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270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定位框条(1)左右对称设置,该定位框条(1)的前部向下变形弯折,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前端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支耳(2),所述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朝着中间的方向从前往后逐渐收拢,在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板(3),该支撑板(3)与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之间形成有左右对称的让位孔(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后扶手和后货架的功能于一体,使摩托车搭人载物均很方便,在有利于搭乘者抓握的同时,搭载货物的承载能力也有保障,具有结构简单、造型美观大方、易于装配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两轮摩托车上可兼作后扶手的后货架。
技术介绍
两轮摩托车既能搭人又能载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两轮摩托车车架的尾部一般安装有后货架,以便于搭载货物。现有的后货架通常采取整体式大货架结构,虽然承载能力较大,但是造型的美观性差,并且结构复杂,装配困难。为了方便搭乘人员抓握,增强搭乘的安全性,摩托车车架的尾部还安装有门形后扶手,该门形后扶手与后货架不在同一平面上,会影响后后货架的搭载量;同时,摩托车车架的尾部既要安装后货架又要安装后扶手,极大地增加了装配的难度,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装配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兼作后扶手的两轮摩托车后货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包括定位框条(I)、支耳(2)和支撑板(3),定位框条(I)左右对称设置,该定位框条(I)的前部向下变形弯折,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前端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支耳(2),各支耳(2)上均开有装配孔(2a),所述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朝着中间的方向从前往后逐渐收拢,在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板(3),该支撑板(3)与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之间形成有左右对称的让位孔(4)。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左右两边支耳上的装配孔作为本技术的安装点,该安装点与摩托车车架尾部现有的装配位置相适配,这样通过螺栓穿过支耳上的装配孔以及车架尾部的安装孔,即可将本技术连接固定在摩托车车架的尾部。本技术巧妙地利用了摩托车车架上的装配位置,不用对摩托车车架进行改动,改造非常容易,能够尽可能地节约改造成本。左右两边定位框条的后部朝着中间的方向从前往后逐渐收拢,既美化了造型、使本技术连同车架更具美感,又能够增强支撑板与定位框条后部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及可靠性。支撑板作为承载货物的平台,该支撑板的顶面基本在同一水平面上,能够对货物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以防止货物在摩托车行驶的过程中发生歪斜或掉落。支撑板与定位框条之间形成的让位孔一方面供绳索穿套,以便于通过绳索对支撑板上的货物进行固定;另一方面,当搭载有人员时,搭乘者的双手伸向背后并穿过让位孔,即可将定位框条抓握住,此时本技术起到后扶手的作用,以供搭乘者抓握,从而增加了搭乘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将后扶手和后货架的功能集为一体,不管搭人还是载物均很方便,在有利于搭乘者抓握的同时,搭载货物的承载能力也有保障。另外,本技术结构及造型简单,加工制作以及拆装均很容易,既能够提高装配的效率,又能够节约生产成本。所述定位框条(I)为槽口向下的“V”型槽结构,该“V”型槽的宽度从前往后先逐渐增大,至弯折处向后再逐渐减小。以上结构加工制造容易,定位框体各部分的结构强度好,能够防止定位框条发生变形或损坏,进一步提高了搭载货物的能力。所述定位框条(I)由铝合金压铸而成,该定位框条(I)的厚度为5-8mm。以上方式选材方便、工艺简单成熟,产品的质量好。定位框条的厚度以5-8mm为宜,厚度过小,则结构强度差,会影响搭载货物的能力;厚度过大,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增大了材料成本。在所述定位框条(I)的槽内从前往后设置有多条斜拉式第一加强筋(5)。在定位框条的槽内增设第一加强筋,能够进一步增强定位框条的强度;第一加强筋采用斜拉式结构,既节约了材料,又有利于脱模。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加工制作,所述支耳(2)为长条形,左右两边的支耳(2)呈 “八”字形分布,该支耳(2)通过连接片(6)与对应定位框条(I)前端的内侧面连为一体。所述支撑板(3)为“X”形或“K”形,支撑板(3)的左右两端与对应的定位框条(I)连为一体,支撑板(3)与定位框条(I)之间形成的让位孔(4)为三角形。