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臂架变幅的液压系统,包括变幅油缸、液压泵、主阀和油箱,变幅油缸的无杆腔通过主阀与液压泵连通,变幅油缸的有杆腔与油箱连通,其中主阀与无杆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减压阀,以在变幅油缸落臂变幅时使得流经主阀的油液压力恒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一种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的起重机。由于在变幅油缸的无杆腔和主阀之间设置有第一减压阀,并通过该第一减压阀保持流经主阀的油液的油压恒定,因此变幅油缸的下降速度之和主阀的阀口开度相关,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因此能够在臂架落臂变幅作业时,不受越来越大的负载的影响,保持稳定的下落速度,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臂架变幅的液压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臂架变幅的液压系统、控制方法和使用该液压系统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在工程机械的臂架变幅作业中,例如在汽车起重机中,驱动臂架变幅的通常为变幅油缸,在进行落臂变幅作业时,变幅油缸下放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比例阀和平衡阀的液压驱动的下放方式,即需要对变幅油缸的有杆腔供给压力油,此时则需要设置在无杆腔一侧的平衡阀进行复杂设计,需要该平衡阀考虑补偿负载变化所引起的匹配问题,这实现起来较为困难,并容易引起可靠性问题。另外,在变幅油缸下放过程中由于存在超越负载,即其方向和液压驱动力的方向是同一方向的外负载,如起重臂上的重物所带来的负载。·此时,则需要平衡阀来增设一定的背压,这会造成系统的功率损失比较严重。另一种方式则采用自重下放的方式,靠臂架重力的作用实现变幅油缸下放,从而实现臂架的落臂变幅作业。此时,变幅油缸的有杆腔只需从油箱中进行补油以保证不吸空即可,而无杆腔一侧的平衡阀则只起到安全锁死和节流调速的作用。其中,由于臂架的下放角度不同,臂架对变幅油缸的重力力矩也会不同,臂架和水平面的角度越小,则对变幅油缸力矩越大。此时,下放速度的调节和和用于调速的平衡阀的节流口的大小线性度差,不能实现良好的调速特性,则必须需要操作者投入巨大的注意力,并很可能引发调速不及时造成的落臂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臂架变幅的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能够在臂架进行落臂变幅时,对变幅油缸进行稳定的调速,安全性能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臂架变幅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能够控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从而控制臂架在落臂变幅时,对变幅油缸进行稳定的调速、安全性會泛1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对起重臂进行变幅控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臂架变幅的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变幅油缸、液压泵、主阀和油箱,所述变幅油缸的无杆腔通过主阀与所述液压泵连通,所述变幅油缸的有杆腔与油箱连通,其中,所述主阀与所述无杆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减压阀,以在所述变幅油缸落臂变幅时使得流经所述主阀的油液压力恒定。优选地,所述主阀为比例换向阀,该比例换向阀的内部流道设置有节流孔,所述第一减压阀为定压减压阀,以使流经所述节流孔的回油油压恒定。优选地,所述第一减压阀为比例阀。优选地,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平衡阀,该平衡阀设置在所述无杆腔和所述第一减压阀之间,以在所述变幅油缸的落臂变幅作业中,可选择地对所述变幅油缸进行节流或锁死。优选地,所述平衡阀为二位阀,该二位 阀包括位于两个可切换的工作位的第二单向阀和节流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安装方向为允许所述液压泵输出的油液能够供给到所述变幅油缸的无杆腔中。优选地,所述平衡阀为比例先导阀,并且包括控制先导油的先导模块,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先导泵,该先导泵通过先导油路为所述平衡阀提供所述先导油,并且在所述先导油路上旁接有溢流阀。优选地,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背压阀和第一单向阀,所述变幅油缸的有杆腔通过所述背压阀和第一单向阀与所述油箱连通,其中,所述有杆腔通过所述背压阀向所述油箱泄油,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从所述油箱吸油。优选地,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二减压阀,所述第二减压阀设置在所述液压泵和所述主阀之间,以保持所述主阀的进出口压差恒定。优选地,所述主阀为换向阀,该换向阀的内部流道设置有节流孔,所述第二减压阀为定差减压阀,以保持所述节流孔的进出口压差恒定。优选地,所述液压泵为变量泵,该变量泵包括排量调节组件,该排量调节组件通过负载敏感阀根据负载压力的变化控制所述变量泵的排量,以使所述变量泵的排量等于所述变幅油缸的所需流量。优选地,所述主阀为二位四通换向阀,该二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油液口和第二油液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油液口与所述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油液口与所述负载敏感阀的控制油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臂架变幅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并能够控制该液压系统进入用于控制臂架进行落臂变幅作业的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并且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步骤和控制步骤,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所述臂架对所述变幅油缸的负载实时值,在所述控制步骤中,当所述负载实时值大于负载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液压系统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使得所述第一减压阀阀口全开,所述变幅油缸的有杆腔从所述油箱中吸油,无杆腔通过所述平衡阀和所述主阀回油,以通过该平衡阀和主阀对所述变幅油缸进行节流调速,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使得所述平衡阀阀口全开,所述变幅油缸的有杆腔从所述油箱中吸油,无杆腔通过所述第一减压阀和所述主阀回油,以通过所述第一减压阀和所述主阀进行节流调速。优选地,通过检测所述变幅油缸的无杆腔的回油油压值来获得所述负载实时值,当该回油压力值超过预设回油压力值时,控制所述液压系统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进入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优选地,通过检测所述臂架对所述变幅油缸的负载扭矩值来获得所述负载实时值,其中首先检测所述臂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值,并根据该倾角值计算出所述负载扭矩值,当所述负载扭矩值大于预设扭矩值时,控制所述液压系统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进入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主阀的回油口压力值,当该回油口压力值出现变化时,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减压阀的开度,使得流经所述主阀的油液的压力恒定。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起重臂,所述起重机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臂架变幅的液压系统,其中,所述臂架为所述起重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中,由于在变幅油缸的无杆腔和主阀之间设置有第一减压阀,并通过该第一减压阀保持流经主阀的油液的油压恒定,因此变幅油缸的下降速度之和主阀的阀口开度相关,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因此能够在臂架落臂变幅作业时,不受越来越大的负载的影响,保持稳定的下落速度,从而实现变幅油缸的稳定调速,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本专利技术优选方式提供的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起重机的局部结构概略图。附图标记说明I 变幅油缸2 液压泵3 主阀4 油箱5 臂架6 平衡阀7 第一减压阀8 背压阀9 第二减压阀10 第一单向阀11 控制器12 检测装置13 溢流阀14 第三单向阀15 转台Ia 无杆腔Ib 有杆腔2a 变量泵2b 排量控制组件2c 服装敏感阀2d 先导泵3a 节流孔6a 第二单向阀6b 节流阀6c 先导模块12a第一压力传感器12b 倾角传感器12c第二压力传感器12d 第三压力传感器A 第一工作油口 B 第二工作油口M 电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将以起重机上的起重臂的变幅控制为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臂架变幅的液压系统和以该液压系统为基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臂架变幅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变幅油缸(1)、液压泵(2)、主阀(3)和油箱(4),所述变幅油缸(1)的无杆腔(1a)通过主阀(3)与所述液压泵(2)连通,所述变幅油缸(1)的有杆腔(1b)与油箱(4)连通,其中,所述主阀(3)与所述无杆腔(1a)之间设置有第一减压阀(7),以在所述变幅油缸(1)落臂变幅时使得流经所述主阀(3)的油液压力恒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纯新,刘权,李迎兵,刘伟,李英智,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