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192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31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充气轮胎(1),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备向轮胎周向延伸的至少4个周向主槽、以及由这些周向主槽划分而成的多个条状环岸部。此外,外侧第二环岸部(32)具备:L字形细槽(321),其由从外侧第二环岸部中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边缘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宽度方向槽部(3211)、以及与轮胎周向大致平行地延伸并在外侧第二环岸部内终止的周向槽部(3212)连接而成;以及贯通刀槽花纹(322),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外侧第二环岸部,同时与周向槽部交叉。此外,多个L字形细槽和多个贯通刀槽花纹以一定间隔配置在轮胎周向上。此外,相邻的L字形细槽相互独立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驾驶稳定性能和噪音性能的充气轮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更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能够改善驾驶稳定性能和噪音性能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充气轮胎中关于驾驶稳定性能和噪音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涉及该课题的现有充气轮胎,大家已知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许第41560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拟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轮胎驾驶稳定性能和噪音性能的充气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备向轮胎周向延伸的至少4个周向主槽、以及由所述周向主槽划分而成的多个条状环岸部,其特征在于,将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一对所述周向主槽称为胎肩主槽、将由所述胎肩主槽划分的所述环岸部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左右环岸部称为第二环岸部、将其中一侧的所述第二环岸部称为外侧第二环岸部、并将另一侧的所述第二环岸部称为内侧第二环岸部时,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具备L字形细槽,其由从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中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边缘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宽度方向槽部、以及与轮胎周向大致平行地延伸并在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内终止的周向槽部连接而成;以及贯通刀槽花纹,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同时与所述周向槽部交叉,并且,多个所述L字形细槽和多个所述贯通刀槽花纹以一定间隔配置在轮胎周向上,同时相邻的所述L字形细槽相互独立配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所述宽度方向槽部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α I 在 50[deg]彡 α I 彡 80[deg]范围内。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的宽度Wl、与从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中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边缘部到所述周向槽部的距离Dl在O. 20彡D1/W1 ( O. 40范围内。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所述周向槽部的槽宽W2在I. O [mm] ^ W2 ^ 3. O [mm]范围内。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所述贯通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β 在 50[deg] ^ β ^ 80[deg]范围内。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中,将由所述周向主槽、所述L字形细槽、以及所述贯通刀槽花纹包围的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中的局部称为短部时,优选所述短部在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边缘部上的轮胎周向长度D2、与所述短部在所述周向槽部所划分边缘部上的轮胎周向长度D3具有O. 7彡D3/D2 ^ I. 3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配置在轮胎周向上的多个所述L字形细槽的间隔Pg、与从所述周向槽部的终止部到相邻其他所述L字形细槽的距离D4具有O. 1^D4/Pg ^ O. 3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所述内侧第二环岸部具备L字形细槽,其由从所述内侧第二环岸部中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边缘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宽度方向槽部、以及与轮胎周向大致平行地延伸并在所述内侧第二环岸部内终止的周向槽部连接而成;以及贯通刀槽花纹,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内侧第二环岸部,同时与所述周向槽部交叉,并且,多个所述L字形细槽和多个所述贯通刀槽花纹以一定间隔配置在轮胎周向上,同时相邻的所述L字形细槽相互独立配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中的所述L字形细槽配置间隔Pg_out、与所述内侧第二环岸部中的所述L字形细槽配置间隔Pg_in具有Pg_ out彡Pg_in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中,将位于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与所述内侧第二环岸部之间的单个或多个所述环岸部称为中央环岸部时,优选至少与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相邻的所述中央环岸部具有刀槽花纹,其沿着所述贯通刀槽花纹的延长线,从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一侧的边缘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指定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作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安装到车辆上。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中,外侧第二环岸部划分为,相对于L字形细槽的周向槽部,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长部、以及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短部。此处,(I)车辆旋转时,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长部将支撑短部,因此能够抑制短部倒向轮胎宽度方向。