支撑板采用“X”形或“K”形,不仅造型美观,而且节约材料,并能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使支撑板与定位框条之间的强度更好。支撑板与定位框条之间形成的让位孔为三角形,一方面让位孔足够大,可以供绳索或搭乘者的手部自由通过;另一方面,上述结构使得本技术的后部近似为“蝴蝶”形,造型美观大方,有利用提升摩托车尾部的外观美感。为了增加支撑板的强度,使之能够承载更多的货物,所述支撑板(3)外轮廓的边缘除与定位框条(I)的连接处以外,其余部分均向下翻边,所述支撑板(3)形成槽式结构,支撑板(3)的槽内与定位框条(I)的槽内相连通。所述支撑板(3 )的厚度与定位框条(I)相等,在支撑板(3 )的槽内分布有斜拉式第二加强筋(7)。在支撑板的槽内增设第二加强筋,能够进一步增强支撑板的强度;第二加强筋采用斜拉式结构,既节约了材料,又有利于脱模。有益效果本技术集后扶手和后货架的功能于一体,使摩托车搭人载物均很方便,在有利于搭乘者抓握的同时,搭载货物的承载能力也有保障,具有结构简单、造型美观大方、易于装配等特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由铝合金材料通过模具压铸而成,包括定位框条I、支耳2、支撑板3、第一加强筋5、连接片6和第二加强筋7。其中,定位框条I左右对称设置,该定位框条I的前部向下变形弯折,弯折度为30°左右。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朝着中间的方向从前往后逐渐收拢,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定位框条I为槽口向下的“V”型槽结构,该“V”型槽的宽度从前往后先逐渐增大,至弯折处向后再逐渐减小。定位框条I的厚度为5-8mm,在定位框条I的槽内从前往后一体形成有多条斜拉式第一加强筋5。如图I、图2所示,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前端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支耳2,该支耳2为长条形,左右两边的支耳2呈“八”字形分布,且支耳2通过连接片6与对应定位框条I前端的内侧面连为一体。在每个支耳2上均开有前后两个装配孔2a。在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板3,该支撑板3为“X”形或“K”形,支撑板3的左右两端与对应的定位框条I连为一体,且支撑板3与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之间形成有左右对称的让位孔4,该让位孔4为三角形。所述支撑板3外轮廓的边缘除与定位框条I的连接处以夕卜,其余部分均向下翻边,使支撑板3形成槽式结构,支撑板3的槽内与定位框条I的槽内相连通。所述支撑板3的厚度与定位框条I相等,在支撑板3的槽内分布有斜拉式第二加强筋7。 本技术通过螺栓穿过支耳2上的装配孔2a以及车架尾部对应的安装孔,即可与摩托车车架的尾部相固定。支撑板3作为承载货物的平台,该支撑板3的顶面基本在同一水平面上,能够对货物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以防止货物在摩托车行驶的过程中发生歪斜或掉落。支撑板3与定位框条I之间形成的让位孔4 一方面供绳索穿套,以便于通过绳索对支撑板3上的货物进行固定;另一方面,当搭载有人员时,搭乘者的双手伸向背后并穿过让位孔4,即可将定位框条I抓握住,此时本技术起到后扶手的作用,以供搭乘者抓握,从而增加了搭乘的安全性。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定位框条(1)左右对称设置,该定位框条(1)的前部向下变形弯折,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前端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支耳(2),各支耳(2)上均开有装配孔(2a),所述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朝着中间的方向从前往后逐渐收拢,在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板(3),该支撑板(3)与左右两边定位框条(1)的后部之间形成有左右对称的让位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定位框条(I)左右对称设置,该定位框条(I)的前部向下变形弯折,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前端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支耳(2),各支耳(2)上均开有装配孔(2a),所述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朝着中间的方向从前往后逐渐收拢,在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板(3),该支撑板(3)与左右两边定位框条(I)的后部之间形成有左右对称的让位孔(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条(I)为槽ロ向下的“V”型槽结构,该“V”型槽的宽度从前往后先逐渐増大,至弯折处向后再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条(I)由铝合金压铸而成,该定位框条(I)的厚度为5-8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轮摩托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框条(I)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云峰赵正东何国蓉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