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快开式对开门门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037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控快开式对开门门扇,它包括门扇,所述门扇包括外门板、里门板、上边板、下边板及两侧板,其改进在于:它还包括一主锁体及至少一副锁体,所述主锁体嵌入安装至门扇中的外门板内壁或里门板内壁,所述副锁体嵌入安装至门扇中上边板内壁或下边板内壁,所述主锁体包括安装面板及旋转复位机构和驱动件,所述副锁体包括安装板、容纳盒及收容于容纳盒内的锁舌、弹性复位件,所述容纳盒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锁舌与弹性复位件连接,安装板上设有锁舌孔;所述锁舌通过拉线与旋转复位机构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其主锁体与副锁体嵌入门扇内部,使得门扇整体外观美观大方,此外,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控快开式对开门门扇
本技术涉及钢质门,尤其涉及一种中控快开式对开门门扇。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钢质门,例如防盗安全门等。对开门门扇是该种钢质门的重要配件,通常对开门由母门扇和子门扇构成,其中子门扇固定,母门扇开启。在子门扇上、下边均安装暗插销(或明插销),通过插销杆与门框固定,母门扇自由开启。该种子门扇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其一、整体外形不美观。明插销安装在门扇正面,暗插销安装门扇侧面。突出或凹陷部位影响门扇整体美观度;其二、开启、关闭插销不方便。由于插销安装位置在门扇最上端和最下端位置,故人在开启或关闭插销时,需要垫脚(个子矮小者,需要垫凳子)拨动上端插销杆,俯身拨动下端插销杆。其三、插销安装不方便。子门扇上端、下端各有一个插销,工人安装时需要用垫脚或俯身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控快开式对开门门扇。该门扇可实现与门框之间简单快捷开启与关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控快开式对开门门扇,它包括门扇,所述门扇包括外门板、里门板、上边板、下边板及两侧板,其改进在于它还包括一主锁体及至少一副锁体,所述主锁体嵌入安装至门扇中的外门板内壁或里门板内壁,所述副锁体嵌入安装至门扇中上边板内壁或下边板内壁,其中,所述主锁体包括安装面板及设置于安装面板上且可相对于安装面板转动的旋转复位机构和一用于驱动旋转复位机构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于旋转复位机构,驱动旋转复位机构转动;所述副锁体包括安装板、容纳盒及收容于容纳盒内的锁舌、弹性复位件,所述容纳盒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锁舌与弹性复位件连接,安装板上设有与锁舌相适配的锁舌孔;所述锁舌通过拉线与所述旋转复位机构连接,拉线的一端连接于锁舌,另一端连接于旋转复位机构上,当对所述驱动件施以外力时,拉线拉动所述锁舌收缩至锁舌孔内,当所述外力撤销时,在弹性复位件作用下,锁舌复位伸出锁舌孔。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阐述所述旋转复位机构包括旋转件、拉动转盘及扭簧,所述旋转件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面板上,旋转件的一端伸入至安装面板的内侧并与所述拉动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面板内侧面设置有一挡止块,所述拉动转盘上设有与所述挡止块相对的扭簧固定块,所述扭簧套设于旋转件上且扭簧的两端分别交叉卡接于挡止块和扭簧固定块的两侧;所述拉线与拉动转盘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旋转件连接。所述驱动件为把手。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方形键槽,所述把手的一端设有方形凸起形成方键,方键卡接于旋转件的方形键槽内。所述的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副锁体中的容纳盒内表面设有凸起形成固定板,所述锁舌设置于对应锁舌孔位置,固定板上设有通孔,锁舌通过穿过所述通孔的拉杆与拉线相连,弹簧套设于所述拉杆上,且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相抵,另一端与锁舌相抵。所述副锁体为两个,于所述拉动转盘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一连接柱,所述两连接柱分别通过一拉线与对应的副锁体中的拉杆相连。所述旋转件上拉动转盘的内侧设有一卡簧。