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底盘驱动结构,该底盘驱动结构具有前轮和后轮两套独立的驱动系统,其中前轮采用燃油发动机或燃气发动机驱动;左、右后轮则分别由一套一体化单斜臂悬架-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一体化单斜臂悬架-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的单斜臂悬架摆臂与轮边减速器壳体及后轮电机壳体固联在一起,并通过弹性铰与车架相铰接,绕弹性铰轴线摆动,构成左、右轮单斜臂悬架导向机构;左、右后轮电机输出轴分别将动力传递给左、右轮边减速器动力输入端,经轮边减速器减速增扭后从轮边减速器动力输出端输出并独立驱动左、右后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比功率高、等效簧下质量轻、输出转矩大、爬坡加速性能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底盘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一般具有发动机和电机二种动力驱动装置,这二种动力通常经机电传动装置耦合后驱动车轮,为此需要专门开发机电传动耦合装置,比如,丰田普瑞斯混合动力汽车的行星齿轮式动力耦合装置,其机电耦合传动系统结构复杂、对专业技术开发水平要求很高。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进步,出现了由轮毂电机独立 驱动或减速式轮边独立驱动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特别是后者是将各驱动电机分别布置于驱动轮内或附近,并经由轮内或轮边减速器减速增扭后驱动车轮,构成所谓的减速式轮边独立电驱动系统。其特点是可省略机械差速器等传动装置,结构简洁、传动高效;各电驱动轮转矩独立可控,在整车操纵稳定性控制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动力电池技术的限制,目前纯电动汽车还存在造价高、续驶里程较短等问题,影响其普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底盘驱动结构,该结构具有前轮和后轮两套独立的驱动系统,其中前轮采用燃油发动机或燃气发动机驱动,左、右后轮分别采用一套一体化单斜臂悬架一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以充分发挥发动机和电机各自的能效和动力优势,兼顾动力性、节能减排和保障续驶里程的要求。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底盘驱动结构,该底盘驱动结构具有前轮和后轮两套独立的驱动系统,其中前轮采用燃油发动机或燃气发动机驱动;左、右后轮则分别由一套一体化单斜臂悬架一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所述一体化单斜臂悬架一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其单斜臂悬架摆臂与轮边减速器壳体及后轮电机壳体固联在一起,并通过弹性铰与车架相铰接,绕弹性铰轴线摆动,构成左、右轮单斜臂悬架导向机构;左、右后轮电机输出轴分别将动力传递给左、右轮边减速器动力输入端,经轮边减速器减速增扭后从轮边减速器动力输出端输出并独立驱动左、右后轮。通过电机与轮边减速器结构的合理布置,使左、右一体化单斜臂悬架一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的质心靠近单斜臂悬架弹性铰摆动轴线处,有效减小后驱动桥总成等效簧下质量的增加。本技术的优越功效在于后轮采用一体化单斜臂悬架一轮边减速式电驱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比功率高、等效簧下质量轻、输出转矩大、爬坡加速性能好等优点。同时,前轮采用发动机前置前驱结构,可以沿用传统汽车的动力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此类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开发成本。根据整车动力需求,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驱动控制模式,使发动机和左、右后轮电机均工作在高效区,并满足动力性、节能减排,以及保障续驶里程等综合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I一前轮;2—前轮驱动系统3—车架;4 一弹性铰;5—单斜臂悬架摆臂;6—后轮电机;7一轮边减速器;8—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底盘驱动结构,该底盘驱动结构具有前轮I和后轮8两套独立的驱动系统,其中前轮I采用燃油发动机或燃气发动机驱动;左、右后轮8则分别由一套一体化单斜臂悬架一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所述一体化单斜臂悬架一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其单斜臂悬架摆臂5与轮边减速器7壳体及后轮电机6壳体固联在一起,并通过弹性铰4与车架3相铰接,绕弹性铰4轴线摆动,构成左、右轮单斜臂悬架导向机构;左、右后轮电机6输出轴分别将动力传递给左、右轮边减速器7动力输入端,经轮边减速器7减速增扭后从轮边减速器7动力输出端输出并独立驱动左、右后轮8。通过电机6与轮边减速器7结构的合理布置,使左、右一体化单斜臂悬架一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的质心靠近单斜臂悬架弹性铰4摆动轴线处,有效减小后驱动桥总成等效簧下质量的增加。权利要求1.ー种四轮驱动混合动カ汽车的底盘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盘驱动结构具有前轮和后轮两套独立的驱动系统,其中前轮采用燃油发动机或燃气发动机驱动;左、右后轮则分别由ー套一体化单斜臂悬架ー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四轮驱动混合动カ汽车的底盘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单斜臂悬架ー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其单斜臂悬架摆臂与轮边减速器壳体及后轮电机壳体固联在一起,并通过弾性铰与车架相铰接,绕弹性铰轴线摆动,构成左、右轮单斜臂悬架导向机构;左、右后轮电机输出轴分别将动力传递给左、右轮边减速器动カ输入端,经轮边減速器减速增扭后从轮边减速器动カ输出端输出并独立驱动左、右后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底盘驱动结构,该底盘驱动结构具有前轮和后轮两套独立的驱动系统,其中前轮采用燃油发动机或燃气发动机驱动;左、右后轮则分别由一套一体化单斜臂悬架-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一体化单斜臂悬架-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的单斜臂悬架摆臂与轮边减速器壳体及后轮电机壳体固联在一起,并通过弹性铰与车架相铰接,绕弹性铰轴线摆动,构成左、右轮单斜臂悬架导向机构;左、右后轮电机输出轴分别将动力传递给左、右轮边减速器动力输入端,经轮边减速器减速增扭后从轮边减速器动力输出端输出并独立驱动左、右后轮。本技术的优点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比功率高、等效簧下质量轻、输出转矩大、爬坡加速性能好。文档编号B60G3/02GK202641342SQ20122021844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陈辛波, 余卓平, 钟再敏, 唐峰, 王辰 申请人:同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底盘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盘驱动结构具有前轮和后轮两套独立的驱动系统,其中前轮采用燃油发动机或燃气发动机驱动;左、右后轮则分别由一套一体化单斜臂悬架-轮边减速式电驱动总成独立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辛波,余卓平,钟再敏,唐峰,王辰,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