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猪鱼立体联合养殖废水内循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猪舍中饲养生猪,并随着猪舍中废水的产生将猪舍中产生的废水实时地导入一级发酵池中并实时地接种一级发酵菌剂且进行一级发酵,得到一级发酵后的物料;其中,所述一级发酵为动态好氧发酵;(2)将所述一级发酵后的物料一次性全部导入二级发酵池,进行二级发酵,得到二级发酵后的物料;其中,所述二级发酵为静态限氧发酵;(3)将所述二级发酵后的物料一次性全部导入鱼塘中,并在鱼塘中养殖塘鱼;(4)将鱼塘排除的废水经过生物沟塘净化后回用鱼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养猪废水和鱼塘废水,并且节约了净水资源,提高了塘鱼的食品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物
,具体地,涉及一种猪鱼立体联合养殖废水内循环 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废水,主要为粪便冲洗废水以及地面冲洗废 水。其中,污染物浓度最高的为粪便冲洗废水,其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养猪废水含有高浓 度的有机物、悬浮物、氨氮等污染物,其水质和水量受到生产工艺季节及产品因素的影响较 大。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养猪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和水体环境产生的负面 影响也日益严重。据统计,每只猪每天的废水产生量为0. 023吨,一条3. 5万头规模化养猪 生产线,其污染负荷相当于一座10万人的城镇,随着养殖规模的越来越大,对环境质量的 威胁也在加大。养猪场污水污染负荷高,而养猪行业的利润水平又低,因而要求污水处理工 程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导致目前养猪场污染治理措施难以推进,养猪场废水 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甚至废水不做处理直接排放的现象十分普遍,给社会环境造成极大 的污染和损害。例如,2014年3月,福建省福清市的一家养猪场因事故致使养猪废水直排进 入水库,导致水库中的鱼大量死亡。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养猪废水的处理方法,例如可以通过自然沉淀法对养猪废水 先进行固液分离,沉淀固体经过调整水分,添加肥料成分,进行堆肥处理,液体部分通过一 个调节酸化池和两个串联的高速生物滤池进行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物 氧化塘进一步降解蓄存,进行农田灌溉。 另一方面,养殖鱼类由于食用人工混合制作的高脂肪高蛋白饲料,且食量大,定期 投喂,消化吸收率低,因此,鱼塘残饵造成水质下降,不仅影响到鱼肉的品质,同时造成了水 环境的污染。 将猪粪用于养鱼的生态养殖模式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历史悠久,至今仍然发挥重要 作用。在该模式中,通常将新鲜或自然发酵的猪粪或废水排入鱼塘,将养分转化为鱼塘生态 系统的初级生产力,进而提高水产品产量和增强系统稳定性。但是,投放自然发酵猪粪与新 鲜猪粪均引起水体氨氮、C0D升高,以及水体溶解氧、透明度下降,水体pH值下降,上述水质 指标在新鲜猪粪组和自然发酵猪粪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此外,由于鱼塘污染负荷较大,需 要定期更换塘水,及将鱼塘废水抽出排入沟渠、池塘,造成了对外水环境的污染。向水体施 用自然发酵或新鲜猪粪,均可显著增加水体沙门氏菌数、大肠菌群数、罗非鱼肠道沙门氏菌 数,并引起塘鱼病害的发生,施用新鲜猪粪对上述指标影响比发酵猪粪大。即,将猪粪用于 养鱼的生态养殖模式也存在着使塘鱼的食品安全性下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联合养殖生猪和塘鱼的方法,达到养殖废水的安全 内循环利用,减少养殖废水外排对水环境的污染,同时节约了净水资源,在治理养猪废水的 同时还能节约饲料投入并提高塘鱼的食品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 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猪舍中饲养生猪,并随着猪舍中产生的废水的产生将猪舍 中产生的废水实时地导入一级发酵池中并实时地接种一级发酵菌剂且进行一级发酵,得到 一级发酵后的物料;其中,所述一级发酵菌剂含有枯草芽孢杆菌、食烷烃戈登氏菌、友好戈 登氏菌和假单胞菌;所述一级发酵为动态好氧发酵;(2)将所述一级发酵后的物料一次性 全部导入二级发酵池并接种二级发酵菌剂且进行二级发酵,得到二级发酵后的物料;其中, 所述二级发酵菌剂含有赤红球菌和芽孢杆菌;所述二级发酵为静态限氧发酵;(3)将所述 二级发酵后的物料一次性全部导入鱼塘中,并在鱼塘中养殖塘鱼;(4)将鱼塘中的废水排 入生物沟塘净化后回用鱼塘;所述生物沟塘为生长有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的沟 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养猪废水和鱼塘废水,并且节约了净 水资源,提高了塘鱼的食品安全性。 