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660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前支撑管的上端设置有车把,后支撑管的上端设置有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之间活动安装有横梁;所述后支撑管活动安装有后叉。进一步地说:所述前支撑管与横梁的前端铰连接。所述后支撑管与横梁的后端铰连接。所述后叉包括后上叉和后下叉,后上叉和后下叉的后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合理设计了各个部件的铰连接关系,利用铰连接实现折叠。这样收起后自行车的体积减小了很多,空间的利用率提高了,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车架采用的是铝合金,完成能够满足车架的要求,同时铝合金材料色彩明亮,坚固性好,并且质量较现有的碳素钢要轻很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行车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一般情况下,自行车包括车架、车轮、脚踏、车把和车座,其中车架是整个自行车的骨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其他的部件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安装在车架上。所以,车架的结构和性能,是决定自行车质量的重要因素。现有的自行车,虽然可以实现折叠,但大多是对折,在横梁和后支撑管之间设置转轴。同样的,现在的车架一般采用的是普通的碳素钢铜管,再经过焊接、组合而成的,但是这种材料制成的车架质量重,体积大,颜色比较深,不受年轻人的喜爱,也增加了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折叠并且质量轻、颜色亮的可折叠自行车车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可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前支撑管的上端设置有车把,后支撑管的上端设置有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之间活动安装有横梁;所述后支撑管活动安装有后叉。进一步地说所述前支撑管与横梁的前端铰连接。所述后支撑管与横梁的后端铰连接。更进一步地说所述后叉包括后上叉和后下叉,后上叉和后下叉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后下叉的前端铰连接在后支撑管的下部,后上叉的前端轴连接在后支撑管的上部。更进一步地说所述前支撑管、后支撑管、横梁、后叉都是由铝合金管制成的。更进一步地说所述铝合金管包含的组成元素有硅、镁、锌、铜、铁、铬、锰、钛、锆和铝。所述铝合金管中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硅0.15-0.2%;镁0.7-0. 86%;锌5.5-5.7%;铜0.1-0. 14% ;铁<0.35%;铬0.1-0. 12%;锰O. 15-0. 2% ;K O. 15%;锆0.1-0. 2% ;其余为铝。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合理设计了各个部件的铰连接关系,利用铰连接实现折叠。后叉和后支撑管组成的后旋转部件可以与横梁、前支撑管组成的前旋转部件,旋转后实现折叠,这样收起后自行车的体积减小了很多,空间的利用率提高了,同时,本专利技术中车架采用的是铝合金,完成能够满足车架的要求,同时铝合金材料色彩明亮,坚固性好,并且质量较现有的碳素钢要轻很多。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后上叉;2-后下叉;3-后支撑管;4_车座;5_横梁;6_车把;7_前支撑架。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图I所述,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前支撑管7和后支撑管3,前支7撑管的上端设置有车把6,后支撑管3的上端设置有车座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前支撑管7和后支撑管之间活动安装有横梁5,后支撑管3活动安装有后叉。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用片状结构或者其他的结构制成类似于支撑管的结构,并没有脱离本专利技术的
,所以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支撑管7与横梁5的前端铰连接。所述后支撑管3与横梁5的后端铰连接。铰连接只是活动连接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因为铰连接能够很方便的实现旋转,至于其他的活动连接的方式,在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叉包括后上叉I和后下叉2,后上叉I和后下叉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后下叉2的如端绞连接在后支撑管3的下部,后上叉I的如端轴连接在后支撑管3的上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前支撑管、后支撑管、横梁、后叉都是由铝合金管制成的。所述铝合金管包含的组成元素有娃、镁、锌、铜、铁、铬、猛、钛、错和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铝合金管中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硅0. 15-0. 2% ;镁O. 7-0. 86% ;锌5. 5-5. 7% ;铜0. 1-0. 14% ;铁彡 O. 35% ;铬0. 1-0. 12% ;锰 O. 15-0. 2% ;钛(O. 15% ;锆0. 1-0. 2% ;其余为铝。制作合金管时,通过钛、锆的晶粒细化作用,能够优化熔体的净化方法,并同时通过设计时效工艺,IOO0C 3h+160°C 5h,实现控制强化项及杂质项的大小、形态和晶粒大小,满足自行车零部件对铝合金管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合理设计了各个部件的铰连接关系,利用铰连接实现折叠。后叉和后支撑管组成的后旋转部件可以与横梁、前支撑管组成的前旋转部件,旋转后实现折叠,这样收起后自行车的体积减小了很多,空间的利用率提高了,同时,本专利技术中车架采用的是铝合金,完成能够满足车架的要求,同时铝合金材料色彩明亮,坚固性好,并且质量较现有的碳素钢要轻很多。 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可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前支撑管(7)和后支撑管(3),前支撑管(7)的上端设置有车把(6),后支撑管(3)的上端设置有车座(4),其特征在干所述前支撑管(7)和后支撑管(3)之间活动安装有横梁(5);所述后支撑管(3)活动安装有后叉。2.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管(7)与横梁(5)的前端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管(3)与横梁(5)的后端绞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包括后上叉(I)和后下叉(2),后上叉(I)和后下叉(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后下叉(2)的前端铰连接在后支撑管(3)的下部,后上叉(I)的前端轴连接在后支撑管的上部。5.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管(7)、后支撑管(3)、横梁(5)、后叉都是由铝合金管制成的。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管包含的组成元素有娃、镁、锌、铜、铁、铬、猛、钛、错和招。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管中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硅:0. 15-0. 2% ;镁:0. 7-0. 86% ;锌:5. 5-5. 7% ;铜:0. 1-0. 14% ;铁≤0. 35% ;铬:0. 1-0. 12% ; 猛 0. 15-0. 2% ;钛≤ 0. 15% ;错:0. 1-0. 2% ; 其余为招。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前支撑管的上端设置有车把,后支撑管的上端设置有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之间活动安装有横梁;所述后支撑管活动安装有后叉。进一步地说所述前支撑管与横梁的前端铰连接。所述后支撑管与横梁的后端铰连接。所述后叉包括后上叉和后下叉,后上叉和后下叉的后端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合理设计了各个部件的铰连接关系,利用铰连接实现折叠。这样收起后自行车的体积减小了很多,空间的利用率提高了,同时,本专利技术中车架采用的是铝合金,完成能够满足车架的要求,同时铝合金材料色彩明亮,坚固性好,并且质量较现有的碳素钢要轻很多。文档编号B62K15/00GK102862638SQ20121033713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卢秋虎 申请人:张家港市金邦铝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前支撑管(7)和后支撑管(3),前支撑管(7)的上端设置有车把(6),后支撑管(3)的上端设置有车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管(7)和后支撑管(3)之间活动安装有横梁(5);所述后支撑管(3)活动安装有后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秋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金邦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