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1913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1:24
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的离合器装置。该离合器装置(1),其包括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39)、第2压板(49)、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旋转支撑机构(11)、支撑机构(13)、轴向移动限制机构(12)。支撑机构(13)支撑第1离合器盘组件(5)并将第1离合器盘组件(5)连接在第1输入轴(91)上,轴向移动限制机构(12)支撑旋转支撑机构(11)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6)并将旋转支撑机构(11)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6)连接在第2输入轴(92)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装置,该离合器装置用于从发动机或电机等动力源向具有第I输入轴及第2输入轴的变速箱传递动力。
技术介绍
作为自动进行车辆变速的手段,已知有自动变速器(AT)。近几年,例如扭矩变换器、多个行星齿轮及离合器的组合成为AT的主流。但是,由于AT例如扭矩变换器是通过流体传递动力,与直接机械连接输入侧与输出侧,并传递扭矩的手动变速器(MT)相比,动力传递效率低。因此,AT具有减轻驾驶员劳力的优点的同时,具有增加车辆油耗的缺点。于是,近几年提出了确保MT的传递效率的同时不需要离合器操作作为目的自动变速器(AMT)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这种自动变速器中,能够自动进行MT的离合器操作及变速箱的变速操作,能够确保与原有MT相同的传递效率,且不需要离合器操作。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特开2002-1742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专利文献I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主要具有包含一对飞轮的壳部件、配置在一对飞轮之间的一对压板、以及分别被一对压板按压的一对离合器盘。这种双离合器装置,通过向变速箱传递动力所需的轴,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变速箱。在这里,向变速箱传递动力所需的轴,由内轴和外轴构成。此时,离合器装置主要被内轴支撑的状态下,通过两根轴一同围着同轴进行旋转,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变速箱。如上所述,已有的双离合器装置,其自重主要被内轴支撑。该状态下,一旦动力传递至内轴,包含自重在内的推力传递至该内轴。但是,由于在结构上内轴的轴径不得不变小,通过该内轴支撑离合器装置的自重及推力的状态下,一旦内轴进行旋转,该旋转时有可能出现共振等现象。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的离合器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离合器装置为从发动机向变速箱传递动力所需的离合器装置,其中,变速箱具有第I输入轴及直径大于第I输入轴的第2输入轴。该离合器装置,其包括输入旋转体、第I压板、第2压板、第I离合器盘组件、第2离合器盘组件、旋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轴向移动限制机构。输入旋转体具有第I圆板部以及与第I圆板部相隔空间配置的第2圆板部。旋转支撑机构设置在第2输入轴与输入旋转体之间,相对第I输入轴及第2输入轴能够旋转地支撑输入旋转体。第I压板配置在输入旋转体内,且配置成相对第I圆板部能够一体旋转且能够轴向移动。第2压板配置在输入旋转体内,且配置成相对第2圆板部能够一体旋转且能够轴向移动。第I离合器盘组件具有配置在第I圆板部与第I压板之间的第I摩擦部。第2离合器盘组件具有配置在第2圆板部与第2压板之间的第2摩擦部。支撑机构具有第I支撑部件和定位部件,第I支撑部件将第I离合器盘组件连接在第I输入轴上并支撑第I离合器盘组件,定位部件将第I支撑部件定位于第I输入轴上。轴向移动限制机构具有第2支撑部件和轴向移动限制部件,第2支撑部件将旋转支撑机构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连接在第2输入轴上,并支撑旋转支撑机构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轴向移动限制部件限制旋转支撑机构向发动机侧轴向移动。例如,使车辆以奇数档行进时,通过将第I压板朝第I圆板部的方向移动,发动机的动力经由第I离合器盘组件及支撑机构,从第I圆板部向第I输入轴传递。另一方面,使车辆以偶数档行进时,通过将第2压板朝第2圆板部的方向移动,发动机的动力经由第2离合器盘组件,从第2圆板部向第2输入轴传递。