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5993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9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管件,其管体设有至少一贯穿管壁的穿孔,且其在各穿孔设置处设有一加厚区块,各加厚区块所属一侧的管壁厚度,相对大于其穿孔的相对另一侧管壁厚度,主要利用各加厚区块所属一侧的管壁厚度,相对大于其穿孔的相对另一侧管壁厚度的结构设计,避免造成应力集中,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方式维持车管件应有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管件,主要应用于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多需要透过挠性索线(例如煞车线、变速线)甚至电源线完相关的机件传控动作,类似的挠性线体若长期处于日晒雨淋的暴露状态,不但容易老化生锈、破损而造成安全隐忧,且控制线体外露容易显得凌乱。目前坊间的自行车已多出现将线体隐藏之相关设计,如图1所示,将在中空的把手管或中空的车架管等车管件10设有复数穿孔11,利用将索线20穿入车管件10的方式,由车管件10本体收容索线20并且对收容的索线20产生一定程度的屏蔽效果;车管件10为增加穿孔11的完整性及可靠度,多会进一步在车管件10供设置穿孔11的部位加厚。然而,类似习用车管件10不论是以手把管或车架管的形态呈现,其管壁加厚的方式大多如图2所示,将欲进行开设穿孔11区域的整圈管壁加厚;因此,当车管件10完成开孔后,将会在穿孔11所属的一侧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反而在整个管件形成数个容易折损的区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管件,实现在自行车上可有效保持穿孔的完整性及可靠度,同时亦可避免造成应力集中,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管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管件,其特征在于:在其管体设有至少一贯穿管壁的穿孔(31);该车管件(30)在各穿孔(31)设置处设有一加厚区块(32),各加厚区块(32)所属一侧的管壁厚度,相对大于其穿孔(31)之相对另一侧管壁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27 TW 1042120481.一种车管件,其特征在于:在其管体设有至少一贯穿管壁的穿孔(31);该车管件(30)在各穿孔(31)设置处设有一加厚区块(32),各加厚区块(32)所属一侧的管壁厚度,相对大于其穿孔(31)之相对另一侧管壁厚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管件,其特征在于:该车管件(30)在其各加厚区块(32)的区段,设为呈各加厚区块(32)的厚度自其穿孔(31)所属一侧朝相对于穿孔(31)的另一侧方向渐缩的断面结构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