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双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680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两轮摩托车双撑架,由横梁上的吊耳连接摩托车车架,横梁两头安装支架,横梁和支架中有升降机构及带动升降机构的摇臂,所述支架主要是固定杆和导套,导套连接导管,导管中安止推装置,止推装置两端插头与固定杆中的凹槽配合,止推装置由脚踏摇臂带动,摇臂上安定位销和滑轮,定位销连接横梁并安扭簧,滑轮与止推装置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摇臂长,力臂大,停车时操作轻,方便、省力等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撑架,适合于两轮摩托车驻车时使用。摩托车在停放时需要由撑架来支撑,在驻车停放时间长,常采用双撑架,就得将后轮架起,在架起时就必须用力提起后轮,由于车重,若是力气少,特别是女士们,提起时非常吃力。并且在提起后轮的同时,还要用脚踩撑架的摇臂,又是很重,十分费劲,有些穿软底鞋的人在踩动时还会按压得脚底发痛。因此,已有技术的摩托车双撑架存在着结构上的缺陷,停车时带动撑架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摩托车停放时架起后轮轻便,无需由人工提起后轮的两轮摩托车双撑架。本技术两轮摩托车双撑架的技术方案是有一根横梁,横梁上的吊耳与摩托车车架相连接,横梁的两头安装支架,横梁和支架中安装升降机构和带动升降机构的脚踏摇臂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是连接在横梁两头的固定杆,固定杆中制有凹槽,固定杆活动连接导套,导套连接导管,导管中安装止推装置,止推装置两端的插头与固定杆中的凹槽相配合。止推装置由脚踏摇臂所带动;所述的脚踏摇臂是在摇臂上安装定位销和滑轮,定位销连接横梁并安有扭弹,扭簧的一头顶在横梁内,另一头与滑轮轴相接触,滑轮与止推装置相配合。本技术的两轮摩托车双撑架,其所述的止推装置是在导管上安装回位板和导块,导块的鞍窝内安装止推销,止推销和导块的滑台与滑轮相配合,止推销下连止推块,止推块的两侧斜面与推杆与滑块相配合,滑块连接拉杆,拉杆外安装拉簧,拉簧的一头与拉杆的凸榫相连,另一头与推杆相连,推杆插头和拉杆插头与两固定杆中的凹槽相配合。本技术的两轮摩托车双撑架,其横梁中制有定位销安装孔和滑轮的滑槽。本技术的两轮摩托车双撑架,在固定杆外安装护套。本技术的两轮摩托车双撑架,其导套上安装踏杆,底部安装底座。本技术的两轮摩托车双撑架,其拉簧一头是拉钩与拉杆凸榫相连,拉簧另一头是弯头插入推杆的拉簧孔中。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双撑架,以脚踏摇臂带动滑轮,当摇臂往下压时,由于杠杆的作用将导管和导管两头相连的导套一起向下推动,摩托车被架起来。当滑轮滚到鞍窝的止推销上,将止推销向下按压时,止推销带动止推块,止推块克服拉簧力将推杆插头和拉杆插头推入固定杆凹槽中,车被架起并轧住。因为摇臂的作用点到脚踏部位较长,摇臂长力臂大,所以脚踏操作很轻,停车时不需人工将后轮提起,非常方便、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两轮摩托车双撑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两轮摩托车双撑架横梁总成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两轮摩托车双撑架导管总成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两轮摩托车双撑架拉簧主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两轮摩托车双撑架拉簧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两轮摩托车双撑架摇臂总成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两轮摩托车双撑架摇臂总成俯视图。下面结合图1-图7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1、底座;2、导套;3、固定杆凹槽;4、固定杆;5、横梁;6、吊耳;7、拉杆凸榫;8、扭簧;9、定拉销;9′、安装孔;10、滑轮;11、滑槽;12、导块;13、回位板;14、导管;15、护套;16、摇臂;17、踏板;18、推杆插头;19、推杆;20、踏杆;21、踏板;22、拉簧弯头;22′、拉簧孔; 23、止推销;24、止推块;25、滑块;26、拉杆;27、拉簧;28、拉簧拉钩;29、拉杆插头;30、装配孔;31、滑台。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撑架,在一根横梁5上安装吊耳6,吊耳6连接在摩托车车架上,在横梁5的两头安装支架,所述支架是连接横梁的固定杆4,固定杆外有护套15,上述也可称为横梁总成,如图2所述。