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及其变幅副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702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起重机及其变幅副臂,涉及吊装设备领域。变幅副臂包括臂架主体、拉紧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塔臂卷扬,所述臂架主体的末端部与所述拉紧件的末端部连接,所述拉紧件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所述拉紧件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塔臂卷扬,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三支架状态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变幅副臂的起重机。通过在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设置一个用于检测第三支架状态的检测装置,可以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三支架的状态,对变幅副臂的起臂方式进行控制,从而保障变幅副臂起臂时的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吊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及其变幅副臂
技术介绍
随着风电、化工、高铁、桥梁等项目的建设,越来越需要超大吨位起重机。超大吨位起重机具有吊重量大、工况组合多、起升幅度高、工作范围大等优点。全路面起重机的发展使整车重量随之大幅增加,由于道路法规对整机行驶重量有明确的限制,为了体现全路面起重机大吨位、超大吨位的优势和性能,必须采用各种措施来降低重量保证性能,因此桁架臂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变幅副臂的应用,变幅副臂是一种安装在主臂端部,能明显提高总臂长和起升高度的装置,其与主臂之间的夹角可以在一定的范 围内进行改变,变幅副臂一方面保证了起重性能,使臂长相应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使相同幅度下的工作半径可以有较大变化。变幅副臂的起臂方式有两种一是先变幅后伸主臂,二是先伸主臂后变幅。由于第一种起臂方式对伸缩缸的推力要求较大,超大吨位起重机通常采用第二种起臂方式,但先伸主臂后变幅的起臂方式,考虑到安全性的因素,必须采用第三支架来确保起臂的安全可O然而,现有技术还不能检测第三支架的状态,如果第三支架在锁死状态仍然采用第二种起臂方式,就容易发生危险,损坏起重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重机及其变幅副臂,解决变幅副臂起臂时的安全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变幅副臂,包括臂架主体、拉紧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塔臂卷扬,所述臂架主体的末端部与所述拉紧件的末端部连接,所述拉紧件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所述拉紧件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塔臂卷扬,所述变幅副臂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三支架状态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包括底盘和转台,所述转台上设置有主臂,还包括上述变幅副臂,所述主臂的端部连接所述变幅副臂。本技术提供的变幅副臂和起重机,通过在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设置一个用于检测第三支架状态的检测装置,可以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三支架的状态,对变幅副臂的起臂方式进行控制,从而保障变幅副臂起臂时的安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幅副臂的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变幅副臂中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支架在锁死状态时检测开关和金属检测物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支架在解锁状态时检测开关和金属检测物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变幅副臂中限位螺栓的示意图;图6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变幅副臂中第一拉板的示意图;图7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变幅副臂中第二拉板的示意图;图8示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I示出本技术提供的变幅副臂的示意图。变幅副臂是一种安装在主臂端部,能够明显提高总臂长和起升高度的装置,其与主臂之间的夹角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改变。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幅副臂,包括臂架主体4、拉紧件5、第一支架I、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塔臂卷扬6,臂架主体4的末端部与拉紧件5的末端部连接,拉紧件5的中部连接第一支架I、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拉紧件5的另一端部连接塔臂卷扬6,为了解决变幅副臂起臂时的安全问题,变幅副臂还包括用于检测第三支架3状态的检测装置7,检测装置7的两端部分别连接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上述拉紧件5可以采用拉板结构,也可以采用传统的钢丝绳等。图2示出上述变幅副臂中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3和图4分别示出第三支架在锁死状态和解锁状态时检测开关和金属检测物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变幅副臂中,检测装置7包括第一拉板71、第二拉板72、检测开关73和金属检测物74 ;第一拉板71的一端部与第三支架3连接,第一拉板71的另一端部设有检测开关73 ;第二拉板72的一端部与第二支架2连接,第二拉板72的另一端部设有金属检测物74 ;第一拉板71为两层拉板,第二拉板72通过两层拉板之间的导槽714自由滑动;其中,导槽714在图2中未示出,在图6中示出。如图3所示,变幅副臂起臂前,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交叠在一起,检测开关73和金属检测物74分别位于检测装置7的两端部,检测开关73输出低电平信号;如图4所示,变幅副臂起臂时,第三支架3被打开,金属检测物74与检测开关73之间的距离减小,当减小到预设范围内时,检测开关73输出高电平信号。例如,当第三支架3完全打开时,金属检测物74位于检测开关73的正下方,此时检测开关输出高电平信号。优选的,上述金属检测物74与检测开关73之间距离的预设范围为3mm — 4mm,mm表示毫米。图5示出上述变幅副臂中限位螺栓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上述变幅副臂中,检测装置7还包括第一限位螺栓75,和/或,第二限位螺栓76 ;第一限位螺栓75位于第一拉板71与第三支架3连接的端部,用以限定第二拉板72伸入第一拉板71导槽的位置;第二限位螺栓76位于第二拉板72设有金属检测物74的端部的两侧,用以避免第二拉板72滑动时发生晃动。图6示出上述变幅副臂中第一拉板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上述变幅副臂中,第一拉板71在设有检测开关73的端部设有检测开关支撑件711,检测开关支撑件711上设有检测开关安装孔7111 ;第一拉板71与第三支架3连接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孔712和第一限位螺栓安装孔713,第一拉板71与第三支架3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712的销钉连接。图7示出上述变幅副臂中第二拉板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上述变幅副臂中,第二拉板72在设有金属检测物74的端部的两侧设有第二限位螺栓安装孔721 ;第二拉板72与第二支架2连接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孔722,第二拉板72与第二支架2通过穿过第二连接孔722的销钉连接。在上述变幅副臂中,检测开关73为具有开通和关闭两种状态的传感器,当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信号时,传感器处于关闭状态,当传感器输出高电平信号时,传感器处于开通状态。在上述变幅副臂中,金属检测物74为触发检测开关73使其输出高电平的金属物。检测开关73的检测原理如下检测开关73通过内部的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并由感应面向外发送,进入磁场区域的金属物会被内置的电子设备探测到,并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本技术提供的变幅副臂,通过在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设置一个用于检测第三支架状态的检测装置,可以根据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幅副臂,包括臂架主体(4)、拉紧件(5)、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塔臂卷扬(6),所述臂架主体(4)的末端部与所述拉紧件(5)的末端部连接,所述拉紧件(5)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所述第二支架(2)和所述第三支架(3),所述拉紧件(5)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塔臂卷扬(6),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副臂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三支架(3)状态的检测装置(7),所述检测装置(7)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和所述第三支架(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峰曹广志柴君飞窦进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