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带及其碰撞锁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6506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及其碰撞锁舌结构,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其中,所述碰撞锁舌结构包括:一导向框和一锁舌,所述锁舌连接在所述导向框的前端;设置在所述导向框的上、下边框之间、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其中,第二导向杆固设于所述导向框上,而第一导向杆能够在所述导向框的前边框和第二导向杆之间移动;一回力机构,连接在第一导向杆和所述导向框的前边框之间;其中,所述回力机构提供朝向前边框的回力作用,以使得第一导向杆的初始位置远离第二导向杆,而在外力克服所述回力机构的回力作用时,第一导向杆能够朝向第二导向杆移动直至与第二导向杆相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安全带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涉及ー种汽车、安全带及其碰撞锁舌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能给乘客提供保护作用,提供车辆的安全性能,已经成为当今汽车的必备构件。目前,最为常见的是三点式安全帯。三点式安全带包含一条横向的腹部安全带和一条斜跨胸带,覆盖了人体最结实的部位(盆骨和胸腔)。两条带子交汇并固定在座椅旁低处的接合点上,构成了端点指向地面的“ V”字几何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及其碰撞锁舌结构,提高安全带的安全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方案如下ー种安全带的碰撞锁舌结构,包括一导向框和ー锁舌,所述锁舌连接在所述导向框的前端;设置在所述导向框的上、下边框之间、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其中,第二导向杆固设于所述导向框上,而第一导向杆能够在所述导向框的前边框和第二导向杆之间移动;—回カ机构,连接在第一导向杆和所述导向框的前边框之间;其中,所述回カ机构提供朝向前边框的回力作用,以使得第一导向杆的初始位置远离第二导向杆,而在外力克服所述回カ机构的回力作用时,第一导向杆能够朝向第二导向杆移动直至与第二导向杆相贴合。优选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回カ机构为弹簧。优选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弹簧的数量为2个。优选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框的上、下边框中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滑轨中,且所述第一导向杆能够沿滑轨滑动,从而在所述导向框的前边框和第二导向杆之间移动。优选地,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两端各焊接有ー个导向环,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导向环套设在所述导向框的上、下边框上。优选地,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均呈ー圆柱体形。优选地,上述方案中,所述锁舌为用于与安全带插锁进行插锁作用的插头,且该插头呈回字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ー种安全带,包括安全带带体,还包括以上所述的安全带碰撞锁舌结构,其中,所述安全带带体从所述导向框的后端开始,从导向框的ー个侧面穿过前边框与第一导向杆之间的间隙,接着穿过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之间的间隙,进而穿过第二导向杆和导向框的后边框之间的间隙后,从导向框的另一个侧面穿出,以形成安全带带体与安全带碰撞锁舌结构之间的可移动的绕设连接;并且,在外力克服所述回カ机构的回力作用时,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趋于贴合,从而对穿设于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之间的安全带带体产生夹持作用,将安全带锁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座椅,还包括以上所述的安全帯。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安全带及其碰撞锁舌结构,由于该锁舌后面的导向框采用的是“目”字形结构,且第一导向杆可以根据安全带作用力的大小进行不同程度的移动,第二导向杆起到安全带导向 和在极限位置与第一导向杆共同作用对安全带进行锁死的功能,保证了乘员在受到碰撞时腹部安全带能够立即锁死,限制乘员腹部的移动,进而保护乘员的胸部,在C-NCAP测试过程中可以对假人的得分起到更好的提高作用。