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金虎专利>正文

箱式可折叠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84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箱式可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左车把、右车把分别装在折叠组件的两侧,折叠组件的下端与伸缩管相连;前转向部件中的转向管固定在链接板上端,链接扣组件中的架管板固定在架管上端;架管的下端与轮支架相连,轮支架的下端与前轮相连,架管经轴承安装在车架的前端。车架部件包括车架梁、前轮架、后轮架和定位装置;后轮架经铰链与车架梁的后端铰接;前轮架的后端经前铰链与车架梁的前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箱式折叠自行车折叠容易,便于搬运,收存占地少;收存、携带时,可折叠成箱形,在地面上用滚轮拖动,像行李箱那样行走,便于在公交车上或地铁上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具体地说是一种箱式可折叠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我国城乡人民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即便在汽车数量日益增多,小汽车 进入家庭的今天,自行车以其骑行轻便,对道路要求不高,价格低廉,不会像汽车那样污染 环境等优点,仍然保持旺盛的发展前景。市场上现有的改进的自行车是可拆卸式的自行车, 但拆卸后,在储存上仍占地较大、搬运上码放不整齐,不便于收存,且外形不美观,而且折叠 后,难以随身带到公交车上或地铁上,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箱式折叠自行车,以解决现有自行车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 箱式折叠自行车可折叠成箱形,折叠容易,便于搬运,收存占地少;收存、携带时,折叠成箱 形可在地面上用滚轮拖动,像行李箱那样行走,便于在公交车上或地铁上携带。本专利技术是按 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箱式可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把部件、位于车把部件下方的前转向部件、和 位于前转向部件后方的车架部件,其特征是车把部件包括左车把、右车把和折叠组件,左 车把、右车把分别装在折叠组件的两侧,折叠组件的下端与伸缩管相连;折叠组件包括链 挂锁、铰链、盖板;链挂锁以其上的柱头孔套装在伸缩管的顶端,经盖板将链挂锁固定在伸 缩管的顶端;链挂锁二侧的扣槽、中装有铰链,铰链包括用铰链轴铰接的截面为L形的二件 铰链板,其中一件铰链板的一端用销轴铰接在链挂锁一侧的扣槽中,另一铰链板安放在另 一扣槽中;在铰链板的二侧各固定有右车把、左车把,在左车把的孔中装有由弹簧作用的插 销,插销穿过另一铰链板伸到伸缩管顶端的插销孔中,将所述的折叠组件固定在伸缩管的 顶端。二侧的车把折叠后,可与伸缩管并拢,减少占有体积,便于运送、保存。前转向部件包括转向管、链接扣组件、架管、轮支架;链接扣组件包括架管板、链扣 轴、链接板、链扣柄、扭簧、销轴;架管板经链扣轴与链接板的一端铰接,链接板的另一端经 销轴与链扣柄铰接,在扭簧作用下,使链扣柄上的扣舌槽与架管板的端部的扣舌卡接;转向 管固定在链接板上端,链接扣组件中的架管板固定在架管上端;架管的下端与轮支架相连, 轮支架的下端与前轮相连,架管经轴承安装在前轮架的前端。前转向部件中的转向管、链接 板和链接板组件一起折转,与轮支架和前轮并拢,便于将该各件一起经铰链再折转到车架 梁内,以减少折转成箱时的体积。所述的车架部件包括车架梁、前轮架、后轮架和定位装置;后轮架经铰链与车架梁 的后端铰接;前轮架的后端经前铰链与车架梁的前端相连;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支撑一端 与车架梁的前上端铰接,支撑体的槽中具有插头,插头的一端在弹簧作用下插入到车架梁 右上端的插槽中,此时支撑右端的撑钩插到前轮架的凹槽中。车架部件做成U形将前轮架、 后轮架以铰接方式链接在车架梁的二侧,使其能折叠,车架梁做成U形状目的是让该车折4叠成一个椭圆形箱体,让前、后轮将车架梁对扣在中间;又可以让拉手和伸缩杆隐藏在车架 梁U形内。车架部件还包括载物架,载物架包括载物架体,载物架体左端的销钩孔中具有插 销,后轮架上装有销钩,在弹簧作用下插销的头部插入到销钩的凹口中;在载物架体右端具 有叉架,叉架卡接到车架梁的叉架扣上。该载物架既可以载物,又是该车车架与后轮之间的 重要连接部分,构成车架、后轮、载物架三角形架结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鞍座部件,鞍座部件包括滑块、滑动销、鞍座架,定位扣、扭簧,滑块 装在鞍座架上的滑块槽内,滑块上具有滑动销,滑动销二端伸到滑块槽内壁上的销槽内,使 滑块可沿滑块槽滑动;定位扣与铰链与鞍座架连接,并处于扭簧作用下;当鞍座处在骑行 状态时,滑块后端下面被鞍座架后端下面的卡板挡住,滑块前端下面的定位台,被鞍座架前 端的在扭簧作用下的定位扣卡住。当该车折叠成椭圆形箱体时,鞍座坐落在该箱体上面,同 时又是该箱体上一个重要机关。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曲柄组件,曲柄组件包括套柄、滑杆、拉销、弹簧;套柄上具有滑动 套,滑杆套装在滑动套中,在滑杆上具有前、后二孔,前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滑杆的锥形孔的 中心线,后孔的中心线平行于滑杆的锥形孔的中心线;拉销装在套柄上,在弹簧作用下插入 到前孔或后孔中。采用两个曲柄可以相对伸缩、转动的结构,使脚蹬在收藏时,可竖直地藏 在前、后车轮的脸盆空间内,使折叠成箱时的厚度减少。