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HMG-CoA抑制剂阿托伐他汀生物利用度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机制,筛选、评价和优化具有脾虚湿阻,痰饮内生,气机不畅,水肿胀满等证的高脂血症/冠心病中药复方,采用中药材苍术,虎杖,厚朴,泽泻,夏枯草和甘草制成提高阿托伐他汀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该药物能通过代谢性相互作用,提高HMG-CoA抑制剂阿托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避免HMG-CoA抑制剂阿托伐他汀的缺点,通过其生物利用度的增加而疗效增加,且药物稳定性好,安全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中药领域,涉及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提高HMG-CoA抑制剂(阿托伐他汀)生物利用度的中药复方药物。
技术介绍
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阻断胆固醇生物合成,从而具有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的作用。此外,该类药物还有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抗血栓、抗炎、促进冠脉内皮释放一氧化氮等作用,因而能够预防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有稳定斑块,减少冠脉事件的作用。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积极降脂可使不同血脂水平和不同人群获得显著临床效果,能显著减少致命或非致命心梗、心血管死亡、血管重建、脑卒中发病率,降低总死亡 率。目前,他汀类药物已成为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基础用药。有研究显示,如血脂水平降得更低一些,临床预后可能会更好一些。据美国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 ATP) III建议,高危患者的血脂水平应降至100mg/dl以下,极高危患者降至70mg/dl以下。然而,强化降脂也带来了安全性问题。大剂量他汀在减少主要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增加。单一使用他汀类药物,肌病发生率通常低于O. 04%,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更低。而1/2的不良反应是由于他汀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引起。因此,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已受到普遍关注。下式的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V),化学名为-2_(4_ 氟苯基)-bd- 二羟基-5-(1-甲基乙基)-3-苯基-4--I-氢-吡咯-I-庚酸钙三水合物,是第2代HMG-CoA (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Ο^ΧΧΛ:.cfb、 - F ....^_J2该抑制剂口服吸收后的水解产物在体内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使胆固醇合成减少,降低血清LDL含量。数年的临床使用结果证明,阿托伐他汀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广泛应用于临床。ATV 口服后吸收迅速,I 2h内血浆浓度达峰。因经肝内、肠道广泛首过效应。但药物代谢实验表明,口服IOmgATV后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仅为14%。ATV以其活性酸的钙盐口服给药,它的首步代谢主要是由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3A4代谢成邻-羟基-阿托伐他汀酸和对-羟基-阿托伐他汀酸(均是其活性成分)及其他氧化产物(包括母药在内的3个相对应的非活性内酯衍生物),这些代谢物的量都很少。活性成分与非活性内酯衍生物在体内可以互相转换并保持平衡,阿托伐他汀酸与其相对应的酯的血浆AUC比值约I. I I. 3。体外实验中,邻位和对位羟基化代谢物对HMG-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与ATV相当,对HMG-CoA还原酶的循环抑制活性约70%是由活性代谢产物产生。联合用药是当今最常见的临床治疗实践,极有效提高了临床的疗效和生存质量。然而联合用药能够通过抑制或诱导药物代谢酶(包括细胞色素P450家族酶系)形成药物的代谢性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DDI)。代谢性相互作用的后果是同时服用的药物的药效和安全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可以是巨大的一个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血浆和组织浓度可以是一个数量级或更高级的程度增加或减少,可能形成有毒和/或活性的代谢产物、或者使药物母体或这些代谢产物的暴露量(Exposure)增加。然而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可以是积极的,有益于临床治疗的,即“药物代谢性增效作用”。药物代谢性增效作用是指通过抑制代谢酶对某种药物的代谢,使得此药物代谢减 慢,从而使其血药浓度升高,生物利用度增加的过程。对于一些本身生物利用度较低的药物,通过抑制这些药物的代谢,可以使它们在安全的浓度下可以发挥更好、更持久的疗效。中医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得中药与西药在临床上联合非常普遍,因而中西药的相互作用也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中药无论其成分多么复杂,在体内起作用的物质基础仍然属于化合物范畴,在体内同样会面临着机体P450酶系对它的代谢。如何利用中药对药物代谢酶的作用,提高降血脂化学药的疗效和减轻毒副作用,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一个突破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阿托伐他汀生物利用度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能通过代谢性相互作用提高阿托伐他汀生物利用度的中药复方药物。本专利技术依据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机制,筛选、评价和优化具有脾虚湿阻,痰饮内生,气机不畅,水肿胀满等证的高脂血症/冠心病中药复方,采用中药材苍术,虎杖,厚朴,泽泻,夏枯草和甘草制成提高阿托伐他汀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该药物具有健脾燥湿,清热解毒,利水祛痰,行气散结功效,临床可用于治疗脾虚湿阻,痰饮内生,气机不畅,水肿胀满等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中药材,其中苍术为菊科苍术属Atractylodes Iancea的植物的根莖。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功效。主要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甓,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虎杖本品为寥科Polygonaceae 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味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之功效。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厚朴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grandis (L. ) 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性味苦;辛;性温。归脾经、胃经、大肠经。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之功效。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泽 与本品为 与科植物泽 与Rhizoma Alismatis的块圣。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之功。主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夏枯草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的嫩莖叶。性味辛、苦,寒。归肝、胆经。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甘草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豆科Leguminosae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 inf lata Bat.,或光果甘草G. glabra L.的根及根莖。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专利技术的提高阿托伐他汀生物利用度的药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苍术12%,虎杖16%,厚朴12%,泽泻12%,夏枯草,甘草8%。本专利技术中,各药味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本专利技术药物符合中医药理论,具有补肾益气、健脾活血解毒功效。而且没有“十八反”、“十九畏”配伍情况。本专利技术中,各药味全部采用中药饮片,各药味用量均不超出药典规定,而且采用煎剂给药。本专利技术的提高阿托伐他汀生物利用度的药物,可制成医学上可以接受的剂型,包括口服液、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本专利技术的提高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阿托伐他汀生物利用度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苍术12%,虎杖16%,厚朴12%,泽泻12%,夏枯草,甘草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肖龙,王英杰,沈智杰,胡卓汉,王白杨,毛玉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瑞德肝脏疾病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