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包括:中间体,其上开设有液压腔,所述液压腔通过电控单向阀与高位油箱相连通;设置于所述中间体一端的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包括第一活塞杆、第一柱塞和第一缸筒;设置于所述中间体另一端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包括第二活塞杆、第二柱塞和第二缸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油缸的进回口集中布置在中间体上,使整机更整齐,易于维修操作。中间体上的液压腔经由一电控单向阀与高位油箱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去了一个油缸节约了成本,压力油直接作用在动作缸筒上,使响应快,便于精确控制位置和速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
技术介绍
射压造型机利用压缩空气将型砂均匀地射入砂箱预紧实,然后再施加压力进行压实。常用的有垂直分型无箱射压造型机和水平分型脱箱射压造型机。垂直分型无箱射压造型机造型不用砂箱,型砂直接射入带有模板的造型室,所造砂型尺寸精度高,因砂箱两面都有型腔,生产率很高,但下芯比较困难,对型砂质量要求严。水平分型脱箱射压造型机利用砂箱进行造型,砂型造好后合型脱箱,下芯比较方便,生产率高。射压造型机要求较高的造型速度、较高的造型精度、平稳的合型性能、稳定可调的 压实力。现有的执行油缸由两个油缸组合使用,其中一个油缸为增速油缸,造型过程中都是两个油缸在同时动作,而且复杂笨重的油缸结构及密封圈,造成造型动作响应滞后、惯性大、不易于精确控制位置和速度,而且制造成本高、安装维修复杂、油管多而交错复杂、容易漏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以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以降低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包括中间体,其上开设有液压腔,所述液压腔通过电控单向阀与高位油箱相连通,在所述液压腔到所述高位油箱的方向上,所述电控单向阀处于导通状态;设置于所述中间体一端的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包括第一活塞杆、第一柱塞和第一缸筒;所述第一缸筒的一端与所述中间体相连,且其内腔与所述液压腔相通;所述第一活塞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缸筒内,且其一端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缸筒的内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第一缸筒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缸筒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间隙相通的第二油口 ;所述第一柱塞为中空管,且其一端与所述中间体的第一油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内腔相连通;设置于所述中间体另一端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包括第二活塞杆、第二柱塞和第二缸筒;所述第二缸筒的一端与所述中间体相连,且其内腔与所述液压腔相通;所述第二活塞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缸筒内,且其一端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缸筒的内腔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与所述第二缸筒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缸筒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间隙相通的第三油口 ;所述第二柱塞为中空管,且其一端与所述中间体的第四油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内腔相连通。优选地,在上述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中,所述第一缸筒和所述第二缸筒的尾部均设有缸筒端盖。优选地,在上述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中,所述中间体设置于底座上。优选地,在上述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中,所述第一缸筒和所述第二缸筒的外周均设有缸筒支撑装置。优选地,在上述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中,所述第一缸筒和所述第二缸筒的头部均设有密封缸头。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去掉了增速缸,在原活塞杆内部设置一柱塞,在原活塞处设置密封形成一单作用柱塞缸,大截面腔经过一电控单向阀通往高位油箱,使结构简单,减小设备体积,布局美观。省去一个增速缸节约了成本,压力油直接作用在动作杆上,使响应快,便于精确控制位置和速度。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漏油故障点大大减少。原油缸以两端固定,缸头除了布置进回油孔、排气孔、活塞密封圈、铜套、导向带等之外,还需设置调整油缸精度的止口和固定的键槽及螺钉孔,结构复杂且加工要求较高。改进后的油缸以中间体处固定,由于没有了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较高 的强度要求,缸头把活塞杆密封及导向布置与铜套内,进油孔可直接以接头形式设置与缸筒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以降低制造成本。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包括中间体I、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其中,中间体I上开设有液压腔C,液压腔C通过电控单向阀8与高位油箱9相连通,在液压腔C到高位油箱9的方向上,电控单向阀8处于导通状态。