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车支架,车支架包括支脚架、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一弹簧片、第二 弹簧片,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用齿轮轴装在支脚架上,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的端部各具有互 相啮合的齿轮,在第一弹簧片、第二弹簧片作用下,使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并拢;在第一支 脚、第二支脚的另一端具有凸挂。车支架下面的两个支脚,可以自动折叠合并,当该车折叠 成椭圆形箱体时,车支架是该车箱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该车箱体下面的支脚。本发 明还包括后轮,后轮装在后轮架上,后轮的截面为盆形,后轮架的截面为与后轮的截面相适 应的盆内侧的形状。通过盆形的截面,使后轮与后轮架减少宽度,从而在折叠藏入后,使折 叠成箱时的厚度减少。同样,前轮与前轮架之间的截面配合与后轮与后轮架相同。本专利技术还包括附件,该附件包括小轮盖、小轮、小轮轴、小轮架、弹簧、活销,在小 轮盖的槽中装有带小轮的小轮架,在小轮的侧面具有活销孔,在小轮架上装有用弹簧作用 的活销;当压下活销即可移动小轮架到另一孔处,以使小轮伸出或藏入。该附件还包括拉手、伸缩杆、插槽,伸缩杆插到车架梁内。该车折叠成一个椭圆形 箱体时,后轮罩是该车箱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轮罩上两个小轮是该车箱体的行走轮, 两个小轮可以拉出、藏入,同时又是该车箱体后端的支脚。用拉手、伸缩杆将带小轮的椭圆 形自行车箱体在地面上拖动行走。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箱式折叠自行车折叠容易,便于搬运,收存占地少;收存、携带 时,可折叠成箱形,在地面上用滚轮拖动,像行李箱那样行走,便于在公交车上或地铁上携市o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行车状态;图2同图1图示折叠过程;图3是图1折叠成箱后的状态;图4是图1中的中轴11结构放大剖视图;图5是图1中的曲柄15剖视图;图6是图5中的D向局部视图;图7是图5中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的车支架19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3中的链接扣17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1是图1中的B-B剖视图逆时针转至垂直位置,表示后轮14的安装结构;图12是图11中的皮带145与皮带飞轮320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中的皮带145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4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15是图3的后轮架3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7中F-F正前面组合结构剖视图,小轮1804未示出;图17是图3中小轮盖1802展开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中的车架梁1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的皮带轮127与小链轮123组合结构剖视图;图20是图18C反方向180°组合机构示意图;图21是图1中的支撑16放大组合结构剖视图;图22是图1中的支撑16放大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3是22中的插头放大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1中的前轮架2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1中的载物架4G-G放大剖视图;图26是图1中的载物架4E面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7是图1中的鞍座管5、升降管6和鞍座7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8是图27中的鞍座架706的H_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箱式可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把部件、位于车把部件下方的前转向部件、和位于前转向部件后方的车架部件,其特征是:车把部件包括左车把(10)、右车把(1009)和折叠组件,左车把、右车把分别装在折叠组件的两侧,折叠组件的下端与伸缩管(9)相连;折叠组件包括:链挂锁(1001)、铰链(1006)、盖板(907);链挂锁(1001)以其上的柱头孔(1008)套装在伸缩管(9)的顶端,经盖板(907)将链挂锁(1001)固定在伸缩管(9)的顶端;链挂锁(1001)二侧的扣槽(1002)、(1003)中装有铰链(1006),铰链(1006)包括用铰链轴(1005)铰接的截面为L形的二件铰链板(1006A),其中一件铰链板(1006A)的一端用销轴(1004)铰接在链挂锁(1001)一侧的扣槽(1003)中,另一铰链板(1006A)安放在另一扣槽(1002)中;在铰链板(1006A)的二侧各固定有右车把(1009)、左车把(10),在左车把(10)的孔中装有由弹簧(1015)作用的插销(1007),插销(1007)穿过另一铰链板(1006A)伸到伸缩管(9)顶端的插销孔(905)中,将所述的折叠组件固定在伸缩管(9)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虎
申请(专利权)人:刘金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