横梁总成下有导管总成,如图3所示,两头有导套2与固定杆4相互活动连接,导套2外安装踏杆20和踏杆头部的踏板21,踏杆20主要支撑在地上作用。在导管14内的结构是作用于架起摩托车后轮时轧住撑架,当止推销23被向下压时,使止推块24往下移动,止推块24两则的斜面挤压推杆19和滑块25,滑块25连接拉杆26,拉杆26上安装拉簧27,如图1所示,拉簧结构如图4、图5所示,一头是拉钩28与拉杆凸榫7相连,另一头是弯头22插入推杆19的拉簧孔22′中,在拉簧27的作用力下,会使推杆19与滑块25相碰,所以止推块24下移需要克服拉簧27拉力,使推杆19和滑块向两头滑动,由于设计上的巧合,伸出的推杆插头18和拉杆插头29正好插入固定杆4凹槽3中,在摩托车重力作用下,撑架锁住。而使止推杆23向下的作用力是摇臂总成,如图6、图7所示,在摇臂16上安装定位销9、扭簧8和滑轮10,以及踏板17。定位销9经安装孔9′使摇臂16与横梁5相连。而滑轮10随着摇臂16的摆动,在导管14上的回位板13内导块12的滑台31上运动,而在横梁5中有滑槽11,当滑轮10运动到导块12的鞍窝中时,将止推销23向下压。摇臂16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起两个作用,其前期运动使摩托车双撑架将摩托车后轮架起,即架起后轮,后期作用是使插头18、29与凹槽3配合,起止推锁定作用。权利要求1.两轮摩托车双撑架,有一根横梁(5),横梁上的吊耳(6)与摩托车车架相连接,横梁的两头安装支架,横梁和支架中安装升降机构和带动升降机构的脚踏摇臂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是连接在横梁(5)两头的固定杆(4),固定杆中制有凹槽(3),固定杆活动连接导套(2),导套连接导管(14),导管中安装止推装置,止推装置两端的插头与固定杆(4)中的凹槽(3)相配合,止推装置由脚踏摇臂所带动;所述的脚踏摇臂是在摇臂(16)上安装定位销(9)和滑轮(10),定位销(9)连接横梁(5)并安有扭簧(8),扭簧的一头顶在横梁内,另一头与滑轮轴相接触,滑轮(10)与止推装置相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双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推装置是在导管(14)上安装回位板(13)和导块(12),导块的鞍窝内安装止推销(23),止推销(23)和导块(12)的滑台(31)与滑轮(10)相配合,止推销(23)下连止推块(24),止推块的两侧斜面与推杆(19)和滑块(25)相配合,滑块(25)连接拉杆(26),拉杆(26)外安装拉簧(27),拉簧(27)的一头与拉杆凸榫(7)相连,另一头与推杆(19)相连,推杆插头(18)和拉杆插头(29)与两固定杆(4)中的凹槽(3)相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双撑架,其特征在于横梁(5)中制有定位销安装孔(9′)和滑轮的滑槽(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双撑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杆(4)外安装护套(1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双撑架,其特征在于导套(2)上安装踏杆(20),底部安装底座(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摩托车双撑架,其特征在于拉簧(27)一头是拉钩(28)与拉杆凸榫(7)相连,拉簧另一头是弯头(22)插入推杆(19)的拉簧孔(22′)中。专利摘要两轮摩托车双撑架,由横梁上的吊耳连接摩托车车架,横梁两头安装支架,横梁和支架中有升降机构及带动升降机构的摇臂,所述支架主要是固定杆和导套,导套连接导管,导管中安止推装置,止推装置两端插头与固定杆中的凹槽配合,止推装置由脚踏摇臂带动,摇臂上安定位销和滑轮,定位销连接横梁并安扭簧,滑轮与止推装置相配合。本技术具有摇臂长,力臂大,停车时操作轻,方便、省力等特点。文档编号B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两轮摩托车双撑架,有一根横梁(5),横梁上的吊耳(6)与摩托车车架相连接,横梁的两头安装支架,横梁和支架中安装升降机构和带动升降机构的脚踏摇臂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是连接在横梁(5)两头的固定杆(4),固定杆中制有凹槽(3),固定杆活动连接导套(2),导套连接导管(14),导管中安装止推装置,止推装置两端的插头与固定杆(4)中的凹槽(3)相配合,止推装置由脚踏摇臂所带动;所述的脚踏摇臂是:在摇臂(16)上安装定位销(9)和滑轮(10),定位销(9)连接横梁(5)并安有扭簧(8),扭簧的一头顶在横梁内,另一头与滑轮轴相接触,滑轮(10)与止推装置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旭程兴红柯德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凌云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