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政操专利>正文

脚控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5533 阅读:4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脚控电动车,包括底板、前车轮和后车轮,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前车座;特征在于:前车轮上设置有支承轴,支承轴的两端固定于U形支架上,U形支架通过连接轴连接有转向控制板,连接轴通过轴承转动地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转向控制板上设置有与使用者的脚部相配合的转向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脚对电动车行驾驶,便于成年人、儿童、手臂残疾人驾驶;且使得手臂“解放”了出来;具有很高的娱乐性,适用人群广,能被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少年所接受,此外,电车的零部件基本都能在市场上直接购买,能很快实现量产。电车用途很广,可作为普通电车使用,还可以作为观光车,老年代步车,少儿玩具车等,在车周围加上防护气囊后便可以做为碰碰车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控电动车,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脚部控制行驶方向并可使驾驶者手臂得到一定“解放”的脚控电动车。
技术介绍
随着非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各国、各个行业都在采用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来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电车作为代替燃油、燃气车的有效形式,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电动二轮车、三轮车均采用手把掌控驾驶方向;在行驶的过程中,不仅束缚了驾驶者的双手,使其得不到解放,而且还不适合手、手臂残疾的人使用。究其原因,这是因为目前还没有出现一种驱动结构,适于驾驶者采用双脚或单脚来掌控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采用脚部控制行驶方向并可使驾驶者手臂得到一定“解放”的脚控电动车。本技术的脚控电动车,包括起支撑作用的底板以及与底板相固定的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前车座;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前车轮上设置有支承轴,支承轴的两端固定于U形支架上,U形支架通过连接轴连接有转向控制板,连接轴通过轴承转动地设置在底板上;所述转向控制板上设置有与使用者的脚部相配合的转向空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驱使电动车运行的动力装置、传动结构和控制电路。底板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控电动车,包括起支撑作用的底板(1)以及与底板相固定的前车轮(3)和后车轮(2),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前车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前轮上设置有支承轴(12),支承轴的两端固定于U形支架(11)上,U形支架通过连接轴(13)连接有转向控制板(6),连接轴通过轴承(10)转动地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转向控制板上设置有与使用者的脚部相配合的转向空腔(9);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驱使电动车运行的动力装置、传动结构和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控电动车,包括起支撑作用的底板(I)以及与底板相固定的前车轮(3)和后车轮(2),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前车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前轮上设置有支承轴(12),支承轴的两端固定于U形支架(11)上,U形支架通过连接轴(13)连接有转向控制板(6),连接轴通过轴承(10)转动地设置在底板(I)上;所述转向控制板上设置有与使用者的脚部相配合的转向空腔(9);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驱使电动车运行的动力装置、传动结构和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控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上还设置有后车座(5),后车座和前车座(4)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使用者用的支撑臂(8);所述后车座为折叠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脚控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控电动车为四轮或三轮形式,在采用四轮情形时,后驱轴上设置有差速器;所述U形支架(11)或连接轴(13)上设置有减震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脚控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提供电能的蓄电池(14)以及输出动力的直流电机(1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政操
申请(专利权)人:杨政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