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造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782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雾造粒设备,包括造粒塔和料浆罐,所述造粒塔的进气口位置处设有具有吸热功能的第一冷却水套,所述料浆罐上安装有进水口与第一冷却水套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的、用于对料浆罐加热的散热水套。由第一冷却水套排出的热水直接进入散热水套内,散热水套将热水的热量传递给料浆罐,从而提高了料浆罐内料浆的温度,提升了造粒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有效的对第一冷却水套排出的热水进行二次利用,避免了能源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嗔雾造粒设备,具体涉及嗔雾造粒设备的水循环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喷雾造粒设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造粒机构、热风吹送机构、排风机构和冷却系统,造粒机构包括料浆罐、造粒塔、旋风分离器和布袋除尘器,其中热风吹送 机构的作用在于向造粒塔的进气口提供热空气,排风机构的作用在于排出布袋除尘器尾气管道内的尾气,而冷却系统是为了降低造粒塔的进风口处设备部件的温度,减少因温度过高对进风口位置处的金属部件的损害。喷雾造粒设备的冷却系统采用油循环冷却和水循环冷却,由于油的成本高,应用较少,因此普遍采用水循环冷却,水循环冷却是通过安装在进风口位置处的冷却水套实现的,即冷却水进入冷却水套吸热后,以热水的形式排出,但是水循环冷却存在一个问题,即排出的热水白白流失,并未很好的进行二次利用,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雾造粒设备,用以解决现有喷雾造粒设备不能有效利用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雾造粒设备,包括造粒塔和料浆罐,所述造粒塔的进气口位置处设有具有吸热功能的第一冷却水套,所述料浆罐上安装有进水口与第一冷却水套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的、用于对料浆罐加热的散热水套。所述散热水套的出水口与第一冷却水套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使得第一冷却水套与散热水套串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水系统,所述循环水系统上还串接有用于为冷却水提供循环动力的增压水泵。所述造粒设备还包括具有尾气管道的布袋除尘器,所述尾气管道上还安装有具有吸热功能的第二冷却水套,第二冷却水套的进水口与散热水套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出水口与第一冷却水套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冷却水套、第二冷却水套和散热水套串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水系统,所述循环水系统上还串接有用于为冷却水提供循环动力的增压水泵。采用上述结构的喷雾造粒设备,由于料浆罐上安装有具有放热功能的散热水套,加上散热水套的进水口与第一冷却水套的出水口连通,由第一冷却水套排出的热水直接进入散热水套内,散热水套将热水的热量传递给料浆罐,从而提高了料浆罐内料浆的温度,提升了造粒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有效的对第一冷却水套排出的热水进行二次利用,避免了能源浪费。进一步的,由于散热水套的出水口与第一冷却水套的进水口连通形成了一个密闭循环水系统,冷却水在增压水泵的作用下,可以在散热水套和第一冷却水套之间循环流动,对冷却水进行了有效利用,避免了水的浪费;另外,由散热水套排出的冷却水被散热水套吸收了部分热量后,仍然具有一定热量,当再次进入第一冷却水套后,重新作为第一冷却水套的冷却介质,由于具有一定热量,避免了频繁的冷热膨胀对造粒机构进气口位置的机械部件的损害。另外,由于尾气管道上安装有第二冷却水套,加上第二冷却水套的进水口与散热水套的出水口连通、出水口与第一冷却水套的进水口连通,这样第一冷却水套、第二冷却水套和散热水套形成了一个密封循环水系统,冷却水在增压水泵的作用下,可以在第一冷却水套、散热水套和第二冷却水套之间循环流动,对冷却水进行了有效利用,避免了水的浪费;另外,第二冷却水套可以吸收造粒机构排出的尾气的热量,从而将热量传递给由散热水套排出的冷却水,对排出的尾气进行热量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喷雾造粒设备的实施例如图I所示,包括造粒机构、热风吹送机构、排风机构和冷却系统,造粒机构包括料浆罐、造粒塔4、旋风分离器5和布袋除尘器6,旋风分离器5的进气口与造粒塔4的排气口连通、排气口与布袋除尘器6的进气口连通,而造粒塔4的进气口为整个造粒机构的进气口,布袋除尘器6的排气口为整个造粒机构的排气口。热风吹送机构包括加热器2和风机1,加热器2的进气口与风机连通、排气口与造粒塔4的进气口连通,由风机I进入加热器2内的空气被加热后形成热空气,热空气在塔顶进入造粒塔4内。