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AGV的全向防撞装置及AGV小车,其中,用于AGV的全向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挡杆、缓冲弹簧、摆式导杆、直线轴承及摇摆支承;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防撞挡杆上,其另一端抵顶并固定于车体底盘上;所述摆式导杆的一端通过摇摆支承与防撞挡杆活动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固定于车体底盘上,所述直线轴承套接于摆式导杆上,缓冲弹簧受撞击力处于压缩时,所述摆式导杆沿直线轴承的轴线方向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向防撞装置受到来自前、后、左、右任一方向的外力作用,均可以起到防撞;AGV小车受到撞击力时,在防撞挡杆、缓冲弹簧、摆式导杆、直线轴承及摇摆支承的配合作用下,能使其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防撞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AGV运输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AGV的全向防撞装置及AGV小车。
技术介绍
AGV是磁导航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英文缩写,AGV通常以蓄电池为原动力,并装有非接触导引装置和其他自控系统。它的主要功能表现为在车载控制器及系统计算机的控制下,完成特定的作业任务。比如按路径规划和作业要求使AGV小车准确地行走,精确地停靠并按计算机给定的命令完成指定的动作。AGV小车的载重量一般在50KG-20000KG范围,其中以中小型居多,300kg以下级的AGV小车约占市场需求AGV总量的40%左右。因此不同载重量的AGV,其对承载部分的结构设计要求也不同。近年来,AGV小车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其运行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技术中AGV小车的防撞装置,只有相对于AGV正向垂直或较窄方向的作用力,才能使AGV的防撞杆产生位移,并触发AGV的安全系统起控。而不能实现全向,低噪,平稳,可靠的接触防撞效果。因此,对上述防撞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AGV的全向防撞装置及AGV小车,能够实现全向、平稳、低噪及可靠的接触防撞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AGV的全向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挡杆、缓冲弹簧、摆式导杆、直线轴承及摇摆支承;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防撞挡杆上,其另一端抵顶并固定于车体底盘上;所述摆式导杆的一端通过摇摆支承与防撞挡杆活动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固定于车体底盘上,所述直线轴承套接于摆式导杆上,缓冲弹簧受撞击力处于压缩时,所述摆式导杆沿直线轴承的轴线方向运动。优选的,所述遮光板一端固定于防撞挡杆上,其另一端紧贴在车盘底座上;位于车盘底座上的遮光板端部设有透光孔。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包括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弹簧平行固定于防撞挡杆与车盘底座之间。优选的,所述摆式导杆包括第一摆式导杆和第二摆式导杆,所述摇摆支承包括第一摇摆支承和第二摇摆支承,所述第一摆式导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摇摆支承与防撞挡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摆式导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摇摆支承与防撞挡杆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直线轴承包括固定于车体底盘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套接于第一摆式导杆上,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套接于第二摆式导杆上,缓冲弹簧受撞击力处于压缩时,所述第一摆式导杆沿第一直线轴承的轴线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摆式导杆沿第二直线轴承的轴线方向运动。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摆式导杆和第二摆式导杆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第一摆式导杆螺接固定后紧贴第一直线轴承,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第二摆式导杆螺接固定后紧贴第二直线轴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AGV的全向防撞装置,主要由采用防撞挡杆、缓冲弹簧、摆式导杆、直线轴承及摇摆支承组成的防撞装置,能够实现全向防撞的效果。具体为,防撞挡杆受到正面撞击力时,活动连接于防撞挡杆上的第一摆式导杆和第二摆式导杆沿正面撞击力的方向运动,且同时压缩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起到缓冲正面撞击力的作用;防撞挡杆受到左侧撞击或右侧反向撞击力时,通过第一摇摆支承轴活动连接于防撞挡杆上的第一摆式导杆,沿撞击力的方向运动,且同时压缩第一缓冲弹簧;防撞挡杆受到右侧撞击或左侧反向撞击力时,通过第二摇摆支承轴活动连接于防撞挡杆上的第二摆式导杆,沿撞击力的方向运动,且同时压缩二缓冲弹簧。