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加工,装配方便,易于操作,便于生产使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安全带的碰撞锁舌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安全带的碰撞锁舌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全带在碰撞锁舌结构上的绕设方式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全带在碰撞锁舌结构上的绕设方式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碰撞锁舌结构锁止安全带的原理示意图ー;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碰撞锁舌结构锁止安全带的原理示意图ニ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的伤害模拟的结果对比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为了在汽车碰撞过程中更好的保护乘员,防止汽车发生碰撞时引起乘员胸部受到更大的损伤,在腹部安全带在受到很大的カ时,如果腹部安全带能够锁死,保证腹部不向前滑动,从而可以抑制胸部的压缩量过大而导致乘员胸部损伤。然而,现有的安全带锁舌机构大都只是ー个简单的锁舌和安全带导环组成,安全带通过锁舌后面的导环穿入,进行拉伸移动,起不到碰撞锁止的作用,因此乘员在受到碰撞伤害时,腹部不能够很好的被限制住,导致乘员的胸部不能被更好地的得到保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提供了ー种碰撞锁舌结构,可以应用于安全带中,优选地可以应用于三点式安全带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碰撞锁舌结构,可以在碰撞过程中,当腹部安全带カ过大时,能够自动锁止腹部安全带,从而提供安全带的安全性倉^:。请參照图I至图2,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的碰撞锁舌结构的俯视图和侧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碰撞锁舌结构包括一导向框2和ー锁舌1,所述锁舌I连接在所述导向框2的前端。这里,所述锁舌I为用于与安全带插锁进行插锁作用的插头,且该插头为刚性结构,具体的可以呈一回字形;导向框2具体可以为一矩形边框。设置在所述导向框2的上边框22和下边框23之间、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32,其中,第二导向杆32固设于所述导向框2上,而第一导向杆31能够在所述导向框2的前边框21和第二导向杆32之间移动。一回カ机构,连接在第一导向杆31和所述导向框2的前边框21之间;其中,所述回カ机构提供朝向前边框21的回力作用,以使得第一导向杆31的初始位置远离第二导向杆32,而在外力克服所述回カ机构的回力作用时,第一导向杆31能够朝向第二导向杆32移动直至与第二导向杆32相贴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回カ机构能够提供一定的弾性作用力,具体可以采用弹簧、橡皮筋等部件。附图中所示均以弹簧为例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任何能够提供回力作用的结构均可以应用于本专利技术。 图I中,回力机构为两个弹簧41和42,该两个弹簧对称设置,将第一导向杆31与前边框21相连,从而使得第一导向杆31的初始位置与第二导向杆32具有一定的距离。第一导向杆31可以沿上、下轨道移动。具体的,可以在第一导向杆31的两端各焊接有ー个导向环33,第一导向杆31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导向环33套设在所述导向框的上、下边框上。图I中省略了该导向环,图2中给出了导向环33的连接关系示意图。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杆31和第二导向杆32均呈ー圆柱体形,可以具有相同大小。并且,以导向框的下表面为參考,第一导向杆31的中心轴的位置可以高于第二导向杆32的中心轴的位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杆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形成可移动的结构。例如,在所述导向框的上、下边框中设置滑轨,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滑轨中,因此所述第一导向杆可以沿滑轨滑动,从而在所述导向框的前边框和第二导向杆之间移动。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碰撞锁舌结构中,导向框和设置于其中的第一、第二导向杆整体呈一“目”字形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更改了现有技术中安全带锁舌后面的单向导向环结构,増加了两个导向杆,其中第一个导向杆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以克服回力机构的回力作用而朝向第二导向杆移动,并与第二导向杆相贴合。因此,可以对夹设在第一、第二导向杆之间的安全带5形成夹持作用,在外力足够大时,可以对安全带形成锁止作用。下面參考图3至图4,并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全带如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带的碰撞锁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向框和一锁舌,所述锁舌连接在所述导向框的前端;设置在所述导向框的上、下边框之间、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其中,第二导向杆固设于所述导向框上,而第一导向杆能够在所述导向框的前边框和第二导向杆之间移动;一回力机构,连接在第一导向杆和所述导向框的前边框之间;其中,所述回力机构提供朝向前边框的回力作用,以使得第一导向杆的初始位置远离第二导向杆,而在外力克服所述回力机构的回力作用时,第一导向杆能够朝向第二导向杆移动直至与第二导向杆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成陈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