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及胀形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83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及胀形工艺。该胀形模包括胀形模具和位于胀形模具型腔内的上压模,胀形模具型腔的形状与减振器贮液筒上三凸台形状相匹配,其结构特点是在胀形模具型腔内还设置有胀形软模,胀形软模位于上压模下方,且胀形软模由弹性材料制成。胀形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将需要加工的工件竖直放入胀形模具型腔内,再将胀形软模放入工件内,然后锁紧胀形模具;上压模对胀形软模施加压力,胀形软模膨胀变形,挤压工件,使工件充满整个胀形模具型腔并沿型腔形状弯曲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简化加工工序、缩短加工周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和使用该模具的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用于加工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及胀形工艺,它用于加工减振器贮液筒上的胀三凸台。
技术介绍
在整个贮液筒的生产工艺流程中,胀三凸台的工艺难度最大,此工艺在国外都采用如图1所示的刚性模进行加工,属于硬模加工工艺,该刚性模的外层是一个胀形模具1’,中间装置一个有弹性的胀形刚模5,胀形模具1’的型腔和胀形刚模5的外壁根据工件3’所需凸台尺寸加工而成;当上压模2’受力向下运动时,其锥形部分撑开胀形刚模5,挤压工件3’沿着胀形模具1’型腔的形状弯曲成形。由于这种模具在胀形刚模5上有许多的棱角,材料在挤压拉伸的过程中很容易撒裂,产品的报废率高,其次这种工艺对管材的要求更高,需要回火处理,工件加工后的外观质量不易满足要求,且对设备和模具的加工精度都很高,这大大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的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软性胀形模加工减振器贮液筒三凸台的工艺,该工艺简化了加工工序、缩短了加工周期、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包括胀形模具和位于胀形模具型腔内的上压模,胀形模具型腔的形状与减振器贮液筒上三凸台形状相匹配,其特征是:在胀形模具型腔内还设置有胀形软模,胀形软模位于上压模下方,且胀形软模由弹性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必君陈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鼎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