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机盖吊运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2292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需工人手扶机盖进行翻平操作就能将车身机盖水平翻转的吊运夹具,克服了现有车身机盖吊运夹具操作不便且具有危险性的不足。所述的一种车身机盖吊运夹具,包括立柱,所述的立柱顶端设有吊运头,所述的立柱上设有主调框架,所述的主调框架上设有若干吸盘,所述的主调框架上设有竖杆,所述的立柱上设有可伸缩装置,所述的竖杆的下端与可伸缩装置的下端相连,所述的可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水平面成60度角,所述的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端位于可伸缩装置的下方,所述的竖杆下端设有一端与竖杆固联的连接体,所述的连接体另一端与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端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以往车身机盖吊运夹具所适用的场合,具有无需工人手扶机盖进行翻平操作就能将车身机盖水平翻转、能辅助控制吊运方向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车身机盖吊运夹具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生产中,将车身机盖焊装至白车身上是必不可少的过程,由于车身机盖水平面积较大,通常采用夹具将其竖直固定,然后用气动葫芦等吊具将夹具连同车身机盖吊至须焊装处,然后工人扶住车身机盖将其翻平放置于白 车身上对应位置,最后卸下夹具进行焊装。然而,车身机盖本身的体积、水平面积均较大,工人手动将其翻平十分不便且由于翻平过程中没有其他的支撑及保护,若是不小心脱手落下易造成安全事故,具有危险性。中国专利公开号CN2609709Y,公开日2004年4月7日,技术的名称为夹具,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夹具,其设有拉杆、紧固套、定位销、夹具体、锥体、刻度盘、销轴、定位柱、夹爪、弹簧和紧固件,拉杆设于紧固套的顶部,弹簧设于拉杆上部,紧固套的下部由定位销与夹具体的上部连接,锥体设于紧固套与夹具体内,刻度盘设于夹具体上,定位柱位于夹具体轴向方向对工件进行定位,夹爪至少设2只,夹爪设于夹具体下部并与夹具体连接。该技术不足之处仍是若将此类夹具结构用于车身机盖的吊运,在吊运到位之后工人需手动扶住车身机盖将其翻平放置于白车身上对应位置,操作不便且具有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车身机盖吊运夹具在将车身机盖吊运到位后工人需手动扶住车身机盖将其翻平放置于白车身上对应位置,操作不便且具有危险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需工人手扶机盖进行翻平操作就能将车身机盖水平翻转的吊运夹具。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身机盖吊运夹具,包括立柱,所述的立柱顶端设有吊运头,所述的立柱上设有主调框架,所述的主调框架上设有若干吸盘,所述的主调框架上设有竖杆,所述的立柱上设有可伸缩装置,所述的竖杆的下端与可伸缩装置的下端相连,所述的可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水平面成30至80度角,所述的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端位于可伸缩装置的下方,所述的竖杆下端设有一端与竖杆固联的连接体,所述的连接体另一端与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端铰接。吊运头用于与吊具相连来对车身机盖进行吊运,主调框架上的吸盘用于吸住车身机盖的上表面。当吊具吊着本技术连通车身机盖到位后,调节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端缩短,由于其伸缩端与竖杆下端相连,且可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水平面成30至80度角,因此通过竖杆、主调框架、吸盘带动了被吊运到位的车身机盖向着水平面翻转,待翻转到位后,下调吊具的吊物高度使车身机盖落至安装处即可。作为优选,所述的主调框架包括与立柱相连的第一横梁,所述的第一横梁的下方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的第一横梁的两端与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竖梁、第二竖梁相连,所述的吸盘位于第一竖梁、第二竖梁的端部。两个横梁、两个竖梁形成了一个矩形框架,四个位于边角的吸盘可充分的吸住车身机盖。作为优选,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包括气缸、控制气缸充放气的气控箱,所述的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端是气缸的活塞杆。可利用气缸的充放气来带达到活塞杆的伸缩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主调框架上设有中间把手,所述的中间把手的最高端高于第一横梁。在装夹车身机盖时,车身机盖处于地面上,位置较低,可握住中间把手,利用吸盘来吸住车身机盖。