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9148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主要涉及交通领域。乘坐两轮车,尤其是电动自行车时,后座横截面形状通常为前后方向较长的矩形。而后座的人往往面朝前方乘坐,故座位就显得很窄,屁股局部受力造成压力过大很不舒服,乘坐时间较长时更难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软垫1与座板2横截面由原来前后方向较长的形状变成了左右方向较长的形状。乘坐时(即旋转90°的工作状态),由于左右“变宽”,屁股整体受力,压力均衡,乘坐舒适且更符合人机工程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主要涉及交通领域。
技术介绍
乘坐两轮车,尤其是具有后座的电动自行车时,后座横截面形状通常为前后方向较长的矩形而左右方向较窄,这样便于整车的结构设计和整体美观。由于后座固定在整车上,后座的人往往面朝行驶前方乘坐,故座位就显得很窄,屁股局部受力造成压力过大很不舒服,乘坐时间较长时更难受,甚至引起局部发麻,影响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该装置包括软垫1、座板2、车架3、车架底板4及旋转机构,软垫1与座板2固定连接,车架底板4与车架3固定连接。旋转机构一端相对固定在车架底板4上,另一端相对固定在座板2上,软垫1与座板2可以通过旋转机构相对于车架3与车架底板4水平旋转。相对固定即为可以定位却不限制轴向及周向移动。软垫1与座板2可以相对于车架3与车架底板4水平旋转一个角度,例如90°。这样,软垫1与座板2横截面由原来前后方向较长的形状变成了左右方向较长的形状。乘坐时(即旋转90°的工作状态),由于左右“变宽”,屁股整体受力,压力均衡,乘坐舒适且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当不使用座板2时(即初始状态),可以方便的旋转收回变成前后方向较长的姿态。该装置后座还可以具有靠背,靠背固定在车架上,旋转式后座椅装置乘坐时并不影响靠背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图2、图3、图4、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3为俯视图,图4为座板2的俯视图。图6、图7、图8、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9为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2,一种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该装置包括软垫1、座板2、车架3、车架底板4及旋转机构,软垫1与座板2固定连接,车架底板4与车架3固定连接。旋转机构一端相对固定在车架底板4上,另一端相对固定在座板2上,软垫1与座板2可以通过旋转机构相对于车架3与车架底板4水平旋转。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5、挡圈6、弹簧7,旋转轴5上部穿过座板2的开孔,下部穿过车架底板4的开孔。底板2上部具有与旋转轴5顶部配合的沉台,这样避免了旋转轴5顶部凸出而影响软垫1与底板2的配合。挡圈6与旋转轴5下部卡槽配合,对弹簧7进行轴向限位,弹簧7套在旋转轴5上。在弹簧7的作用下,旋转轴5对座板2始终存在向下的正压力,保证座板2贴合在车架3上。如图4,座板2底部具有水平和竖直的开槽各两条。如图2、3的初始位置,座板2底部的水平槽卡在车架3的左右钢梁上,以便对座板2进行定位。使用时,提起软垫1与座板2旋转90°后放下,这样底板2底部的竖槽卡在车架的左右钢梁上。这种定位受力合理,乘坐时稳当。同理,底板2底部还可具有不同角度的开槽,例如在较长的长轴方向与车辆的行驶方向的夹角为15°至40°间的两条开槽。在此角度旋转固定,可避免后部乘员正向乘坐时(身体朝向行驶正前方)由于前方乘员遮挡视线不便观察街景的情况。显然,为保证旋转所需的活动空间,软垫1与座板2的提起距离要大于座板2的陷入距离即座板2底部的槽卡入车架3钢梁的深度。第二实施例如图7、图8,一种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该装置包括软垫1、座板2、车架3、车架底板4及旋转机构,软垫1与座板2固定连接,车架底板4与车架3固定连接。旋转机构一端相对固定在车架底板4上,另一端相对固定在座板2上,软垫1与座板2可以通过旋转机构相对于车架3与车架底板4水平旋转。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5、挡圈6、弹簧7,旋转轴5上部穿过座板的开孔,下部穿过车架底板4的开孔。挡圈6与旋转轴5配合,对弹簧7进行轴向限位,弹簧7套在旋转轴5上。在弹簧7的作用下,旋转轴5对座板2始终存在向下的正压力,保证座板2贴合在车架3上。该装置还具有定位及缓冲机构,定位及缓冲机构包括定位轴8和缓冲机构9。缓冲机构9最好是缓冲弹簧,定位轴8上部与座板2固定连接,中部穿过缓冲弹簧,下部插入车架钢梁相应的孔中起到定位的作用。如图9,定位及缓冲机构共有四组,相对于座板2呈正方形居中布置;这样,软垫1与座板2及定位轴8旋转90°后仍可以插入车架钢梁的孔中。增加缓冲机构9可减少冲击,进一步提高乘坐舒适性。车架3的钢梁为方管结构,这样,与缓冲机构配合时受力更合理。使用时,提起软垫1与座板2绕旋转轴5旋转90°后放下,这时,底板2底部的定位轴8下部插入车架3钢梁相应的孔中。为保证旋转时缓冲弹簧不会随意跑位,缓冲弹簧上端固定在座板2上。缓冲机构9也可以是液压机构来起到缓冲的作用。显然,软垫1与座板2、定位轴8提起时,软垫1与座板2的提起距离要大于定位轴8的陷入距离即定位轴8下端面至车架3钢梁的上端面的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该装置包括软垫(1)、座板(2)、车架(3)、车架底板(4),软垫(1)与座板(2)固定连接,车架底板(4)与车架(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一端相对固定在车架底板(4)上,另一端相对固定在座板(2)上,软垫(1)与座板(2)可以通过旋转机构相对于车架(3)与车架底板(4)水平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该装置包括软垫(1)、座板(2)、车架(3)、车架底板(4),软垫(1)与座板(2)固定连接,车架底板(4)与车架(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一端相对固定在车架底板(4)上,另一端相对固定在座板(2)上,软垫(1)与座板(2)可以通过旋转机构相对于车架(3)与车架底板(4)水平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5)、挡圈(6)、弹簧(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1)与座板(2)相对于车架(3)与车架底板(4)水平旋转9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轮车旋转式后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2)底部具有水平和竖直的开槽各两条。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恺赵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效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