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气体发生器收口装置,大上垫板上依次固定连接中上垫板和小上垫板;大下垫板上依次固定连接中下垫板和小下垫板,小下垫板上固定有可定位气体发生器的治具,上压模上开设有夹角分别为45°、90°、150°的圆锥台状的第一、二、三收容腔,第一、二、三收容腔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上压模可滑动地固定在小上垫板上,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在小上垫板或中上垫板上的压力缸的活塞杆上;上压模的第一、二、三收容腔在该压力缸的驱动下可分别与定位在治具上的气体发生器口部位置对应。因此,不需更换上压模就可对气体发生器实现三次收口成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收 口装置。
技术介绍
气体发生器是汽车安全气囊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其主要结构是由 金属外壳和火药组成,在组装时火药装进金属壳体后需要对壳体进行收口加 工。因此,在气体发生器加工过程中,其中的收口加工是一项关键也很危险 的工序,当温度或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火药就会爆炸。气体发生器的收口加 工一般在液压机上进行,在液压机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大上垫板,在该大上垫板依次固定中上垫板和小上垫板,该小上垫板上固定上压模;在液压机的工 作台上固定有大下垫板,该大下垫板上依次固定中下垫板和小下垫板,该小 下垫板固定有可定位气体发生器的治具。为了达到良好的收口成型效果,先 后用具有夹角为150 ° 、 90° 、 45°圆锥台状收容腔的上压模,经过三次收 口成型。现有的三个角度的上压模是相互独立,在收口过程中,三个不同上 压模是靠工人不停的更换,生产效率低;然后还要校正,如果放置出现偏 差,上压模压下后,气体发生器将报废甚至爆炸,并且工人在工作时不能与 气体发生器完全隔开,工人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不需更换上压模就可对气体发生器实现 三次收口成型的气体发生器收口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一种气体发生器收口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液压机的活塞杆 上的大上垫板、上压模和固定连接在液压机的工作台上的大下垫板;该大上 垫板上依次固定连接中上垫板和小上垫板;该大下垫板上依次固定连接中下 垫板和小下垫板,该小下垫板上固定有可定位气体发生器的治具,其中,所 述上压模上开设有夹角分别为45。 、 90° 、 150 °的圆锥台状的第一、二、三收容腔,该第一、二、三收容腔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该上压模可滑动 地固定在所述小上垫板上,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在该小上垫板或该中上垫 板上的压力缸的活塞杆上;该上压模的第一、二、三收容腔在该压力缸的驱 动下可分别与定位在所述治具上的气体发生器口部位置对应。 在上述基础中,其中所述小上垫板上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上压模上开设有与该导轨相应的 滑槽,该滑糟与所述第一、二、三收容腔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平行。 所述导轨的横截面呈T字型。所述压力缸上设有第一、二、三磁感应开关,该第-- 、 二、三磁感应开 关可分别使ff述压力缸的活塞杆伸縮和停止,以使该第一、二、三收容腔分 别与定位,述治具上的气体发生器口部位置对应。其还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和与该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的光电感应开关;所 述第一、二、三磁感应开关与该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该光电感应开关设置 在所述治具的一侧,可编程控制器根据该光电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上压模冲 压气体发生器口部和回位的信号分别控制该第一、二、三磁感应开关的导通 和断开。所述可編程控制器根据所述光电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上压模冲压气体发 生器口部的信号控制液压机的活塞杆停止伸出及回位;且该可编程控制器根 据所述第一、二、三磁感应开关断开的信号控制液压机的活塞杆伸出。所述小下垫板上固定有限位柱,该限位柱的高度使所述上压模冲压气体 发生器口部的压力不超过安全压力。在液压机与人接触的一面安装有一推拉门,当液压机工作时该推拉门拉 上,更换JH牛时可推开该推拉门。所述治具的底部设有永久磁铁。本实甩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一种气体发生器收口装 置,由于在上压模上开设有夹角分别为45。 