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569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包含一发光条及一可塑条,发光条包括一导线单元、一发光单元及一电源,导线单元具有各自独立不相连的一第一导线与一第二导线,发光单元具有若干个彼此间隔的LED灯,每一LED灯具有一与第一导线成电连接的正极,及一与第二导线成电连接的负极,电源通过该导线单元供电给该发光单元,可塑条与发光条合捻而互相纠结形成一整体。发光条与可塑条两者捻合后,让该发光装置具有可塑性,而能够独立弯折成产品,且在实际应用时,如果想要将产品改变成不同的造型,还可以直接重新塑型,应用十分广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发光二极管(LED)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其中的一种运用方式,是将复数个LED灯以导线串接形成一 LED灯串单元,外部再包覆可透光的织物,最后再将该LED成品用车缝或其它加工方法设置在生活用品上,于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LED产品,比如LED衣服、LED拉炼、LED包包、LED背包等。然而,由于该LED成品主要是由LED灯串单元和织物所组成,而电线和织物都是不易塑型的材料,所以如果想单独运用该LED产品,则会受到本身过于柔软的关系,而限制了其可使用的范围。另外,以往的LED灯广告牌,大都是将LED灯镶在面板上固定,以呈现广告牌的效果,但是无法变换LED灯排列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可塑性,能够独立弯折成产品,并可根据需要改变成不同的造型,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光装置,包含一发光条和可塑条,该发光条与可塑条合捻并相互纠结形成一整体;所述发光条包括—导线单元,具有各自独立不相连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一发光单元,具有若干个彼此间隔的LED灯,每一 LED灯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导线成电连接的正极,及一与所述第二导线成电性连接的负极;一电源,通过所述导线单位为所述发光单元供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的正极分别与所述若干个彼此间隔的LED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分别与所述干个彼此间隔的LED灯负极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条与可塑条是以S向和Z向的方向之一I=I 工 S、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条与可塑条是每米60-150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含一包覆件,该包覆件呈管状且由蓄光纱线制成,并包覆所述发光条及可塑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发光条与可塑条两者的捻合,让本技术具有可塑性,而能够独立弯折成一个2D或是3D产品,而且在实际应用时,如果想要将产品改变成不同的造型,还可以直接重新塑型,应用十分广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电路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I——发光条11——导线单元111-第一导线 112-第二导线12-发光单元 121-LED 灯122——正极123——负极·13——电源2——可塑条3——包覆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参阅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发光装置的较佳实施例,该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发光条I、一可塑条2及一包覆件3,实际上,在只有发光条I与可塑条2,而没有包覆件3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实施,而包覆件3的主要效果是可以增加本技术外观上的变化性及装饰的效果。配合参阅附图2来说明发光条I的电路,发光条I包括一导线单元11、一发光单元12及一电源13。导线单元11具有各自独立不相连的一第一导线111与一第二导线112 ;发光单元12具有若干个彼此间隔的LED灯121,每一 LED灯121具有一与第一导线111成电连接的正极122,及一与第二导线112成电连接的负极123,其中LED灯121是可全部都采用白光LED,也可以是采用多种不同颜色LED的组合,例如以红光LED、绿光LED及蓝光LED三种不同颜色的LED彼此交错排列;电源13通过导线单元11供电给发光单元12使其发光。可塑条2与发光条I合捻而互相纠结,可塑条2的材质可以是铁丝或塑料条等,其材料的性质主要是可任意弯折、不易断裂且弯折后可以维持形状。其中,发光条I与可塑条2是以S向或Z向的方向合捻,也就是说,发光条I与可塑条2可以是在捻向上呈逆时钟方向合捻的S向,或者是在捻向上呈顺时钟方向合捻的Z向,且发光条I与可塑条2的捻度是每米60-150捻(TPM),使合捻后的可塑条2与发光条I维持可弯折性,又不会轻易使可塑条2与发光条I分离。包覆件3呈管状且由蓄光纱线制成,并包覆发光条I及可塑条2。本实施例中,蓄光纱线可以是利用可塑性塑料加入蓄旋光性荧光体混合并搅拌均匀,利用纤维抽丝的方式制成,也可最后经后处理加工(染色、浸泡发光药剂后固着)。包覆件3在受光照射后,在夜间将发光条I的电源关闭时,包覆件3会因为蓄光而发光;此外,包覆件3也可以采用具颜色透明的材质,配合发光条I使用不同颜色的LED灯121,而呈现出更多变的效果,例如发光条I选用白光的LED灯121,包覆件3是用具各式色彩的透明材质,则可由白光LED灯121而达到透光显色的效果。最后,本技术可以弯折成2D的图案,例如星星、爱心、字体,或如图3所示的3D形状等,也可以将其当作装饰品,如项链、吊饰、手饰等,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所述的发光装置还可以重复塑型,变化成与原本不同的其它造型。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发光装置,能够独立成为一个产品,而且在应用上,可以因需求而再重新塑型,例如运用在LED灯广告牌上,不会再被以往固定后无法变换LED灯排列而困扰,故确实能达成本技术的目的。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发光条(I)和可塑条(2),该发光条与可塑条合捻并相互纠结形成一整体;所述发光条包括 一导线单元(11),具有各自独立不相连的第一导线(111)和第二导线(112); 一发光单元(12),具有若干个彼此间隔的LED灯(121),每一 LED灯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导线成电连接的正极(122),及一与所述第二导线成电性连接的负极(123); 一电源(13),通过所述导线单位为所述发光单元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的正极分别与所述若干个彼此间隔的LED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分别与所述干个彼此间隔的LED灯负极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条与可塑条是以S向和Z向的方向之一合捻。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条与可塑条是每米60-150 抢。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包覆件(3),该包覆件呈管状且由蓄光纱线制成,并包覆所述发光条及可塑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包含一发光条及一可塑条,发光条包括一导线单元、一发光单元及一电源,导线单元具有各自独立不相连的一第一导线与一第二导线,发光单元具有若干个彼此间隔的LED灯,每一LED灯具有一与第一导线成电连接的正极,及一与第二导线成电连接的负极,电源通过该导线单元供电给该发光单元,可塑条与发光条合捻而互相纠结形成一整体。发光条与可塑条两者捻合后,让该发光装置具有可塑性,而能够独立弯折成产品,且在实际应用时,如果想要将产品改变成不同的造型,还可以直接重新塑型,应用十分广泛。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691734SQ20122016191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黄俊彦 申请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发光条(1)和可塑条(2),该发光条与可塑条合捻并相互纠结形成一整体;所述发光条包括:一导线单元(11),具有各自独立不相连的第一导线(111)和第二导线(112);一发光单元(12),具有若干个彼此间隔的LED灯(121),每一LED灯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导线成电连接的正极(122),及一与所述第二导线成电性连接的负极(123);一电源(13),通过所述导线单位为所述发光单元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豪绅纤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