所述安装面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其主锁体与副锁体均嵌 入至门扇内部,使得门扇整体外观更加美观大方;其二,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具体的,在需要开启门扇时,给把手施加一压力,把手驱动旋转复位机构中的旋转件及拉动转盘转动,位于拉动转盘上的上下两个连接柱随拉动转盘转动一定角度,此时,连接于两连接柱上的拉线产生一拉力,该拉力拉动拉杆,拉杆带动锁舌,使得锁舌收缩至锁舌孔内,由此,可实现门扇的开启;而在需要关闭门扇时,将门扇转动与门框相对位置,松开把手(即撤销压力),在副锁体中的弹簧的作用下,锁舌复位,由锁舌孔伸出,与门框对应位置卡接,由此,实现门扇的关闭;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传统的门扇,需要上下解锁的繁琐操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主锁体的后视图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B-B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副锁体主视图图8为图7中A-A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中副锁体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锁体100 ;副锁体200 ;门扇10 ;上边板20 ;下边板30 ;门框40 ;安装面板101;驱动件102 ;旋转件103 ;拉动转盘104 ;扭簧105 ;挡止块106 ;扭簧固定块107 ;拉线108 ;连接柱109 ;卡簧110 ;安装孔111 ;方形键槽112 ;保护套113 (208);容纳盒201 ;安装板202 ;锁舌203 ;弹性复位件204 ;拉杆205 ;固定板206 ;锁舌孔20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I至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中控快开式对开门门扇,它包括门扇10,所述门扇10包括外门板、里门板、上边板20、下边板30及两侧板,它还包括一主锁体100及至少一副锁体200,所述主锁体100嵌入安装至门扇10中的外门板内壁或里门板内壁,所述副锁体200嵌入安装至门扇10中上边板20内壁或下边板30内壁。参照图3至图6,主锁体100包括安装面板101及设置于安装面板101上且可相对于安装面板101转动的的旋转复位机构和一用于驱动旋转复位机构转动的驱动件102 ;所述驱动件102固定连接于旋转复位机构,驱动旋转复位机构转动,最佳的,所述驱动件102可采用把手结构(参照图5),可以理解,该驱动件10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便于人手部持握,旋转即可。安装面板101设有与门扇10安装用的安装孔111。参照图3、图4及图6,旋转复位机构包括旋转件103、拉动转盘104及扭簧105,所述旋转件103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面板101上,旋转件103的一端伸入至安装面板101的内侧并与所述拉动转盘104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面板101内侧面设置有一挡止块106,所述拉动转盘104上设有与所述挡止块106相对的扭簧固定块107,所述扭簧105套设于旋转件103上且扭簧105的两端分别交叉卡接于挡止块106和扭簧固定块107的两侧;所述拉线108与拉动转盘104连接,所述驱动件102与旋转件103连接;在对驱动件102施加一外力时,旋转件103带动拉动转盘104同步转动,拉动转盘104上的扭簧固定块107转动,安装面板101上的挡止块106不动,此时,由于扭簧105两端交叉卡接于挡止块 106和扭簧固定块107的两侧,所以扭簧105的一端在扭簧固定块107的作用下转动一定角度,另一端挡止于挡止块106 —侧不动,由此,产生一扭转力矩,在撤销外力时,在该扭转力矩的作用下,拉动转盘104及旋转件103会自动复位至原始位置。参照图7至图9,副锁体200包括安装板202、容纳盒201及收容于容纳盒201内的锁舌203、弹性复位件204,其中,所述容纳盒201的一端与安装板202固定连接,锁舌203与弹性复位件204连接,安装板202上设有与锁舌203相适配的锁舌孔207 ;所述容纳盒201底部设有通线孔,所述锁舌203通过穿过所述通线孔的拉线108与所述旋转复位机构连接,拉线108的一端连接于锁舌203,另一端连接于旋转复位机构上。具体的,于所述容纳盒201内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控快开式对开门门扇,它包括门扇,所述门扇包括外门板、里门板、上边板、下边板及两侧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主锁体及至少一副锁体,所述主锁体嵌入安装至门扇中的外门板内壁或里门板内壁,所述副锁体嵌入安装至门扇中上边板内壁或下边板内壁,其中,所述主锁体包括安装面板及设置于安装面板上且可相对于安装面板转动的旋转复位机构和一用于驱动旋转复位机构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于旋转复位机构,驱动旋转复位机构转动;所述副锁体包括安装板、容纳盒及收容于容纳盒内的锁舌、弹性复位件,所述容纳盒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锁舌与弹性复位件连接,安装板上设有与锁舌相适配的锁舌孔;所述锁舌通过拉线与所述旋转复位机构连接,拉线的一端连接于锁舌,另一端连接于旋转复位机构上,当对所述驱动件施以外力时,拉线拉动所述锁舌收缩至锁舌孔内,当所述外力撤销时,在弹性复位件作用下,锁舌复位伸出锁舌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牟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抚顺市亨易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