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龙门行车控制线悬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8287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龙门行车控制线悬挂机构,所述的半龙门行车包括主梁、吊钩、吊钩滑动组件、控制线,所述的控制线与吊钩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的吊钩固定在吊钩滑动组件上,所述的吊钩滑动组件固定在主梁上,所述的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杆,该悬挂杆设在主梁的上部,所述的控制线悬挂在悬挂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控制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龙门行车相关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半龙门行车控制线悬挂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现有的半龙门行车的高度过低,其控制线经常挂在设备上面,会存在以下缺陷导致控制线断掉,控制线吊轮经常更换,还存在安全隐患,容易把行车与地面其他设备连到一起,从而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控制线的使用寿命的半龙门行车控制线悬挂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半龙门行车控制线悬挂机构,所述的半龙门行车包括主梁、吊钩、吊钩滑动组件、控制线,所述的控制线与吊钩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的吊钩固定在吊钩滑动组件上,所述的吊钩滑动组件固定在主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杆,该悬挂杆设在主梁的上部,所述的控制线悬挂在悬挂杆上。所述的悬挂杆固定在距离主梁顶端I 50cm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提高了安全性,控制线不会和地面设备发生事故,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2)提高了控制线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生成效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半龙门行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有本专利技术悬挂机构的半龙门行车。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半龙门行车控制线悬挂机构,所述的半龙门行车包括主梁I、吊钩5、吊钩滑动组件4、控制线3,所述的控制线3与吊钩滑动组件4连接,所述的吊钩5固定在吊钩滑动组件4上,所述的吊钩滑动组件4固定在主梁I上,所述的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杆2,该悬挂杆2设在主梁I的上部,所述的控制线3悬挂在悬挂杆2上。所述的悬挂杆2固定在距离主梁I顶端IOcm处。权利要求1.一种半龙门行车控制线悬挂机构,所述的半龙门行车包括主梁、吊钩、吊钩滑动组件、控制线,所述的控制线与吊钩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的吊钩固定在吊钩滑动组件上,所述的吊钩滑动组件固定在主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杆,该悬挂杆设在主梁的上部,所述的控制线悬挂在悬挂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半龙门行车控制线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杆固定在距离主梁顶端I 50cm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龙门行车控制线悬挂机构,所述的半龙门行车包括主梁、吊钩、吊钩滑动组件、控制线,所述的控制线与吊钩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的吊钩固定在吊钩滑动组件上,所述的吊钩滑动组件固定在主梁上,所述的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杆,该悬挂杆设在主梁的上部,所述的控制线悬挂在悬挂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控制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文档编号B66C15/00GK102887436SQ20111020222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赵国昌, 刘珍, 岳彩坤, 刘瑛, 岳彩明 申请人:上海华普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龙门行车控制线悬挂机构,所述的半龙门行车包括主梁、吊钩、吊钩滑动组件、控制线,所述的控制线与吊钩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的吊钩固定在吊钩滑动组件上,所述的吊钩滑动组件固定在主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杆,该悬挂杆设在主梁的上部,所述的控制线悬挂在悬挂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昌刘珍岳彩坤刘瑛岳彩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普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