、 90° 、 150 °的圆锥台状的第 一、二、三收容腔,第一、二、三收容腔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上压模可 滑动地固定在小上垫板上,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在该小上垫板或该中上垫 板上的压力缸的活塞杆上;该上压模的第一、二、三收容腔在该压力缸的驱 动下可分别与定位在所述治具上的气体发生器口部位置对应。因此,不需更 换上压模就可对气体发生器实现三次收口成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气体发生器收口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卖用新型一种气体发生器收口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气体发生器收口装置的的导轨的左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本技术一种气体发生器收口装置,包括大上垫板8、 中上垫板9、小上垫板IO、导轨ll、上压模12、压力缸5、第一、二、三磁 感应开关51、 52、 53、限位柱4、治具13、小下垫板3 、中下垫板2和大下 垫板l 。大上,8画定连接在液压机的活塞杆上,液压机采用普通50T四柱液 压机。中±垫板9和小上垫板10依次固定连接在该大上垫板8;该小上垫板 10上固定^^有导轨11,如图4所示,该导轨11的横截面呈T字型。如图2 和图3所示,上压模12上开设有与该T字型的导轨ll相应的T字型滑槽20, 该上压模12可滑动地连接在该T字型的导轨ll上;上压模12的一端开设有连 接螺孔25;该上压椟上开设有夹角分别为45。 、 90° 、 150 °的圆锥台状的 第一、二、三收容腔21、 22、 23,该第一、二、三收容腔21、 22、 23的中心 线在同一平面上;该滑槽20与第一、二、三收容腔21、 22、 23的中心线所在 的平面平行在进行对气体发生器的收口加工时,先是夹角为150°的第三 收容腔23冲压气体发生器的口部,然后用夹角为90°的第二收容腔22进一步 冲压气体发生器的口部,最后用用夹角为45°的第一收容腔21完成对气体发 生器的口部冲压,收口工序完成。再请參阅图1 ,在位于导轨11的一端的中上垫板9上固定有压力缸安装 架7,该压力缸安装架7上固定连接有压力缸5,该压力缸5的活塞杆螺接 在开设在上压模12—端的连接螺孔25内,该压力缸5可驱动该上压模12沿导 轨11滑动。该压力缸5上设有第一、二、三磁感应开关51、 52、 53,第一、 二、三磁感应开关51、 52、 53与可编程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电连接,该可 编程控制器可li維盾面提到的光电感应开关感应到上压模12冲压气体发生器 口部和回祖的信号分别控制该第一、二、三磁感应开关51、 52、 53的导通和断开,从而控制压力缸5的活塞杆伸縮和停止,以使第一、二、三收容腔 21、 22、 23^^别与定位在所述治具13上的气体发生器口部位置对应,以实现 收口冲压操作。当然,该压力缸安装架7也可固定连接在固定在小上垫板11 上。在治具13的一侧设置有可感应上压模12冲压气体发生器口部和回位的信 号的光电iS应开关(图中未示出),该光电感应开关将感应到的信号反馈给 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光电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上压模12冲压气 体发生器口部的信号控制液压机的活塞杆停止伸出及回位;且该可编程控制 器根据所述第一、二、三磁感应开关51、 52、 53的断开的信号控制液压机的 活塞杆伸出。大下垫板1上依次固定连接中下垫板2和小下垫板3 ,该小下垫板3 上固定有可定位气体发生器的治具13。为了防止压力过大引起爆炸,在小下 垫板3上闺定有限位柱4 ,该限位柱4的高度使上压模12冲压气体发生器口 部的压力不超过安全压力。为了防止在收口过程中气体发生器被上压模12回 程时带起,在治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发生器收口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液压机的活塞杆上的大上垫板、上压模和固定连接在液压机的工作台上的大下垫板;该大上垫板上依次固定连接中上垫板和小上垫板;该大下垫板上依次固定连接中下垫板和小下垫板,该小下垫板上固定有可定位气体发生器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上开设有夹角分别为45°、90°、150°的圆锥台状的第一、二、三收容腔,该第一、二、三收容腔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该上压模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小上垫板上,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在该小上垫板或该中上垫板上的压力缸的活塞杆上;该上压模的第一、二、三收容腔在该压力缸的驱动下可分别与定位在所述治具上的气体发生器口部位置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权,师高伟,胡青林,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