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5609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6:51
在机动车驱动系中的扭矩传递装置(1)中,在内燃机的曲轴(2)和离合器或变速器的变速器输入轴之间包括分离离合器(4)、双质量飞轮(3)和电力驱动器(5),其中,所述双质量飞轮(3)和分离离合器(4)串联布置在所述曲轴(2)和所述车辆离合器或变速器输入轴之间,所述双质量飞轮(3)布置在曲轴侧上,所述分离离合器(4)布置在变速器输入轴侧或车辆离合器侧,其中,所述电力驱动器(5)的转子(54)径向包围部分分离离合器,通过所述分离离合器(4)为多盘离合器,当要传递的扭矩增加时,所需要的轴向结构空间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驱动系中的扭矩传递装置,位于内燃机的曲轴和机动车离合器或变速器的变速器输入轴之间,包括分离离合器和双质量飞轮及电力驱动器,其中,所述双质量飞轮和分离离合器串联地布置在所述曲轴和变速器输入轴或机动车离合器之间,所述双质量飞轮布置在曲轴侧,所述分离离合器布置在变速器输入轴侧或者机动车离合器侦牝其中,所述电力驱动器的转子径向包围所述分离离合器的一部分。
技术介绍
这种扭矩传递装置用于混合动力机动车。所述分离离合器用于内燃机与其余的驱 动器解脱联接,以便例如使机动车纯粹用电力驱动。根据分离离合器的种类,例如从DE 10 2009 032336或DE 10 2009032331已知。用于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已知布置的在轴向或径向上所需要的结构空间在许多情况下并不具备。此外,现有技术的扭矩传递装置的大力矩只用大的轴向或径向结构空间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减小在传递增加的力矩时所需要的轴向和/或径向结构空间。这个任务通过一种机动车驱动系中的扭矩传递装置解决,所述扭矩传递装置位于内燃机的曲轴和机动车离合器或变速器的变速器输入轴之间,包括分离离合器及双质量飞轮和电力驱动器,其中,所述双质量飞轮和分离离合器串联地布置在所述曲轴和变速器输入轴或机动车离合器之间,所述双质量飞轮布置在曲轴侧,所述分离离合器布置在变速器输入轴侧或机动车离合器侧,其中,所述电力驱动器的转子径向包围所述分离离合器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分离离合器是多盘离合器。所述分离离合器布置在所述转子的径向内部,其中,所述转子和分离离合器优选布置在两个共有的气缸载体中的一个上。所述多盘离合器优选是双盘离合器,因而包括两个离合器盘,它们与相应数量的压力盘或反向压力盘共同作用。所述离合器盘优选布置在驱动侧,所述压力盘或反向压力盘优选布置在从动侧。所述电力驱动器以已知的方式包括一个转子和一个定子,其中,所述定子布置在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在环向上包围不仅所述转子而且所述分离离合器。不仅转子而且定子能够制成为一件式的或多件式的,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外部部分在环向上也相应地能够制成为一件式的或多件式的。所述双质量飞轮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形式为摩擦面等的附加的阻尼器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离合器包括多个离合器盘,它们是轴向可移动的并且相对彼此刚性扭转地安置。所述离合器盘因而附加地互相刚性地相对扭转连接,因而能够预见两个连接的轴及焊接游隙等不彼此相对扭转。在轴向上,所述离合器盘彼此相对可移动,从而轴向游隙和磨损能够平衡并且保证所述两个离合器盘独立地提升(自由通过/通风)。在改进的实施方式中,所有离合器盘在轴向方向上可浮动地安置,因而在轴向至少在运行位置附近在两个方向上自由运动地安置在一个小的轴向路径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器盘用内齿安置在花键轴上。这样的安置用于在轴向上可能的移动,同时,能够传递扭矩。作为选择,在这里其他的固定方式也是可能的,例如多边形的轮廓等。与此相比,使用齿的优点是在制造比较标准化和简单下能够传递大的扭矩。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实施方式中,一个离合器盘固定在轮毂上,其余离合器用内齿安置在所述轮毂的外齿上。所述轮毂用于所述离合器盘与双质量飞轮的驱动轴的连接。一个离合器盘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其余离合器盘或者在双质量飞轮中,其余离合器盘浮动地利用插齿安置在所述轮毂上。