第一油缸设置于中间体I的一端,第一油缸包括第一活塞杆4、第一柱塞3和第一缸筒5 ;第一缸筒5的一端与中间体I相连,且其内腔与液压腔C相通;第一活塞杆4设置于第一缸筒5内,且其一端设有第一活塞2,第一活塞2与第一缸筒5的内腔密封连接,第一活塞杆4与第一缸筒5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缸筒5上设有与第一间隙相通的第二油口B ;第一柱塞3为中空管,且其一端与中间体I的第一油口 A相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一活塞2与第一活塞杆4的内腔相连通。第二油缸设置于中间体I的另一端,第二油缸包括第二活塞杆、第二柱塞和第二缸筒;第二缸筒的一端与中间体相连,且其内腔与液压腔C相通;第二活塞杆设置于第二缸筒内,且其一端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与第二缸筒的内腔密封连接,第二活塞杆与第二缸筒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缸筒上设有与第二间隙相通的第三油口 E ;第二柱塞为中空管,且其一端与中间体I的第四油口 D相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二活塞与第二活塞杆的内腔相连通。本技术提供的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去掉了增速缸,在原活塞杆内部设置一柱塞,在原活塞处设置密封形成一单作用柱塞缸,大截面腔经过一电控单向阀通往高位油箱,使结构简单,减小设备体积,布局美观。省去一个增速缸节约了成本,压力油直接作用在动作杆上,使响应快,便于精确控制位置和速度。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漏油故障点大大减少。原油缸以两端固定,缸头除了布置进回油孔、排气孔、活塞密封圈、铜套、导向带等之外,还需设置调整油缸精度的止口和固定的键槽及螺钉孔,结构复杂且加工要求较高。改进后的油缸以中间体处固定,由于没有了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较高的强度要求,缸头把活塞杆密封及导向布置与铜套内,进油孔可直接以接头形式设置与缸筒上。缸筒(第一缸筒5和第二缸筒)通由键和压盘7与中间体I 一连接。中间体I上加工有止口,保证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两个缸筒(第一缸筒5和第二缸筒)轴线和中间体I的轴线的同轴度和垂直度。柱塞(第一柱塞3和第二柱塞)上加工有与轴线垂直度很·高的压盘,轴端与中间体I上的孔精确配合,通过螺钉使中间体I和柱塞(第一柱塞3和第二柱塞)的压盘固定在一起且保证与中间体I的同轴度和垂直度。活塞(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4和第二活塞杆)通过止口和螺钉连接在一起,要求活塞杆和活塞有较高的同轴度,其中活塞在加工的时候要求保证活塞外圆与内孔有较高的同轴度。外圆与缸筒内圆配合,内圆与柱塞配合。第一缸筒5和第二缸筒的头部均设有密封缸头6,密封缸头6内孔与活塞杆(第一活塞杆4和第二活塞杆)配合,外孔也缸筒(第一缸筒5和第二缸筒)内孔配合,通过螺钉使密封缸头6的法兰与缸筒(第一缸筒5和第二缸筒)连接在一起。第一缸筒5和第二缸筒的尾部均设有缸筒端盖,中间体I 一般设置于底座上。第一活塞杆4和第二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作用截面组合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体(1),其上开设有液压腔(C),所述液压腔(C)通过电控单向阀(8)与高位油箱(9)相连通,在所述液压腔(C)到所述高位油箱(9)的方向上,所述电控单向阀(8)处于导通状态;设置于所述中间体(1)一端的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包括第一活塞杆(4)、第一柱塞(3)和第一缸筒(5);所述第一缸筒(5)的一端与所述中间体(1)相连,且其内腔与所述液压腔(C)相通;所述第一活塞杆(4)设置于所述第一缸筒(5)内,且其一端设有第一活塞(2),所述第一活塞(2)与所述第一缸筒(5)的内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4)与所述第一缸筒(5)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缸筒(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间隙相通的第二油口(B);所述第一柱塞(3)为中空管,且其一端与所述中间体(1)的第一油口(A)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活塞(2)与所述第一活塞杆(4)的内腔相连通;设置于所述中间体(1)另一端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包括第二活塞杆、第二柱塞和第二缸筒;所述第二缸筒的一端与所述中间体相连,且其内腔与所述液压腔(C)相通;所述第二活塞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缸筒内,且其一端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缸筒的内腔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与所述第二缸筒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缸筒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间隙相通的第三油口(E);所述第二柱塞为中空管,且其一端与所述中间体(1)的第四油口(D)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内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殷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凯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