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属薄板上成形二凸缘的方法与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80680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使用轧辊成形机(1)在用于建筑用途的金属薄板,特别是楔形薄板上成形二相对的凸缘的一种方法,在该轧辊成形机(1)中在轧辊成形机(1)的第一侧形成第一凸缘,在轧辊成形机(1)的第二侧形成第二凸缘。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金属薄板从轧辊成形机(1)的前端(5)移动到后端(6)以便在其移动过程中使薄板上形成第一凸缘,继而金属薄板从轧辊成形机(1)的后端(6)移动到前端(5)以便在其移动过程中使薄板形成第二凸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轧辊成形机(1),使用它能实施上述方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轧辊成形机在用于建筑用途的金属薄板,特别是楔形薄板上成形二相对的凸缘的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在轧辊成形机的第一侧形成第一凸缘,在轧辊成形机的第二侧形成第二凸缘。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在用于建筑用途的金属薄板上成形二相对的凸缘的设备。当今许多建筑物,特别是其屋顶,由金属板建造而成。金属板的纵向侧边向上弯曲以形成两相对的凸缘,以便构成由一块板的一凸缘和相邻板的相对的凸缘形成的直立缝。为建筑用途使用的大多数板是直的、矩形薄板,使用在轧辊成形机二侧具有轧辊的轧辊成形机在该薄板上形成二凸缘,使用该轧辊成形机在薄板通过轧辊成形机时同时形成二凸缘。但是,现代建筑物通常设计成具有较复杂的形式,诸如锥体形式。对于这类形式不能使用直板,必须制造楔形板。为了在楔形薄板上成形相对的二凸缘,就不可能使用常规的用于直薄板的轧辊成形机。为在楔形薄板上形成凸缘已知使用根据前序的方法,使用在一侧具有第一成形轧辊而在另一侧具有第二成形轧辊的轧辊成形机,通过使楔形薄板的第一侧边从开始端移动经第一成形轧辊而到终端可以在楔形薄板上形成第一凸缘,取回薄板,通过使楔形薄板的第二侧边从开始端移动经第二成形轧辊到终端可以在楔形薄板上形成第二凸缘。这样就可能使楔形薄板形成所要求的二凸缘,但是这种方法很费时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特别在楔形金属板上成形凸缘的方法,该方法比现有方法更快,同时该方法易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使用该设备特别在楔形金属薄板上形成凸缘比使用已知的设备在楔形金属薄板上形成凸缘更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使用根据前序的方法这些目的的一个能被实现,在该方法中使金属薄板从轧辊成形机的前端移动到后端以便在其运动过程中在该薄板形成其第一凸缘,继而使金属薄板从轧辊成形机的后端移动到前端以便在其运动过程中在该薄板上形成其第二凸缘。使用这一方法就不再需要将带有第一凸缘的金属薄板取回到轧辊成形机的前端。在其返回到轧辊成形机前端的途中,现在可直接制成第二凸缘,薄板一通过轧辊成形机的全部成形轧辊,凸缘的成形就已经完成。由于不再需要将金属薄板从轧辊成形机的后端传送到前端,通过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实现了时间的大大节省,还有楔形薄板在长度上可易于达到20米或更长。根据优选的方法,在第一和第二凸缘的成形之间,带有第一凸缘的金属薄板向一侧移动以便能够在轧辊成形机的第二成形轧辊上形成第二凸缘。优选的是至少在金属薄板进入轧辊成形机的过程中设有凸缘的侧边保持与轧辊成形机对准成一条直线。这样就保证形成的凸缘的高度在其全长上是一致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设备或轧辊成形机,其能够在用于建筑用途的金属薄板,特别在楔形薄板上成形二相对的凸缘,该设备具有前端、后端和带一个接一个连续排列的成形轧辊的二侧边,其中,在该设备的第一侧设置第一成形轧辊以在金属薄板上形成第一凸缘,而该设备的第二侧设置第二成形轧辊以在金属薄板上形成第二凸缘,其特征在于所提供的在设备的第一侧上的成形轧辊用来在设备的前端开始形成第一凸缘,在设备的第二侧上所提供的成形轧辊用于在设备后端开始形成第二凸缘。此设备可用于上述方法,可比使用已知设备在金属薄板上形成凸缘更快。