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及胀形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83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及胀形工艺。该胀形模包括胀形模具和位于胀形模具型腔内的上压模,胀形模具型腔的形状与减振器贮液筒上三凸台形状相匹配,其结构特点是在胀形模具型腔内还设置有胀形软模,胀形软模位于上压模下方,且胀形软模由弹性材料制成。胀形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将需要加工的工件竖直放入胀形模具型腔内,再将胀形软模放入工件内,然后锁紧胀形模具;上压模对胀形软模施加压力,胀形软模膨胀变形,挤压工件,使工件充满整个胀形模具型腔并沿型腔形状弯曲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简化加工工序、缩短加工周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和使用该模具的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用于加工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及胀形工艺,它用于加工减振器贮液筒上的胀三凸台。
技术介绍
在整个贮液筒的生产工艺流程中,胀三凸台的工艺难度最大,此工艺在国外都采用如图1所示的刚性模进行加工,属于硬模加工工艺,该刚性模的外层是一个胀形模具1’,中间装置一个有弹性的胀形刚模5,胀形模具1’的型腔和胀形刚模5的外壁根据工件3’所需凸台尺寸加工而成;当上压模2’受力向下运动时,其锥形部分撑开胀形刚模5,挤压工件3’沿着胀形模具1’型腔的形状弯曲成形。由于这种模具在胀形刚模5上有许多的棱角,材料在挤压拉伸的过程中很容易撒裂,产品的报废率高,其次这种工艺对管材的要求更高,需要回火处理,工件加工后的外观质量不易满足要求,且对设备和模具的加工精度都很高,这大大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的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软性胀形模加工减振器贮液筒三凸台的工艺,该工艺简化了加工工序、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包括胀形模具和位于胀形模具型腔内的上压模,胀形模具型腔的形状与减振器贮液筒上三凸台形状相匹配,其特征是在胀形模具型腔内还设置有胀形软模,胀形软模位于上压模下方,且胀形软模由弹性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胀形模具为钢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胀形软模为聚氨酯材料。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使用上述软性胀形模的减振器贮液筒三凸台软模胀形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需要加工的工件竖直放入胀形模具型腔内,再将胀形软模放入工件内,然后锁紧胀形模具;(2)上压模对胀形软模施加压力,胀形软模膨胀变形,挤压工件,使工件充满整个胀形模具型腔并沿型腔形状弯曲成型;(3)松开胀形模具,取出工件。本专利技术的软性胀形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工件原材料不需要进行回火处理,简化了工序,缩短了加工周期,也减少了原材料因回火产生的变形,降低了生产成本;2、能够严格控制压机压力参数、模具锁紧参数和规定检测方法,由于胀形软模为软模,因此腔内压力一致,变型量相同,降低了对设备的精度要求,而硬模则需要高精度设备,这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3、由于是软模,不会如硬模产生尖角过度而应力集中导致工件破裂,产品合格率可达99.9%以上;4、胀形模具采用钢件,并根据三凸台的尺寸用电火花加工,精度很高,并进行热处理,能够保证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的胀形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工艺通过对胀形软模施加压力,使其膨胀变形,挤压工件,使工件充满整个胀形模具型腔,达到胀形的目的,由于胀形软模具有很强的回弹性、抗撕裂性和很高的延伸率,因此加工后工件的三凸台面成优美的流线型且成型面饱满,沿圆周方向不存在失圆现象,整体外观保持一致;2、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该工艺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各项尺寸公差指标、凸台强度实验、气密实验均符合产品技术要求,与传统的硬模加工工艺相比有很大的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软性胀形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工后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图3的B处放大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2,该软性胀形模由胀形模具1、上压模2、胀形软模4组成,胀形软模4和上压模2位于胀形模具1的型腔内,且上压模位于胀形软模4上方。胀形模具1采用钢件,且其型腔形状和尺寸根据工件3所需的凸台尺寸用电火花加工,并经过热处理,以保证高精度。胀形软模4采用聚氨酯材料,具有很强的回弹性、抗撕裂性和很高的延伸率,以保证加工后的工件3外形饱满、成优美流线型,整体上保持一致。加工后的工件3如图4、图5所示,其上有三个凸台7,胀形模具1型腔的形状和尺寸即根据这三个凸台7的尺寸进行加工。使用该软性胀形模的胀形工艺使用的设备为油压机,其具体步骤如下(1)将需要加工的工件3竖直放入胀形模具1的型腔内,此时的工件3为管状,再将胀形软模4放入工件3内,用铜棒轻敲工件3的端面,使工件3与底部完全接触,然后旋紧上模锁紧螺母,锁紧胀形模具1;(2)启动油压机,上压模2对胀形软模4施加压力,胀形软模4膨胀变形,挤压工件3,使工件3充满整个胀形模具1的型腔并沿型腔形状弯曲成型,形成三个凸台7,成型后的工件3如图4、图5所示;(4)松开上模锁紧螺母,胀形模具松开,取出工件。取出后的工件需擦拭掉油污,放到专用高度检具上进行检测。权利要求1.一种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包括胀形模具和位于胀形模具型腔内的上压模,胀形模具型腔的形状与减振器贮液筒上三凸台形状相匹配,其特征是在胀形模具型腔内还设置有胀形软模,胀形软模位于上压模下方,且胀形软模由弹性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其特征是所述的胀形模具为钢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其特征是所述的胀形软模为聚氨酯材料。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软性胀形模的减振器贮液筒三凸台软模胀形工艺,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需要加工的工件竖直放入胀形模具型腔内,再将胀形软模放入工件内,然后锁紧胀形模具;(2)上压模对胀形软模施加压力,胀形软模膨胀变形,挤压工件,使工件充满整个胀形模具型腔并沿型腔形状弯曲成型;(3)松开胀形模具,取出工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及胀形工艺。该胀形模包括胀形模具和位于胀形模具型腔内的上压模,胀形模具型腔的形状与减振器贮液筒上三凸台形状相匹配,其结构特点是在胀形模具型腔内还设置有胀形软模,胀形软模位于上压模下方,且胀形软模由弹性材料制成。胀形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将需要加工的工件竖直放入胀形模具型腔内,再将胀形软模放入工件内,然后锁紧胀形模具;上压模对胀形软模施加压力,胀形软模膨胀变形,挤压工件,使工件充满整个胀形模具型腔并沿型腔形状弯曲成型。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简化加工工序、缩短加工周期的优点。文档编号B21C25/02GK1709606SQ20051005060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陈必君, 陈锦华 申请人:杭州福鼎交通器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器贮液筒的三凸台软性胀形模,包括胀形模具和位于胀形模具型腔内的上压模,胀形模具型腔的形状与减振器贮液筒上三凸台形状相匹配,其特征是:在胀形模具型腔内还设置有胀形软模,胀形软模位于上压模下方,且胀形软模由弹性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必君陈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鼎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