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继发性痛经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515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继发性痛经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为当归30g、益母草30g,炒蒲黄15g,川芎10g,五灵脂15g,赤芍10g、桂枝10g,白术10g,茯苓10g,桃仁10g,红花10g,每次加水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8倍、6倍体积,水煎煮2次后,合并滤液,减压浓缩的水提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人在使用经前三剂止痛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对于治疗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盆腔炎等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具有明显疗效,特别是对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继发性痛经疗效达96.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
,涉及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继发性痛经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子宮内膜异位症(EMS),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宮内膜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侵润、周期性出血,引发疼痛、不孕及结节包块等。其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10-15%,且有明显上升趋势,成为一种多发病、疑难病。80%的EMS患者有明显的痛经和盆腔痛,50%合并不育,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EMS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雌激素分泌,创造ー个低雌激素的环境以达到抑制疾病发展的目的。治疗虽能缓解症状,但直接影响患者内分泌功能,还可影响骨质代谢,损伤肝功能,不宜长期服药,停药后复发率高。手术治疗方式分为根治性手术和保守性手木,由于 EMS多发于育龄女性,手术多采取后者,而报道保守性手术复发率高达57. 1%。即使是切除子宮的根治性手术也存在盆腔异位病灶难以彻底清除的问题,术后复发率也达24. 1%。为减少复发,目前手术切除病灶后多辅以西药GnRH-a、丹那唑等治疗,但许多患者因其价格或副作用而难以坚持。因此,EMS的治疗一直是妇科领域ー个棘手的难题。EMS发病机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继发性痛经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为当归30g、益母草30g,炒蒲黄15g,川芎10g,五灵脂15g,赤芍10g、桂枝10g,白术10g,茯苓10g,桃仁10g,红花10g每次加水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8倍、6倍体积,水煎煮2次后合并减压浓缩的水提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