其中,第一摆式导杆通过第一摇摆支承轴和第二摆式导杆通过第二摇摆支承轴可以使第一摆式导杆和第二摆式导杆略微摇摆,以保证第一摆式导杆或者第二摆式导杆的运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AGV小车,采用了上述的全向防撞装置,并且通过全向防撞装置中遮光板的移动使遮光板上的透光孔中的透光量发生变化,利用光电传感器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来控制制动装置使小车停止运动。本专利技术 中的AGV小车受到撞击时,缓冲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能够起到缓冲和降低撞击力的作用;防撞挡杆、缓冲弹簧、摆式导杆、直线轴承及摇摆支承的组合能使AGV小车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防撞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用于AGV的全向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AGV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AGV小车正面撞击时的受力分析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AGV小车左侧撞击或右侧反向撞击的受力分析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AGV小车右侧撞击或左侧反向撞击的受力分析图。标号说明I-防撞挡杆,21-第一缓冲弹簧,22-第二缓冲弹簧,31-第一摇摆支承,32-第二摇摆支承,41-第一摆式导杆,42-第二摆式导杆,51-第一直线轴承,52-第二直线轴承,61-第一锁紧螺母,62-第二锁紧螺母,7-遮光板,71-透光孔,8-光电传感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I以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AGV的全向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挡杆I、缓冲弹簧、摆式导杆、直线轴承及摇摆支承;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防撞挡杆I上,其另一端抵顶并固定于车体底盘上;所述摆式导杆的一端通过摇摆支承与防撞挡杆I活动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固定于车体底盘上,所述直线轴承套接于摆式导杆上,缓冲弹簧受撞击力处于压缩时,所述摆式导杆沿直线轴承的轴线方向运动;所述遮光板7—端固定于防撞挡杆I上,其另一端紧贴在车盘底座上。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全向防撞装置还包括遮光板7,遮光板7上设有透光孔71。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全向防撞装置中的缓冲弹簧包括第一缓冲弹簧21和第二缓冲弹簧22,所述第一缓冲弹簧21与第二缓冲弹簧22平行固定于防撞挡杆I与车盘底座之间。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全向防撞装置中的缓冲所述摆式导杆包括第一摆式导杆41和第二摆式导杆42,所述摇摆支承包括第一摇摆支承31和第二摇摆支承32,所述第一摆式导杆41的一端通过第一摇摆支承31与防撞挡杆I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摆式导杆42的一端通过第二摇摆支承32与防撞挡杆I活动连接。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全向防撞装置中的直线轴承包括固定于车体底盘第一直线轴承51和第二直线轴承52,所述第一直线轴承51套接于第一摆式导杆41上,所述第二直线轴承52套接于第二摆式导杆42上,缓冲弹簧受撞击力处于压缩时,所述第一摆式导杆41沿第一直线轴承51的轴线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摆式导杆42沿第二直线轴承52的轴线方向运动;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全向防撞装置中的包括第一锁紧螺母61和第二锁紧螺母62,所述第一摆式导杆41和第二摆式导杆42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锁紧螺母61与第一摆式导杆41螺接固定后紧贴第一直线轴承51,所述第二锁紧螺母62与第二摆式导杆42螺接固定后紧贴第二直线轴承52。工作时,防撞挡杆受到正面撞击力时,活动连接于防撞挡杆上的第一摆式导杆和第二摆式导杆沿正面撞击力的方向运动,且同时压缩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起到缓冲正面撞击力的作用;防撞挡杆受到左侧撞击或右侧反向撞击力时,通过第一摇摆支承轴活动连接于防撞挡杆上的第一摆式导杆,沿撞击力的方向运动,且同时压缩第一缓冲弹簧;防撞挡杆受到右侧撞击或左侧反向撞击力时,通过第二摇摆支承轴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AGV的全向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挡杆、缓冲弹簧、摆式导杆、直线轴承及摇摆支承;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防撞挡杆上,其另一端抵顶并固定于车体底盘上;所述摆式导杆的一端通过摇摆支承与防撞挡杆活动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固定于车体底盘上,所述直线轴承套接于摆式导杆上,缓冲弹簧受撞击力处于压缩时,所述摆式导杆沿直线轴承的轴线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永贤,时曦,张鲜琦,徐晓芹,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子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