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型新公开了一种轨道轨距测量装置,包括具有车身和至少一对车轮的轨道车,每对车轮间的距离与轨道间的距离相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车身底部的测量杆,测量杆距离轨道上表面下方16毫米,并且垂直于轨道内表面,位于测量杆一端的测距仪,测量杆远离测距仪的一端与铁轨的内侧接触,位于轨道车上的计算轨道轨距的控制单元和与控制单元连接存储轨道轨距的存储单元。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测量杆和测距仪,简单快速的测量轨道轨距;通过语音单元和显示单元,得知当前轨道轨距是否超出标准一定范围,是否需要立即处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型新涉及一种测距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轨距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重要地位。铁路运输在客运和货运方面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使其成为社会各领域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如何确保铁路安全、高效和稳定的运行是铁路部门热切关心的问题。由于铁路列车体重量大,车次多,使得轨道常时间处于高负载和高冲击的状态,再加上路碴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多方面因素都会造成轨道轨距的变化,而铁路安全运行的其中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保证轨道轨距始终处于合理范围内。根据我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直线轨距是在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中国现在使用的是标准轨,轨距为1435mm。如果轨距超出标准一定范围就需立即处理,否则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严重则会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本技术专利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针对目前轨道轨距测量的需要,设计一种车载轨道轨距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操作简单,测量精确,测量距离长速度快,数据自动存储,可广泛应用在各种铁路轨道轨距的精确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型新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轨道轨距测量装置。本实用型新提供一种轨道轨距测量装置,包括具有车身和至少一对车轮的轨道车,每对车轮间的距离与轨道间的距离相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车身底部的测量杆,测量杆距离轨道上表面下方16毫米,并且垂直于轨道内表面,位于测量杆一端的测距仪,测量杆远离测距仪的一端与铁轨的内侧接触,位于轨道车上的计算轨道轨距的控制单元和与控制单元连接存储轨道轨距的存储单元。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根位于测量杆上,使测量杆一侧与铁轨内侧接触的紧固弹簧。优选地,还包括位于轨道车车轮上,与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连接,计算轨道车行车距离的光电转速传感器。优选地,还包括与存储单元连接,播报轨道轨距的测量值与标准值偏差,在测量值与标准值偏差过大时报警的语音单元。优选地,还包括位于轨道车上,推动轨道车在轨道上行驶的推杆。优选地,还包括与存储单元连接的,显示轨道轨距测量值的显示单元。优选地,轨道车的车轮为绝缘车轮。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测量杆和测距仪,简单快速的测量轨道轨距;通过语音单元和显示单元,得知当前轨道轨距是否超出标准一定范围,是否需要立即处理。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轨距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连接图。图中1、轨道车;2、测量杆;3、测距仪;4、控制单元;5、存储单元;6、弹簧;7、光电转速传感器;8、语音单元;9、推杆;10、显示单元;11、电源。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轨距测量装置,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轨距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轨道轨距测量装置包括具有车身和至少一对车轮的轨道车1,每对车轮间的距离与轨道间的距离相等,还包括位于车身底部的测量杆2,测量杆2距离轨道上表面下方16毫米,并且垂直于轨道内表面,位于测量杆2 —端的测距仪3,测量杆 2的另一端与铁轨的内侧接触,位于轨道车I上的计算轨道轨距的控制单元4和与控制单元4连接存储轨道轨距的存储单元5。在本实施例中,轨道车I具有车身和一对车轮,且一对车轮的间距与轨道的间距相等,轨道车I很容易在轨道上行驶,轨道车I的车轮最好为绝缘车轮。在轨道车I上设置推杆9,方便推动轨道车I到达每个测量点。在车身底部设置有测量杆2,测量杆2距离轨道的上表面下方16晕米,测量杆2与轨道内壁垂直,测量杆2上设置一根弹簧6,该弹簧6保证测量杆2靠近弹簧6的一端与轨道内侧牢固接触,为了使测量杆2更加牢固的与轨道内侧接触,最好在测量杆2上设置两根弹簧6。测量杆2的另一端安装有测距仪3,该测距仪3为激光测距仪3,用于测量测距仪3距远离测量杆2的弹簧6 —端的轨道内侧的测量距离。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连接图,如图所示,包括电源11,与电源11连接的测量轨道轨距的测量仪和测量轨道车I行驶距离的光电传感器,与测量仪和光电传感器连接的计算轨道轨距偏差和轨道车I下一次测量位置的控制单元4,与控制单元4连接的存储来自控制单元4的数据的存储单元5,与存储单元5连接的播报轨道轨距偏差的语音单元8,和与存储单元5连接的显示轨道轨距和其他可显示的数据的显示单元10。当测试人员通过推车杆将轨道车I推到达轨道轨距测量点后,使测量车停稳,然后通过测量杆2上的弹簧6使测量杆2的一端紧靠近弹簧6 —侧的轨道内侧,接着测试人员打开电源11,测量杆2另一端的测距仪3开始测量测量杆2另一端到远离弹簧6 —侧的轨道内侧的距离,并将测量距离发送给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对测量杆2的长度和测量距离做求和运算,计算获取当前位置的轨道轨距,然后对获取的轨道轨距和轨道轨距的标准值做求差运算,获取差值并将差值发送至存储单元5存储,存储单元5同时还存储轨道车I当前位置,通过时钟控制,在测量完轨道轨距后,轨道车I上设置的语音单元8从存储单元5中读取并播报轨道轨距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差值,当轨道轨距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差值过大时,发出报警,从而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注意力,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速度。轨道车I的一个车轮上设置有光电转速传感器7,其与控制单元4和存储单元5连接,当轨道车I在轨道上行驶时,根据车轮的转动计算轨道车I行车距离,并将轨道车I行车距离发送至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对轨道车I行车距离和轨道车I当前位置做求和运算,获取轨道车I下一次到达的位置。为了更好的将各种数据进行显示,还设置与存储单元5连接的显示单元10,向测试人员显示测量得到的各种数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型新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型新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型新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型新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型新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轨距测量装置,包括具有车身和至少一对车轮的轨道车(1),每对车轮间的距离与轨道间的距离相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车身底部的测量杆(2),测量杆(2)距离轨道上表面下方16毫米,并且垂直于轨道内表面,位于测量杆(2)—端的测距仪(3),测量杆(2)的远离测距仪的一端与铁轨的内侧接触,位于轨道车(I)上的计算轨道轨距的控制单元(4)和与控制单元(4)连接存储轨道轨距的存储单元(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轨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位于测量杆(2)上,使测量杆(2)—侧与铁轨内侧接触的紧固弹簧(6)。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轨道轨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轨道车车轮上,与控制单元(4)和存储单元(5 )连接,计算轨道车(I)行车距离的光电转速传感器(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轨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存储单元(5)连接,播报轨道轨距的测量值与标准值偏差,在测量值与标准值偏差过大时报警的语音单元(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轨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轨道车(I)上,推动轨道车(I)在轨道上行驶的推杆(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轨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存储单元(5)连接的,显示轨道轨距测量值的显示单元(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轨距测量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轨距测量装置,包括具有车身和至少一对车轮的轨道车(1),每对车轮间的距离与轨道间的距离相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车身底部的测量杆(2),测量杆(2)距离轨道上表面下方16毫米,并且垂直于轨道内表面,位于测量杆(2)一端的测距仪(3),测量杆(2)的远离测距仪的一端与铁轨的内侧接触,位于轨道车(1)上的计算轨道轨距的控制单元(4)和与控制单元(4)连接存储轨道轨距的存储单元(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民族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