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采用气相聚合工艺可以生产具有低熔点和/或高橡胶含量的丙烯聚合物,在开发高性能丙烯聚合物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我国的丙烯聚合物生产装置中,采用气相聚合工艺的生产装置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一个成熟且稳定的工业生产工艺而言,需要首先进行小试研究,然后进行中试研究,最后才能进行工业化生产。小试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反应原料进行选择,优化反应条件,确定反应过程中是否存在潜在的不安全的因素,为中试研究以及工业化生产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一个好的小试研究能够有效地缩短中试研究的时间,减少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试车次数。目前,丙烯聚合物的气相聚合工艺的小试研究主要在1L、2L或5L的气相聚合反应装置内进行。如图I所示,所述气相聚合反应装置通常包括主反应器11、反应器盖13、搅拌器4、进气管道I、物料排出管道6、温度检测单元5和用于对所述主反应器11的内腔进行冷却或加热的温度调节单元3,所述主反应器11的顶部与所述反应器盖13紧密连接,所述搅拌器4包括搅拌器轴12和与该搅拌器轴12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主反应器11的内腔内的搅拌桨9,所述搅拌器轴12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相聚合反应装置,该气相聚合反应装置包括主反应器(11)、反应器盖(13)、进气管道(1)和搅拌器(4),所述主反应器(11)的顶部与所述反应器盖(13)密封连接,所述搅拌器(4)包括搅拌器轴(12)和与该搅拌器轴(12)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主反应器(11)的内腔内的搅拌桨(9),所述搅拌器轴(12)密封穿过所述反应器盖(13)并延伸至所述主反应器(11)的外部,其特征在于,该气相聚合反应装置还包括排气管道(2),所述进气管道(1)和排气管道(2)各自密封穿过所述反应器盖(13)并与所述主反应器(11)的内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梅,马良兴,成卫戍,周和光,赵唤群,谷汉进,陈青葵,田正昕,耿存,曹桂玲,张书清,李卫华,张启明,李国,李昕,赵春红,杨连永,任宁,王建军,李雪梅,王兴启,王春岭,刘红妍,冯丽丽,李景清,袁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