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板折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427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板折弯机,包括拱形支架、设置在拱门内的基座、上冲压装置和冲压模具,所述上冲压装置固定在拱形支架上,所述冲压模具为多角度模具,包括上冲压头模具和下成型槽模具,所述上冲压头模具安装在上冲压装置的下端并由上冲压装置带动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所述下成型槽模具与基座活动连接,下成型槽模具的成型槽与上冲压头模具的冲压头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采用多角度模具,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实现不同角度的冲压,同时上冲压头模具与上冲压装置活动连接,成型槽模具与基座活动连接,使得模具可以方便拆装和更换,大大减少了购买多台折弯机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板结构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造船行业的金属板折弯机
技术介绍
造船过程中,经常要对金属板进行弯折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专用折弯机来完成。折弯机分为手动折弯机、液压折弯机和数控折弯机,手动折弯机又分为机械手动折弯机和电动手动折弯机,液压折弯机按同步方式又可分为扭轴同步、机液同步,和电液同步,液压折弯机按运动方式又可分为上动式、下动式。折弯机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皮带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但是市面上的折弯机为了实现连续生产,所采用的模具都是与机身一体固定,需要进行不同角度折弯时,需要有其他机台来进行,对企业来讲,成本就高出许多,也会影响造船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模具不能更换的弊病,提供一种更换冲压模具的金属板折弯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板折弯机,包括拱形支架、设置在拱门内的基座、上冲压装置和冲压模具,所述上冲压装置固定在拱形支架上,所述冲压模具为多角度模具,包括上冲压头模具和下成型槽模具,所述上冲压头模具安装在上冲压装置的下端并由上冲压装置带动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所述下成型槽模具与基座活动连接,下成型槽模具的成型槽与上冲压头模具的冲压头相对应。为了实现压力平衡以及上冲压头模具快速拆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冲压装置为双液压装置,分别固定在拱形支架上的两侧,所述上冲压装置的下端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插销孔,所述上冲压头模具的上端设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与插接槽相适配并在插销孔处对应开设有通孔,通过插销穿过插销孔和通孔将上冲压头模具固定在上冲压装置。为了防止冲压行程过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上冲压头模具的插接板两端和下成型槽模具的成型槽相接触的部件都装有限位柱。其中,所述上冲压头模具为弯头模、刀形模、90°、60°、45°、30°、1 形、圆柱形、折弯压力形、U型或折弯压印模。为了使冲压之后,上冲压装置快速恢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自动抬升装置,所述自动抬升装置一端连接基座,另一端连接上冲压装置的两端。其中,所述自动抬升装置为两个自动抬升弹簧,分别设置上冲压装置的两端,一端连接基座一端连接上冲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采用多角度模具,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实现不同角度的冲压,同时上冲压头模具与上冲压装置活动连接,成型槽模具与基座活动连接,使得模具可以方便拆装和更换,大大减少了购买多台折弯机的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金属板折弯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 :拱形支架;2 :基座;3 :上冲压装直; 41 :上冲压头模具;42 :下成型槽模具。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金属板折弯机的实施例包括拱形支架I、基座2、上冲压装置3和冲压模具,拱形支架I形成一定的操作空间,在拱门内设置基座2,基座2上有一水平的放置台面,所述上冲压装置3有为双液压装置,根据机台大小也可以是单液压装置或者多个液压装置,采用双液压装置进行冲压时,两边作用力比较均衡,冲压角度误差小,双液压装置分别固定在拱形支架I上的两侧,所述冲压模具为多角度模具,包括上冲压头模具41和下成型槽模具42,所述上冲压头模具41安装在上冲压装置3的下端并由上冲压装置3带动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改安装方式可以为传统的电磁力吸附或者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下成型槽模具42与基座2活动连接,即可以直接下成型槽模具42放置的基座2的台面上,然后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2上,或者在外置两旁设置夹持装置将其固定,并且将下成型槽模具42的成型槽与上冲压头模具41的冲压头相对应。进行冲压时,安装金属板需要弯折角度的设计,在上冲压装置3上装载上冲压头模具41,并将对应的下成型槽模具42放置在基座2的台面上进行固定,放置需要进行弯折的金属板在下成型槽模具42上端,启动液压装置,上冲压头模具41由上冲压装置3带动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完成后,再由液压装置作用回复到起始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采用多角度模具,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实现不同角度的冲压,同时上冲压头模具41与上冲压装置3活动连接,成型槽模具与基座2活动连接,使得模具可以方便拆装和更换,大大减少了购买多台折弯机的成本。在本实施例中,上冲压装置3和上冲压头模具41的连接关系可以通过下述方式进行,所述上冲压装置3的下端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插销孔,所述上冲压头模具41的上端设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与插接槽相适配并在插销孔处对应开设有通孔,进行上冲压头模具41装载时,将上冲压头模具41上端的插接板插入上冲压装置3下端的插接槽,对好位置后,使用插销穿过插销孔和通孔将上冲压头模具41固定在上冲压装置3,其中,所述上冲压头模具41为弯头模、刀形模、90°、60°、45°、30°、1 形、圆柱形、折弯压力形、U型或折弯压印模。采用该连接方式,可以快速方便的对上冲压头模具41进行拆装。为了防止冲压行程过长,所述的上冲压头模具41的插接板两端和下成型槽模具42的成型槽相接触的部件都装有限位柱。为了使冲压之后,上冲压装置3快速恢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自动抬升装置,所述自动抬升装置一端连接基座2,另一端连接上冲压装置3的两端。其中,所述自动抬升装置为两个自动抬升弹簧,分别 设置上冲压装置3的两端,一端连接基座2 —端连接上冲压装置3。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板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支架、设置在拱门内的基座、上冲压装置和冲压模具,所述上冲压装置固定在拱形支架上,所述冲压模具为多角度模具,包括上冲压头模具和下成型槽模具,所述上冲压头模具安装在上冲压装置的下端并由上冲压装置带动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所述下成型槽模具与基座活动连接,下成型槽模具的成型槽与上冲压头模具的冲压头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属板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压装置为双液压装置,分别固定在拱形支架上的两侧,所述上冲压装置的下端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插销孔,所述上冲压头模具的上端设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与插接槽相适配并在插销孔处对应开设有通孔,通过插销穿过插销孔和通孔将上冲压头模具固定在上冲压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金属板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冲压头模具的插接板两端和下成型槽模具的成型槽相接触的部件都装有限位柱。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属板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压头模具为弯头模、刀形模、90°、60°、45°、30°、1 形、圆柱形、折弯压力形、U型或折弯压印模。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属板折弯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自动抬升装置,所述自动抬升装置一端连接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板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支架、设置在拱门内的基座、上冲压装置和冲压模具,所述上冲压装置固定在拱形支架上,所述冲压模具为多角度模具,包括上冲压头模具和下成型槽模具,所述上冲压头模具安装在上冲压装置的下端并由上冲压装置带动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所述下成型槽模具与基座活动连接,下成型槽模具的成型槽与上冲压头模具的冲压头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华海船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