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流感H1N1亚型灭活疫苗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14412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物病毒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的猪流感H1N1亚型灭活疫苗株,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疫苗株是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influenza?virus)H1H1?SIVTJ,该病毒株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其保藏号为:CCTCC?NO:V201107。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灭活疫苗经试验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保护效果达到8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病毒学
,具体涉及一种猪流感HlNl亚型灭活疫苗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由该HlNl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及应用。
技术介绍
猪流感(SI)是一种急性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以突然发病、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和衰竭,以及随后的迅速恢复或死亡为特征。各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猪均能感染,发病率高,猪群暴发流感时,发病率可高达100%。猪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同时存在着可与禽流感、人流感、猪流感、马流感等流感结合的受体,这些受体的存在使猪可以携带禽流感、人流感、猪流感、马流感病毒,因此,猪可能被人、禽及其他动物流感病毒感染,是流感病毒的“混合器”及病毒基因重配的“温床”。猪流感传播迅速,常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暴发。其典型的临床症 状为流鼻涕、咳嗽和呼吸困难,伴有发热、嗜睡以及随之而来的厌食和消瘦等症状。因为猪流感在单独感染的情况下很少引起死亡,所以在国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规模化猪场未将猪流感疫苗免疫提到议事日程。然而,Siv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圆环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时,会显著增加上述疾病的损害程度和病死率。另外,SIV也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原。SIV与其它病原体共感染或继发感染所造成的损害已成为制约当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猪流感在禽流感和人流感的流行、传播和分子变异中的特殊作用,其对公共卫生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甲型HlNl流感的大流行再次给我们这个交流日益频繁的世界提出了一个大公共卫生的问题。2009年4月以来,始发于墨西哥的甲型HlNl流感波及全球,给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研究表明墨西哥的甲型HlNl流感病毒与以往在猪体内分离的流感病毒有明显的差异,属于变异后的新毒株,可以人传染人。美国CDC分析表明,甲型HlNl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北美猪流感、北美禽流感、人流感以及欧洲和亚洲的经典猪流感等4个不同病毒,是不同病毒间杂交混合的结果。由于甲型HlNl流感病毒有五个基因片段来自于猪流感,因此一度被称为猪流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猪流感的高度关注。回顾猪流感流行的百年历史,可以清楚的看到猪流感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猪流感自1918年在美国首次发生以来,已造成世界范围内的多次大流行。SIV于1931年由Shope首次分离并鉴定,这就是20世纪初引起美国猪流感流行的古典型HlNl病毒株,该毒株是古典猪流感病毒的代表株。其分离鉴定开始了猪流感及猪流感病毒研究的新纪元。与美国不同的是,欧洲大陆猪流感发生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出现暴发式流行,其流行的毒株虽然也是H1N1,但是与美国流行的古典型SIV在抗原性和遗传性上均有显著差异,而与来自鸭的HlNl有着很高的同源性。为了区别2种不同的HlNl亚型毒株,通常把后者称为类禽型H1N1。这2种HlNl亚型毒株随后都传入亚洲并在世界各国长期流行。1969年H3N2亚型SIV首次分离于台湾,1970年在香港也分离到SIV的H3N2亚型毒株。这次流行的H3N2毒株及其变异株在以后的十多年间传播到了世界各地。1984年,欧洲大陆首次报道了类人H3N2亚型毒株引起的猪流感暴发,并且整个欧洲大陆的猪群都表现出高水平的抗体。1988年,美国许多接种了 HlNl流感疫苗的猪场暴发了严重的猪流感,其病原经鉴定为H3N2亚型毒株。此后,HlNl和H3N2成为世界各国广泛流行的2个SIV主要血清型。研究表明,近几年发生于日本、韩国、美国的H1N2亚型SIV是HlNl和H3N2的重组产物,迄今在猪群中流行的猪流感主要有古典猪H1N1、类禽HlNl和类人H3N2毒株,古典型HlNl SIV以地方流行性存在于欧美大陆,并于20世纪70年代传到了东亚各国,并在这些国家广泛流行。目前已发现的流感病毒HA亚型有15个,NA亚型有9个。尽管不同的亚型之间可以组成很多种流感病毒血清型。但目前造成世界性流行SIV血清型只有H1N1,H1N2和H3N2。但也有其它血清型的零星报道,如H1N7、H3N6、H4N6、H9N2和H5N1等。我国猪流感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都表明,在我国横跨南北的多个省市都有严重的猪流感流行,血清学和病毒学监测显示出我国猪群不仅广泛存在Hl和H3亚型猪流感病毒感染,也出现了 H9亚型猪流感病毒感染。·2006年5月 2008年7月之间,本实验室对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等地23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7790份种公猪、后备和经产母猪的血清进行了猪流感病毒Hl亚型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猪血清中存在Hl亚型SIV抗体,06年、07年、08年HI阳性率分别为 23. 46%,33. 90%,39. 71%02009年4月北美甲型HlNl流感暴发流行,本实验室分别用北美甲型HlNl流感病毒的HA表达蛋白、国内分离的HlNl猪流感病毒的HA表达蛋白包被ELISA板对湖北、河南、江西、安徽等地814份送检血清进行了检测。ELISA结果表明(I)国内分离的HlNl猪流感HA-ELISA检测阳性率为27. 5% (224/814)。224份猪流感ELISA检测阳性样品进一步用甲型HlNl流感病毒HA-ELISA检测,结果显示有65份为阴性,说明了其中有159份血清样品为两种HA抗原检测同为阳性,具有71%的抗原交叉反应(159/224)。(2)北美甲型HlNl流感病毒HA-ELISA检测阳性率为23. 7% (193/814),193份甲型HlNl流感病毒HA-ELISA检测为阳性样品进一步用猪流感HA-ELISA检测,结果有34份为阴性,说明了其中有159份血清样品为两种HA抗原检测同为阳性,具有82. 4%的抗原交叉反应(159/19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制备一株HlNl亚型猪流感病毒的灭活疫苗,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该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猪流感灭活疫苗株是从某发病猪场的鼻拭子样品中分离得到,经RT-PCR扩增,连接T载体进行测序检测鉴定该病毒为HlNl亚型猪流感病毒(H1N1 swineinfluenza virus)。申请人将该病毒株命名为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HlNlSIV TJ,该毒株于2011年3月25日送交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内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其保藏号为CCTCC N0:V201107。将所述的病毒株接种鸡胚培养,收获感染鸡胚液,用甲醛溶液灭活、混合和加常规油佐剂乳化制成HlNl亚型猪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技术流程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分离株的微生物鉴定形态描述流感病毒时负链RNA病毒。基因组是分节段的,每个RNA病毒都由核蛋白包被形成RNP复合体。RNPs由基质蛋白(M1)构成完整的膜包裹。脂类来自宿主细胞膜,而在病毒粒子内部是RNA依赖性聚合酶蛋白(PA、PB1和PB2),两个重要的跨膜蛋白分别是棒状的HA和蘑菇状的NA。典型的流感病毒在电镜下呈球形(如图2所示),直径为80 120nm,平均为lOOnm。流感病毒具有囊膜,在囊膜表面有许多放射性排列的纤突,病毒粒子的中心有一直径为40 60nm的电子密度高的锥状核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I、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猪流感病毒毒株,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的猪流感H1N1亚型灭活疫苗株,其特征在于该疫苗株是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influenza?virus)H1H1?SIV?TJ,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其保藏号为:CCTCC?NO:V20110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梅林杨影陈焕春徐高原郭学波张安定周红波陈章表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