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竖梁上设有与第一竖梁转动连接的操作把手,所述的第二竖梁上设有与第二竖梁转动连接的操作把手。在车身机盖的吊运过程中,可握住操作把手来转动、推动以起到辅助调节吊运方向的效果,使车身机盖能顺利吊运到位。作为优选,所述的主调框架下部设有辅助托架,所述的辅助托架上设有防脱头。辅助托架和防脱头可托住竖直的车身机盖的下端,进一步保证吊运过程中车身机盖不会松脱滑落。作为优选,所述的吊运头是一个法兰盘,所述的法兰盘与立柱固定连接。法兰盘可与各种吊具通过螺栓、钢丝绳、链条等连接,保证了连接方式的多样性,使本技术适于多种吊具。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具有翻转机构,无需工人手扶机盖进行翻平操作就能将车身机盖水平翻转;(2)具有操作把手,能辅助控制吊运方向。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立柱I、吊运头2、主调框架3、吸盘4、气缸5、连接体6、中间把手7、操作把手8、辅助托架9、防脱头10、气控箱11、竖杆12、车身机盖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图2所示的一种车身机盖吊运夹具,包括立柱1,所述的立柱I顶端设有吊运头2,所述的立柱I上设有主调框架3,所述的主调框架3上设有若干吸盘4,所述的主调框架3上设有竖杆12,所述的立柱I上设有可伸缩装置,所述的竖杆12的下端与可伸缩装置的下端相连,所述的可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水平面成60度角,所述的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端位于可伸缩装置的下方,所述的竖杆12下端设有一端与竖杆12固联的连接体6,所述的连接体6另一端与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端铰接。吊运头2用于与吊具相连来对车身机盖13进行吊运,主调框架3上的吸盘4用于吸住车身机盖13的上表面。所述的主调框架3包括与立柱I相连的第一横梁,所述的第一横梁的下方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的第一横梁的两端与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竖梁、第二竖梁相连,所述的吸盘4位于第一竖梁、第二竖梁的端部。两个横梁、两个竖梁形成了一个矩形框架,四个位于边角的吸盘4可充分的吸住车身机盖13。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包括气缸5、控制气缸5充放气的气控箱11,所述的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端是气缸5的活塞杆。可利用气缸5的充放气来带达到活塞杆的伸缩的效果。所述的主调框架3上设有中间把手7,所述的中间把手7的最高端高于第一横梁。在装夹车身机盖13时,车身机盖13处于地面上,位置较低,可握住中间把手7,利用吸盘4来吸住车身机盖13。所述的第一竖梁上设有与第一竖梁转动连接的操作把手8,所述的第二竖梁上设有与第二竖梁转动连接的操作把手8。在车身机盖13的吊运过程中,可握住操作把手8来转动、推动以起到辅助调节吊运方向的效果,使车身机盖13能顺利吊运到位。所述的主调框架3下部设有辅助托架9,所述的辅助托架9上设有防脱头10。辅助托架9和防脱头10可托住竖直的车身机盖13的下端,进一步保证吊运过程中车身机盖13不会松脱滑落。所述的吊运头2是一个法兰盘,所述的法兰盘与立柱I固定连接。法兰盘可与各种吊具通过螺栓、钢丝绳、链条等连接,保证了连接方式的多样性,使本技术适于多种吊具。当使用本技术时,手持中间把手7,将四个吸盘4贴在车身机盖13上表面并吸住车身机盖13,将车身机盖13立起,将吊具与立柱I上的连接头连接,利用吊具将车身机盖13吊运至安装处,在吊运过程中操作人员可操作操作把手8进行辅助控制方向和辅助吊运。利用气控箱11使气缸5活塞杆收缩,由于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水平面成60度角且活塞杆与竖杆12下端连接,又由于竖杆12下端与主控框架下端相连,因此活塞杆的收缩带动了车身机盖13的水平翻转,翻转完成后吸盘4处于上方,此时取下本技术即可进行 车身机盖13的位置调整并进行焊装。权利要求1.一种车身机盖吊运夹具,其特征是,包括立柱(I),所述的立柱(I)顶端设有吊运头(2),所述的立柱(I)上设有主调框架(3),所述的主调框架(3)上设有若干吸盘(4),所述的主调框架(3)上设有竖杆(12),所述的立柱(I)上设有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机盖吊运夹具,其特征是,包括立柱(1),所述的立柱(1)顶端设有吊运头(2),所述的立柱(1)上设有主调框架(3),所述的主调框架(3)上设有若干吸盘(4),所述的主调框架(3)上设有竖杆(12),所述的立柱(1)上设有可伸缩装置,所述的竖杆(12)的下端与可伸缩装置的下端相连,所述的可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水平面成30至80度角,所述的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端位于可伸缩装置的下方,所述的竖杆(12)下端设有一端与竖杆(12)固联的连接体(6),所述的连接体(6)另一端与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端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国营王德胜高峰李国光吴立波王魁程文安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