而且,如上所述,当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第I输入轴及第2输入轴的任意一侧时,产生作为用于按压第I压板或第2压板的相反力的推力。该推力输入至向发动机侧的轴向移动受到限制的旋转支撑机构,传递至第2输入轴。具体而言,在这里,由于轴向移动限制机构限制旋转支撑机构向发动机侧的轴向移动,该推力经由轴向移动限制机构传递至第2 输入轴。如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轴向移动限制机构能够将把动力从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时产生的推力传递至直径大于第I输入轴的第2输入轴。这样,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刚性高于第I输入轴的第2输入轴能够承受上述推力,能够稳定地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而且,现有技术中作为组件组装的离合器装置安装在第I输入轴及第2输入轴时,由于第I离合器盘组件与2离合器盘组件相比更靠近发动机侧,必须在将第I离合器盘组件的内周部向发动机侧突出的第I输入轴的前端侧进行限制离合器装置轴向移动的定位。即,在原有结构中,即使能够将上述推力传递至第I输入轴,也无法传递至第2输入轴。但是,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通过第2离合器盘组件的轴向移动限制机构限制旋转支撑机构向发动机侧的移动的同时,通过支撑机构的第I支撑部件及定位部件能够将第I离合器盘组件定位在第I输入轴上。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将上述推力传递至第2输入轴的结构,及能够将离合器装置容易地安装在第I输入轴及第2输入轴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出离合器装置,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离合器装置中,通过将第2支撑部件夹持在形成于第2输入轴上的级差部之间,轴向移动限制部限制第2支撑部件向发动机侧的轴向移动。此时,通过将第2支撑部件夹持在轴向移动限制与第2输入轴的级差部之间,限制第2支撑部件向发动机侧的移动。根据该构成,能够将输入至旋转支撑机构的上述推力准确地传递至刚性高于第I输入轴的第2输入轴。即,能够稳定地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出离合器装置,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离合器装置中,第I支撑部件具有能够插入第I输入轴的安装孔。第I输入轴的外周侧及第I支撑部件的外周侧上形成有花键轴。第I离合器盘的内周侧及第I支撑部件的内周侧上形成有花键槽。在这里,第I输入轴外周侧的花键轴与第I支撑部件内周侧的花键槽相嵌合,第I支撑部件外周侧的花键轴与第I离合器盘组件内周侧的花键槽相嵌合。根据该构成,第I支撑部件在第I离合器盘组件与第I输入轴之间被安装成相对第I输入轴不能进行旋转。此时,通过第I输入轴外周侧的花键轴与第I支撑部件内周侧的花键槽相嵌合,且第I支撑部件外周侧的花键轴与第I离合器盘组件内周侧的花键槽相嵌合,第I支撑部件在第I离合器盘组件与第I输入轴之间被安装成相对第I输入轴不能进行旋转。根据该构成,即使第I支撑部件与第I离合器盘组件为不同部件,也能够准确地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从第I离合器盘组件传递至第I输入轴。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出离合器装置,在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中,定位部件通过在形成于第I输入轴上的级差部之间夹持第I支撑部件,将第I支撑部件定位在第I输入轴上。此时,由于定位部件在形成于第I输入轴上的级差部之间夹持第I支撑部件,即使第I支撑部件与第I离合器盘组件为不同部件,能够准确地将第I支撑部件定位在第I输入轴上。根据该构成,也能够准确地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从第I离合器盘组件传递至第I输入轴。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提出离合器装置,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中,第I输入轴的外周部上形成有阳螺纹部。定位部件是,其内周面具有阴螺纹部的紧固部件。通过把紧固部件的阴螺纹部拧接在第I输入轴的阳螺纹部上,将第I支撑部件定位在第I输入轴上。此时,将第I支撑部件安装在第I输入轴的状态下,通过把紧固部件的阴螺纹部拧接在第I输入轴的阳螺纹部上,将第I支撑部件定位在第I输入轴上。根据该构成,能够准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哲冨田雄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