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管材及其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151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锥形管材及其成型模具,尤指一种可提升管材强度与扭力的锥形管材及其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由至少两可相对模合的模座所组成,且该等座相对内面分别具有一可围绕成圆形断面的锥度模穴,又该锥度模穴上分别形成有系列平行的凸齿,当内缘具内齿槽的圆形管材由成型模具的锥度模穴开口端挤压进入后,可让管材接触段逐步形成锥形段,且于锥形段表面形成系列对应凸齿的外齿槽,使管材内、外缘分别利用内、外齿槽形成凸肋,可有效提升其强度,同时由于其能于成型模具相邻凸齿间的凹陷处产生吞纳作用,以吸收管材在锥形化过程中圆周变小所延伸的材料,使管材的壁厚能维持均匀,形成一种高强度的锥形管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锥形管材及其成型模具,主要应用于金属管材领域。
技术介绍
自行车、医疗器材及运动器等机构中,通常会使用到大量的管材交叉连接,例如自行车、滑板车的车把与竖管等。传统以两等径的圆管交叉连接为主,但当其竖管上段呈等径时,其与车把连接处会有焊料道,而破坏了整体的美观。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近年来业界提供有锥形管材的结构,如图I、图2和图3所示,其利用一成型模具10让管材20可形成有一锥形段25,该成型模具10由至少二可相对模合的模座11所构成,该模座11的相对内面分别形成有一可围绕成圆形断面的锥度模穴15(如以两个模座为实施例,其锥度模穴系呈可相对盖合的半圆状),又模座11的锥度模穴 15的锥度由开口端向内收束;当成型模具10的模座11模合后,管材20由锥度模穴15的开口端往内挤压,当成型模具10的锥度模穴15接触到管材20外缘时,管材20受锥度模穴15锥度的径向挤压力挤压时,管材20会变形成型锥度,直至达到所需深度后反向退出,如此即可于管材20上形成一锥形段25。然而其所面临的问题是,首先,该管材20的锥形段25外缘呈圆滑状,管材20锥形段25的强度无法有效提升,造成其抗剪力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形管材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成型模具由至少两可相对模合的模座所组成,又该模座相对内面分别具有一可围绕成圆形断面的锥度模穴,且该锥度模穴具有由开口端向内收束的锥度,再者该锥度模穴上分别形成有系列轴向平行的凸齿,且相邻的凸齿间分别形成有一凹陷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