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铸坯导向的连续铸锭结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69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铸锭结晶器,用于生产扁坯、薄板坯、大钢坯和方钢坯等规格的连续铸坯,这种结晶器在浇注速度至6米/分时具有高度的浇注可靠性。采用弯曲成拱形的结晶器形状,使铸坯在浇注过程中被结晶器定心,因此,铸坯外壳朝其中一个侧窄的侧向运动(摆动)被遏制或受阻。浇注时铸坯外壳相对于结晶器的这种对称的流动,导致一种均匀对称的结构,也就是说,即使铸坯在铸坯导引区内摆动时,也能获得铸坯外壳、它的温度场(等温线)、拉出力和铸坯外壳负荷,相对于沿浇注方向的铸坯轴线的均匀对称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铸坯导向的连续铸锭结晶器。由DE390735/A1已知,用于薄极坯的连续铸锭结晶器的上部,亦即在入口横截面所在区内,设有漏斗形的槽。这一措施虽然对铸坯厚度有影响,但对于浇注速度不起作用。对于标准铸坯规格的浇注速度,在发展过程中归纳出下列极限值-对于厚度例如为230毫米的扁坯约1.8-2.0米/分-对于厚度例如为270毫米的大钢坯约1.5-1.7米/分-对于规格例如为100×100毫米的铸锭约2.5米/分。如果超过此最高值,形式上为断裂的浇注故障显著增加。这归结于在高速时出现的铸坯在铸坯导引装置中的摆动。在这种情况下,铸坯朝窄侧方向来回摆动。这种摆动导致铸坯与结晶器窄侧不均匀地接触,并因而在铸坯外壳中,无论沿浇注方向还是沿垂直于浇注方向,均导致不对称的热量传递和不对称的等温线剖面。这种等温线的故障导致产生应力和不一致的铸坯外壳厚度,并因而也会导致铸坯外壳的偏斜,这样会导致提高断裂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连续铸锭结晶器,它遏制住铸坯的摆动,在文献中这种摆动又称为“蛇行(snaking)”。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达到此目的。其余权利要求含有按权利要求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铸坯,尤其钢铸坯导向的连续铸锭结晶器,由一对有冷却的宽侧板和在它们之间固定安装或可按铸坯宽度调整的窄侧板组成,其中,宽侧板弯成拱形的,亦即设计为凹的,以及,曲面(8)在一个高度部分(9)开始一直延伸到结晶器出口(10),这一高度部分(9)可以安排在结晶器高度的上面的80%,尤其是上面的30%的任何一个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雷泽P普莱修斯尼格
申请(专利权)人:曼内斯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