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客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客车后舱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客车后舱门一般采用外面板跟内面板相结合的结构,外板的折边与内板焊接固定,且外板与内板之间通常设有用于固定安装骨架的空腔。但是由于后舱门外板内表面未作任何处理,容易发生鼓动、产生变形,不但影响美观,且后舱门的鼓动会使得后续涂装エ艺更加费力,费エ又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不容易产生鼓动和变形、更加平整, 涂装更加省时省力的客车后舱门。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客车后舱门,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的外板的折边与内板之间设有密封胶层,所述的外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多条加强筋,且所述的加强筋通过其两侧设有的搭边粘贴固定于所述的外板的内表面。所述的加强筋延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的外板的内表面,且多条加强筋间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客车后舱门的外板的折边与内板之间设有胶层。这样,外板和内板之间的密封胶层能更好的保持客车后舱门的密封性,不会发生渗水现象。且外板的内表面粘贴固定有多条截面呈梯形的加强筋,则该客车后舱门的外板不容易产生鼓动和变形,更加平整,涂装更加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一种客车后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I中I外板、2内板、3加强筋、3. I搭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ー步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客车后舱门,包括内板2和外板1,所述的外板I的折边与内板2之间设有密封胶层,所述的外板I的内表面设置有多条加强筋3,且所述的加强筋3通过其两侧设有的搭边3. I粘贴固定于所述的外板I的内表面。所述的加强筋3延长度方向设于所述的外板I的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后舱门,包括内板(2)和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板(1)的折边与内板(2)之间设有密封胶层,所述的外板(1)的内表面设置有多条加强筋(3),且所述的加强筋(3)通过其两侧设有的搭边(3.1)粘贴固定于所述的外板(1)的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满堂,田会臻,程向阳,胡远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江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