以通常的方法在轧辊成形机的第一侧设置第一成形轧辊以便当金属薄板从前端向后端移动经过轧辊成形机时逐渐地形成第一凸缘。但是,第二成形轧辊被设置成以便当金属薄板从后端向前端移动经过轧辊成形机时逐渐形成金属薄板的第二侧边。因此当与传统的楔形薄板的轧辊成形机相比较时第二轧辊的顺序是相反的。虽然轧辊成形机是为楔形薄板而设计,但是当然也能够用它在直的、矩形薄板上形成凸缘。优选的是,该设备包括一个中央纵向框架,该框架具有在框架二侧凸出的用于成形轧辊的支承轴,在框架第一侧凸出的支承轴支承第一成形轧辊,而在框架第二侧凸出的支承轴则支承第二成形轧辊。这样,细长的轧辊成形机设置有一带驱动元件的纵向框架,和在框架二侧凸出的带成形轧辊的支承轴。当需要金属薄板带不同高度的凸缘时,这种结构还可以快速和容易地改变成形轧辊。根据优选的实施例,轴是成对垂直地对准在一条直线上安装,同时所有上面的和/或下面的轴在高度上是可调节的。为形成不同高度的凸缘,至少所有上面的或所有下面的轴应是高度可调节的,以便在构成一对的轴之间提供需要的中间距离。根据优选的是设置一个中央齿轮箱以便使所有的轴同步。优选的实施例,在设备的前端设置一个进入工作台以对金属薄板导向,优选的是进入工作台设置有导向装置,例如导向辊子,以及推压装置,例如气压缸,以迫使金属薄板被压靠在与第一成形轧辊对准成一条直线的导向装置上。进入工作台放置在轧辊成形机的前端以便在轧辊成形机中成形金属薄板的第一侧边之前和过程中支承金属薄板。为了能够移动金属薄板,进入工作台将具有支承辊或其它可移动的支承装置。由于金属薄板的第一侧边必需与第一成形轧辊对准成一条直线,优选的是提供导向装置,诸如辊子,来对薄板导向。为迫使薄板靠在导向辊子上,设置推压装置,该推压装置必须是可移动的,因为楔形薄板在宽度上是变化的。优选的是在设备的后端设置转换工作台以便在金属薄板从设备的第一侧移动到第二侧的过程中对金属薄板进行导向,优选的是移动工作台设置有导向装置,例如导向辊子,和推压装置,例如气压缸,以便迫使金属薄板被压靠在与第二成形轧辊对准成一条直线的导向装置上。此转换工作台与进入工作台起同样作用,但它是在轧辊成形机的后端,以使金属薄板的第二侧边与第二成形轧辊对准成一条直线,此外,转换工作台被设计成用于在形成第一凸缘之后提供金属薄板的从轧辊成形机的第一侧到第二侧的侧向移动。优选的是,转换工作台的导向装置能缩回到转换工作台的表面以下。这样,转换工作台可保留在其位置上,而当导向辊子缩回时金属薄板能被从第一侧推到第二侧,在此之后导向辊子被复位来对金属薄板导向。另一选择,导向辊子不可收缩,而是转换工作台与其上的金属薄板作为一个整体从轧辊成形机的第一侧移动到第二侧。本专利技术将对一举例的实施例按附图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示意俯视图,该设备与不同生产阶段的楔形薄板在一起。图2表示图1的设备的侧视图。图1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轧辊成形机1的俯视图,带有进入工作台10和转换工作台20。如图所示,带凸缘的楔形金属薄板在其制造过程的4个场地I、II、III、IV。图2表示轧辊成形机1和工作台10、20的侧视图。轧辊成形机1具有由带前端5和后端6的框架4支承的第一支承轴2和第二支承轴3、第一侧7和第二侧8。支承轴成对,例如2a、2b安装,如图2所示。在支承轴2、3上安装成形轧辊(未表示)。在每一对第一支承轴2上安装不同对的第一成形轧辊。从轧辊成形机1的前端5到后端6一对接一对排列的成形轧辊使金属薄板的第一侧边从平的状态形成凸缘。同样地,在每一对第二支承轴3上安装不同对的第二成形轧辊,该从后端6到前端5一对接一对排列的不同对的第二成形轧辊使薄板的第二侧边从平的状态形成凸缘。进入工作台10放置在轧辊成形机1的前端5处并具有金属薄板的支承装置诸如支承辊子(未表示),和与轧辊成形机1的框架4对准成一条直线放置的导向辊子11,所以金属薄板以其第一侧边与成形轧辊对准成一条直线而进入轧辊成形机1。在进入工作台中安装三个推压装置,该推压装置的推压辊子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用于建筑用途的金属薄板,特别是楔形薄板上使用轧辊成形机成形二个相对的凸缘的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凸缘在轧辊成形机的第一侧形成,而第二凸缘在轧辊成形机的第二侧形成,其特征在于金属薄板从轧辊成形机的前端被移动到后端以便在其移动过程中使薄板具有其第一凸缘,继而金属薄板从轧辊成形机的后端被移动到前端以便在其移动过程中使薄板具有其第二凸缘。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于尔根德伦威尔弗里德卡勒特贝恩哈德梅茨多尔夫
申请(专利权)人:科鲁斯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