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铆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式自动铆接机械手及其 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飞机装配是飞机制造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飞机装配由于产品尺寸大、 形状复杂、零件以及连接件数量多,其劳动量占飞机制造总劳动量的一半左右 甚至更多。因此,飞机的装配质量直接决定飞机的最终质量、制造成本和周期。 在大型飞机装配过程中,特别是机身段对合中,对合部位蒙皮铆接的工作量很 大,使用自动化铆接代替人工铆接可以大大降低飞机制造成本,全面提高飞机 铆接质量。美国早在50年代初就已经在飞机铆接装配生产线上应用了自动铆接机。现 在世界各航空制造业发达的国家都己经广泛采用该项技术。目前民用飞机的机 铆率高达卯%以上,例如美国波音767机身的机铆率为97%。飞机装配中的自动铆接技术在我国航空制造业中起步较晚,在九十年代初 期才开始引进、应用该项技术。目前,仅有成飞、西飞、沈飞等几家航空制造 公司拥有开发、应用该技术的实力,而且在装配生产中也只是部分应用,使用 面还不是很广泛,铆接结构的机铆率仅为10%。目前我国的自动铆接技术水平 与国际航空制造先进水平差距十分悬殊。而且国外自动铆接设备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式自动铆接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周向驱动电机(1)、旋转支架(2)、伸缩气缸(3)、自适应工具头(4)、Y向驱动电机(5)、连接件(6)、万向轮(7)、小车(8)、线性导轨(9)、空心套筒(10)、控制器(11),小车(8)下设有连接件(6),小车(8)上设有线性导轨(9)和控制器(11),线性导轨(9)上设有空心套筒(10),并与Y向驱动电机(5)相连接,空心套筒(10)端部设有旋转支架(2),旋转支架(2)下端与空心套筒(10)端部连接处设有周向驱动电机(1),旋转支架(2)上端依次设有伸缩气缸(3)、自适应工具头(4)。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回转式自动铆接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周向驱动电机(1)、旋转支架(2)、伸缩气缸(3)、自适应工具头(4)、Y向驱动电机(5)、连接件(6)、万向轮(7)、小车(8)、线性导轨(9)、空心套筒(10)、控制器(11),小车(8)下设有连接件(6),小车(8)上设有线性导轨(9)和控制器(11),线性导轨(9)上设有空心套筒(10),并与Y向驱动电机(5)相连接,空心套筒(10)端部设有旋转支架(2),旋转支架(2)下端与空心套筒(10)端部连接处设有周向驱动电机(1),旋转支架(2)上端依次设有伸缩气缸(3)、自适应工具头(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自动铆接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 向驱动电机(1)与周向驱动蜗杆(12)相连,周向驱动蜗杆(12)与周向驱动蜗轮(13) 配合,实现旋转支架(2)的旋转运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自动铆接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 向驱动电机(5)与Y向驱动齿轮(15)相连,Y向驱动齿轮(15)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映林,贾叔仕,蒋君侠,李江雄,方强,王青,邱宝贵,郭志敏,黄鹏,盖宇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