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270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定位框条(1)左右对称设置,该定位框条(1)的前部向下变形弯折,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前端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支耳(2),所述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朝着中间的方向从前往后逐渐收拢,在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板(3),该支撑板(3)与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之间形成有左右对称的让位孔(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后扶手和后货架的功能于一体,使摩托车搭人载物均很方便,在有利于搭乘者抓握的同时,搭载货物的承载能力也有保障,具有结构简单、造型美观大方、易于装配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两轮摩托车上可兼作后扶手的后货架。
技术介绍
两轮摩托车既能搭人又能载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两轮摩托车车架的尾部一般安装有后货架,以便于搭载货物。现有的后货架通常采取整体式大货架结构,虽然承载能力较大,但是造型的美观性差,并且结构复杂,装配困难。为了方便搭乘人员抓握,增强搭乘的安全性,摩托车车架的尾部还安装有门形后扶手,该门形后扶手与后货架不在同一平面上,会影响后后货架的搭载量;同时,摩托车车架的尾部既要安装后货架又要安装后扶手,极大地增加了装配的难度,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装配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兼作后扶手的两轮摩托车后货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包括定位框条(I)、支耳(2)和支撑板(3),定位框条(I)左右对称设置,该定位框条(I)的前部向下变形弯折,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前端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支耳(2),各支耳(2)上均开有装配孔(2a),所述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朝着中间的方向从前往后逐渐收拢,在左右两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定位框条(1)左右对称设置,该定位框条(1)的前部向下变形弯折,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前端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支耳(2),各支耳(2)上均开有装配孔(2a),所述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朝着中间的方向从前往后逐渐收拢,在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板(3),该支撑板(3)与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之间形成有左右对称的让位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定位框条(I)左右对称设置,该定位框条(I)的前部向下变形弯折,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前端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支耳(2),各支耳(2)上均开有装配孔(2a),所述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朝着中间的方向从前往后逐渐收拢,在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板(3),该支撑板(3)与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之间形成有左右对称的让位孔(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条(I)为槽ロ向下的“V”型槽结构,该“V”型槽的宽度从前往后先逐渐増大,至弯折处向后再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条(I)由铝合金压铸而成,该定位框条(I)的厚度为5-8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框条(I)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云峰赵正东何国蓉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