由此,具有改善轮胎驾驶稳定性能的优点。此外,(2)外侧第二环岸部为条状,因此与外侧第二环岸部为块状列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气泵噪音、撞击声、以及振动声等。由此,具有改善轮胎噪音性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线方向剖面图。图2是图I所述充气轮胎的胎面平面图。图3是图I所述充气轮胎外侧第二环岸部的放大平面图。图4是图2所述充气轮胎中央环岸部、外侧第二环岸部、以及内侧第二环岸部的放大平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性能试验结果的表。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轮胎性能试验结果的表。图7是表示常规例充气轮胎的胎面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该实施例。此外,本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中,包含在维持专利技术同一性的前提下可置换且置换自明的内容。此外,本实施例中记载的多个改进例,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自明的范围内任意组合。充气轮胎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线方向剖面图。图2是图I所述充气轮胎的胎面平面图。这些图表示具有条状图案的乘用车用夏季轮胎。充气轮胎I具备胎圈芯11、胎边芯12、帘布层13、带束层14、胎面胶15、以及侧壁胶16(参照图I)。胎圈芯11具有环状结构,左右一对构成一组。胎边芯12配置于胎圈芯11的轮胎直径方向外周,可增强轮胎的胎圈部。帘布层13具有单层结构,环状架设在左右胎圈芯11、11之间,构成轮胎的骨架。此外,帘布层13的两端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返并固定,将胎边芯12包住。带束层14由经过积层的一对带束帘布层141、142构成,配置在帘布层13的轮胎直径方向外周。这些带束帘布层141、142是将由钢纤维材料或有机纤维 材料构成的多个带束层帘线排列后进行压延加工而构成,通过使带束层帘线以互不相同的方向倾斜于轮胎周向,构成交叉帘布层结构。胎面胶15配置于帘布层13及带束层14的轮胎直径方向外周,构成轮胎的胎面部。侧壁胶16由左右一对构成一组,配置于帘布层1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构成轮胎的侧壁部。此外,充气轮胎I在胎面部具备向轮胎周向延伸的至少4个周向主槽21 24、以及由这些周向主槽21 24划分而成的至少I个中央环岸部31、一对第二环岸部32、33、一对胎肩环岸部34、35 (参照图2)。此处,将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轮胎左右的周向主槽23、24称为胎肩主槽。此外,将较这些胎肩主槽23、24更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周向主槽2U22称为中央主槽。此外,在胎肩主槽23、24划分的环岸部32 35中,将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环岸部32、33称为第二环岸部,将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环岸部34、35称为胎肩环岸部。此外,将较第二环岸部32、33更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环岸部31称为中央环岸部。例如本实施例中,充气轮胎I具备由2个中央主槽21、22和2个胎肩主槽23、24构成的4个周向主槽21 24 (参照图4)。此外,通过这些周向主槽21 24,划分出了 I个中央环岸部31、左右一对第二环岸部32、33、以及左右一对胎肩环岸部34、35。此外,轮胎赤道线CL位于中央环岸部31上,左右轮胎接地端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具备向轮胎周向延伸的至少4个周向主槽、以及由所述周向主槽划分而成的多个条状环岸部,其特征在于,将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一对所述周向主槽称为胎肩主槽、将由所述胎肩主槽划分的所述环岸部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左右环岸部称为第二环岸部、将其中一侧的所述第二环岸部称为外侧第二环岸部、并将另一侧的所述第二环岸部称为内侧第二环岸部时,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具备:L字形细槽,其由从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中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边缘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宽度方向槽部、以及与轮胎周向大致平行地延伸并在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内终止的周向槽部连接而成;以及贯通刀槽花纹,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同时与所述周向槽部交叉,并且,多个所述L字形细槽和多个所述贯通刀槽花纹以一定间隔配置在轮胎周向上,同时相邻的所述L字形细槽相互独立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4.27 JP 099625/2011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具备向轮胎周向延伸的至少4个周向主槽、以及由所述周向主槽划分而成的多个条状环岸部,其特征在于, 将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一对所述周向主槽称为胎肩主槽、将由所述胎肩主槽划分的所述环岸部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左右环岸部称为第二环岸部、将其中一侧的所述第二环岸部称为外侧第二环岸部、并将另一侧的所述第二环岸部称为内侧第二环岸部时, 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具备L字形细槽,其由从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中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边缘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宽度方向槽部、以及与轮胎周向大致平行地延伸并在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内终止的周向槽部连接而成;以及贯通刀槽花纹,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同时与所述周向槽部交叉,并且, 多个所述L字形细槽和多个所述贯通刀槽花纹以一定间隔配置在轮胎周向上,同时相邻的所述L字形细槽相互独立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方向槽部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α I在50[deg]≤α I≤80[deg]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的宽度W1、与从所述外侧第二环岸部中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边缘部到所述周向槽部的距离Dl在O. 20≤D1/W1≤O. 40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槽部的槽宽W2在I. O [mm] ≤ W2 ≤3. O [mm]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β在50[deg] ≤β ≤80[deg]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昌宏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