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413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药技术领域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其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水蛭2.4~12.2、延胡索6.1~26.8、徐长卿6.1~30.5、川牛膝6.1~36.6、皂角刺6.1~24.4、五灵脂6.1~30.5、蒲黄6.1~24.4。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药配方,具有活血化淤、温宫散寒、消肿散结的功能,治疗冲任虚寒、肝肾不足、瘀热阻滞之痛经、月经不调。(*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的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肛门给药制剂,具体是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
技术介绍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发病率占适龄妇女的30%。育龄妇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临床表现为痛经,50%合并不孕。目前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异常,子宫缺血、缺氧、性激素周期性变化和子宫峡部神经丛的刺激等因素作用。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以及由生殖器炎症、子宫肌瘤等生殖器官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和原发性痛经,西医的临床用药常为消炎痛(25mg,1日3次口服)或乙酰水杨酸(0.3g,1日3次口服),应用1-2日或疼痛消失后停药。镇痛药物常伴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白细胞下降,并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因此副作用较大。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多采用激素类药物来缓解病症,以消除或缓解疼痛,但停药后复发率高(5年复发率50%)。中医认为“气滞、血瘀、寒凝”是痛经的基本病机,所以“理气活血、温宫散寒”是中医治疗痛经常用的方法。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体症,归属“痛经”、“徵瘕”范畴,为离经之血蕴积于下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液具有“浓、粘、聚”等特点,血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其特征在于,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水蛭2.4~12.2、延胡索6.1~26.8、徐长卿6.1~30.5、川牛膝6.1~36.6、皂角刺6.1~24.4、五灵脂6.1~30.5、蒲黄6.1~2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其特征在于,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水蛭2.4~12.2、延胡索6.1~26.8、徐长卿6.1~30.5、川牛膝6.1~36.6、皂角刺6.1~24.4、五灵脂6.1~30.5、蒲黄6.1~2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其特征是,对重量百分比进一步限定为水蛭6.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波陆涛沈琦彭崇胜王梦月倪建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