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气体和液体的体积均为1个标准 大气压和20 °C下的数值。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1)在猪舍中饲养生猪,并随着猪舍中产生的废水的产生将猪舍中产生的废水实时 地导入一级发酵池中并实时地接种一级发酵菌剂且进行一级发酵,得到一级发酵后的物 料;其中,所述一级发酵菌剂含有芽孢杆菌、食烷烃菌、戈登氏菌和假单胞菌;所述一级发 酵为动态好氧发酵;(2)将所述一级发酵后的物料一次性全部导入二级发酵池并接种二级 发酵菌剂且进行二级发酵,得到二级发酵后的物料;其中,所述二级发酵菌剂含有赤红球菌 和芽孢杆菌;所述二级发酵为静态限氧发酵;(3)将所述二级发酵后的物料一次性全部导 入鱼塘中,并在鱼塘中养殖塘鱼;(4)将鱼塘中的废水排入生物沟塘净化后回用鱼塘;所述 生物沟塘为生长有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的沟塘。 其中,优选地,所述一级发酵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0_30°C,时间为24-36小时,溶 解氧为2-4mg/L。 其中,优选地,相对于每吨猪舍中产生的废水,所添加的一级发酵菌剂的量为 l-10kg,更优选为 2-8kg。 其中,优选地,所述一级发酵菌剂中含有(1-10)X109CFU/g的枯草芽孢杆 菌、(1-10)X10sCFU/g的食烷烃戈登氏菌、(1-10)X10sCFU/g的友好戈登式菌和 (1-10)X10sCFU/g的假单胞菌。 其中,所述一级发酵菌剂可以含有常规的天然有机物作为菌体吸附剂;所述天然 有机物例如草炭、麦麸和稻糠生物碳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通过商购 获得,例如可以为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且编号为ACCC04178的枯草芽孢杆 菌,或者为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且编号为ACCC19269的枯草芽孢杆菌;所述 食烷烃戈登氏菌可以为中国专利ZL201110169821. 4公开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 4796的 食烷烃戈登氏菌;所述友好戈登氏菌可以为中国专利ZL201110169821. 4公开的保藏编号 为CGMCCNO. 4794的友好戈登氏菌;所述假单胞菌可以为中国专利ZL201110169821. 4公 开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 4793的假单胞菌。 其中,优选地,所述二级发酵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0_30°C,时间为72-96小时,溶 解氧为〇· 5mg/L以下。 其中,优选地,相对于每吨一级发酵后的物料,所添加的二级发酵菌剂的量为 l-10kg,更优选为 2-8kg。 其中,优选地,所述二级发酵菌剂中含有(5-20)X10sCFU/g的赤红球菌和 (1-10)X10s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 其中,所述二级发酵菌剂可以含有常规的天然有机物作为菌体吸附剂;所述天然 有机物例如草炭、麦麸和稻糠生物碳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赤红球菌可以为中国专利ZL 201110169821. 4公开的保藏编号为CGMCCN0. 4795的赤红球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为 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且编号为ACCC05730的枯草芽孢杆菌。 其中,优选地,所述一级发酵池和所述二级发酵池的容量比为1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猪鱼立体联合养殖废水内循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猪舍中饲养生猪,并随着猪舍中产生的废水的产生将猪舍中产生的废水实时地导入一级发酵池中并实时地接种一级发酵菌剂且进行一级发酵,得到一级发酵后的物料;其中,所述一级发酵菌剂含有枯草芽孢杆菌、食烷烃戈登氏菌、友好戈登氏菌和假单胞菌;所述一级发酵为动态好氧发酵;(2)将所述一级发酵后的物料一次性全部导入二级发酵池并接种二级发酵菌剂且进行二级发酵,得到二级发酵后的物料;其中,所述二级发酵菌剂含有赤红球菌和芽孢杆菌;所述二级发酵为静态限氧发酵;(3)将所述二级发酵后的物料一次性全部导入鱼塘中,并在鱼塘中养殖塘鱼;(4)将鱼塘中的废水排入生物沟塘净化后回用鱼塘;所述生物沟塘为生长有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的沟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萍,朱昌雄,田云龙,李峰,刘雪,叶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