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基板以及外延基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584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延基板,其将硅基板作为基底基板,无裂纹且耐电压性优良。其在作为(111)取向的单晶硅的基底基板之上,以使(0001)结晶面与所述基底基板的基板面大致平行的方式形成有III族氮化物层组,其具有:缓冲层,其具备多个第一层叠单位,该第一层叠单位包括:组分调制层,其交替层叠由A1N构成的第一组分层和由AlxGa1-xN(0≤x<1)组分的III族氮化物构成的第二组分层而成;第一中间层,其由AlyGa1-yN(0≤y<1)组分的III族氮化物构成。当将第一组分层和第二组分层的层叠数分别设为n(n为2以上的自然数),且将从基底基板侧开始第i个第二组分层的x值设为x(i)时,如下:x(1)≥x(2)≥···≥x(n-1)≥x(n)且x(1)>x(n),且第二组分层相对于第一组分层呈共格状态,第一中间层相对于组分调制层呈共格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元件用的外延基板,尤其涉及使用III族氮化物构成的外延基板。
技术介绍
氮化物半导体由于具有直接迁移型的宽带隙(band gap)、高绝缘击穿电场以及高饱和电子速度,所以作为LED或LD等的发光器件,或HEMT(High Electron MobilityTransistor)等高频率/大功率的电子器件用半导体材料而受到关注。例如,将由AlGaN构成的阻挡层和由GaN构成的沟道层层叠而成的HEMT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元件是利用以下特征的元件根据氮化物材料特有的强极化效应(自发极化效应和压电极化效应)在层 叠界面(异质界面)上生成高浓度的二维电子气(2DEG)(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I)。作为在HEMT元件用外延基板中采用的基底基板,有时使用如SiC这样的组分与III族氮化物不同的单晶(异种单晶)。此时,通常应变超晶格层或低温生长缓冲层等的缓冲层作为初始生长层在基底基板之上形成。由此,在基底基板之上外延形成阻挡层、沟道层以及缓冲层,成为使用了由异种单晶构成的基底基板的HEMT元件用基板的最基本的构成方式。除此之外,为了促进二维电子气的空间上的封闭性,有时还在阻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好实人角谷茂明市村干也前原宗太田中光浩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