排风机构包括抽风机8,抽风机8的进气口通过尾气管道与布袋除尘器6的排气口连通,在抽风机8的作用下,进入造粒塔4内的热空气最后由布袋除尘器6的排气口排出。冷却系统包括安装在造粒塔4的进气口位置处的第一冷却水套3,第一冷却水套3为吸热部件,第一冷却水套3通过引入冷却水后,将造粒塔4进气口位置热量传递给冷却水,对造粒塔4进气口位置的机械部件进行冷却降温,其内的冷却水再以热水的形式排出。以上部分为现有技术或通过现有技术可以实现,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在料浆罐外增加散热水套9,散热水套9是一个散热部件,散热水套9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却水套2的出水口连通,从第一冷却水套2排出的热水进入散热水套9后,散热水套9将热水的热量传递料浆罐,从而对料浆罐内的浆料进行干燥,提高了造粒设备的工作效率,实现了对热水的二次利用。本实施例中,在尾气管道上还安装有第二冷却水套7,第二冷却水套7为吸热部件,第二次冷却水套7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散热水套9的出水口连通、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却水套2的进水口连通,由散热水套9排出的冷却水进入第二冷却水套7,从而吸收尾气的热量,实现对尾气热量的利用,最后由第二冷却水套7排出的冷却水再返回第一冷却水套2。第一冷却水套2、散热水套9和第二冷却水套7以及它们之间的管道形成了一个串联的密闭循环水系统,整个循环水系统的水循环动力由安装在散热水套9和第二冷却水套7之间的管道上的增压水泵10实现。上述实施例具体实施时,加热器2产生的热空气对造粒塔3内的细颗粒进行干燥处理,然后以尾气的形式排出,在旋风分离器5内细颗粒与尾气分离,再经过布袋除尘器6的进一步分离后,尾气中基本上就没有细颗粒了,最后经抽风机8将尾气排出。而循环水系统内的冷却水采用清水,在增压水泵10的作用下,清水在循环水系统内循环流动,图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同时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由第二冷却水套7排出的清水是在被散热水套9吸走一定热量后,又吸收尾气的热量,并以热水的形式进入第一冷却水套2内;显然进入第一冷却水套2内的冷却水具有一定的温度,但是由于热空气在造粒机构内要消耗一部分热量,导致尾气管道内排放的尾气热量明显降低,这就使清水在第二冷却水套7内吸收尾气热量后,还可以继续在第一冷却水套2内吸收热量,因此由第二冷却水套7排出的热水还可以作为第一冷却水套2的冷却介质,其作用就是避免了频繁的冷热膨胀收缩对机器的损害。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冷却水套的作用在于对排出的尾气进行热量重复利用,在其 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冷却水套,将散热水套的出水口直接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却水套的进水口连通,也能形成一个串联的封闭循环水系统。权利要求1.一种喷雾造粒设备,包括造粒塔和料浆罐,所述造粒塔的进气口位置处设有具有吸热功能的第一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浆罐上安装有进水口与第一冷却水套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的、用于对料浆罐加热的散热水套。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喷雾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水套的出水口与第一冷却水套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使得第一冷却水套与散热水套串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水系统,所述循环水系统上还串接有用于为冷却水提供循环动力的增压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喷雾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设备还包括具有尾气管道的布袋除尘器,所述尾气管道上还安装有具有吸热功能的第二冷却水套,第二冷却水套的进水口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雾造粒设备,包括造粒塔和料浆罐,所述造粒塔的进气口位置处设有具有吸热功能的第一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浆罐上安装有进水口与第一冷却水套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的、用于对料浆罐加热的散热水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红彬曹京岭郭赛李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雅利安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