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管式PECVD氮化硅薄膜沉积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21舟片石墨舟的管式PECVD镀膜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管式PECVD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氮化硅薄膜沉积技术,采用氨气和硅烷作为等离子反应气体源,采用石墨舟片做为硅片的承载板和射频电极,常规的石墨舟由19片石墨舟片相间排列组装而成,产量较低,必须通过增加管式PECVD机台数来提高产量(一台捷佳创管式PECVD〈4管 > 售价约500万元),由此使得电池制造成本大幅度上升。因此,通过增加舟片,增加硅片的承载数量来提高产能,其成本要比增加炉管低很多;不过,增加舟片后,舟片外形上会变宽,而石英炉管的直径有限,不能适用变宽的石墨舟,给改造带来困难。为了保证整个舟的总宽度不变或变化不大,采取将舟片间的间距相应缩小来实现提闻广能的目的。目如19片石墨舟相对舟片之间的间距为11mm,也就是射频正负端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1mm,是行业内普遍采用的间距,镀膜均匀性也好;不过当间距进一步缩小时,会造成射频和等离子电场不稳定,氮化硅薄膜沉积效果随之变差,严重影响镀膜品质,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式PECVD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1)石英炉管内放入21片石墨舟,石墨舟片间距为10mm;(2)抽真空,石英炉管压力小于50mTorr;(3)检漏,漏率低于40mTorr/min?;(4)清洁表面:石墨舟及硅片表面用等离子清洗4min?5min;?(5)预沉积:利用低流量氨气和硅烷在硅片表面形成极薄的氮化硅薄膜,为氮化硅薄膜的生长做准备;????(6)氮化硅薄膜沉积:沉积过程中,射频功率:7500~9000w,氨气流量:7000~8500sccm,硅烷流量:600~800sccm,射频(RF)开关比为4/72,炉管压力1600~1800mTorr。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瑞卿,王海超,王昭,赵辉,黄登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