述第二铰链板上开设有第三调节孔,所述铰链机构运动带动所述第二铰
链板沿所述第三调节孔的轴线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舱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包括
至少两组铰链组,至少两组所述铰链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链板上,至少
两组所述铰链组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铰链板上;
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波周凯顾裕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