所述轮毂自身同样用插齿与所述驱动轴相连接,从而它轴向可移动地安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且能够传递所述驱动轴的扭矩或扭矩传递到所述驱动轴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实施方式中,所述轮毂利用插齿与所述双质量飞轮的第二侧的轴 凸缘相连接。所述轴凸缘是所述双质量飞轮的第二侧的一部分,因而也一件式地与所述双质量飞轮的第二凸缘相连接。作为选择,所述第二凸缘实施为多件式的,其中,所述凸缘的一部分与所述轴凸缘焊接或铆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从动侧包括一个或多个压板和一个或多个反向压板,它们布置在环形圆柱体载体的内侧,其中,所述转子布置在所述载体的外侦U。所述压力盘是由离合器操纵器(用于所述分离离合器的脱接器)操纵的从动侧的盘,它相对于所述一个反向压力盘或多个反向压力盘移动,从而所述离合器盘与所述压力盘和反向压力盘摩擦锁合地连接。在双盘离合器中,在轴向上面向曲轴的反向压力盘固定连接所述载体,布置在所述两个离合器盘之间的反向压力盘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也称为压紧板,它在轴向方向上可移动地安置,所述压力盘在轴向上可移动地安置在所述载体上并优选通过盘簧操纵。所述多盘离合器的所有部件布置在所述载体的内侧上,这尤其适用于从动侧部分,即所述反向压力板或多个反向压力板,所述压紧板和压力板以及操纵结构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向压力板布置在所述最靠近所述双质量飞轮地布置的离合器盘的面向双质量飞轮的侧上,所述压力盘布置在所述最远离双质量飞轮地布置的离合器盘的背离双质量飞轮的侧上,所述压力盘由盘簧可移动地安置,其中,压紧板布置在离合器盘之间,它在轴向上浮动地安置或与所述由盘簧操纵的压力盘运动地连接。所述压紧板与压力盘的浮动安置或运动连接还引起所述最远离压力盘的离合器盘在闭合所述离合器时传递扭矩份额。在理想情况下,所述运动联接引起所述压力盘相对于所述压紧板或反向压力盘施加在各离合器盘上的夹紧力对所有盘都是相同的。在双盘离合器中,这表明在闭合所述离合器时,两个离合器盘提供大约相同的扭矩份额。所述压板和压紧板的运动连接尤其引起在所述离合器断开时,所述压紧板和压力盘以确定的比例相互提升。在理想方式下,所述压板必须在双盘离合器中实行所述压紧板的双行程。由此,在不造成更大的牵引力矩的条件下,每个离合器盘能够在所述压板之间自由地旋转。所述压板经板簧在变速器方向上拖拉,并且所述压紧板经自有的板簧同样在变速器方向上拖拉。所述压力盘的板簧与压紧板的行程相关的联接在这里有助于正确地调整所述行程比例。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盘和第二离合器盘,所述第一离合器盘布置在所述分离离合器的面向双质量飞轮的侧上,所述第二离合器盘布置在所述分离离合器的背离双质量飞轮的侧上,其中,压紧板布置在所述离合器盘之间,所述压紧板经刚性操纵元件或联接元件在轴向移动方向上与所述压板联接,从而在所述压力盘压紧在所述第二离合器盘上时,所述压紧板挤压在所述第一离合器盘上。在所述压板和压紧板之间的刚性联接元件,更确切地说,在双盘离合器中,所述压紧板引起所述两个元件相互行程联接/力联接。因而所述压板例如在所述离合器闭合时在轴向上运动,从而所述压紧板一起运动。通过弹簧弹性联接来保证能够引起轴向弹压力可能均匀分布在所述离合器盘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纵元件在轴向上弹簧弹性地安置在所述载体上。所述联接元件在轴向上相对于所述载体的弹簧弹性联接引起所述联接元件能够离开通过所述弹簧预先给定的空档位置,克服弹簧力,在轴向上运动。相对于浮动安置,这具有使所述弹簧元件占据限定的空档位置的优点。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盘离合器布置布置在环形圆柱体载体上的径向内部,所述电力驱动器的转子或转子元件布置在所述环形圆柱体载体上的径向外部,其中,所述载体利用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以固定在变速箱壳体上方式支承。所述载体优选利用滚动轴承,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2.17 DE 102009058942.2;2010.04.08 DE 10201001.一种机动车的驱动系中的扭矩传递装置(I),所述扭矩传递装置(I)位于内燃机的曲轴(2)和机动车离合器或变速器的变速器输入轴之间,包括分离离合器以及双质量飞轮(3)和电力驱动器(5),其中,所述双质量飞轮(3)和分离离合器(4)串联地布置在所述曲轴(2)和机动车离合器或变速器输入轴之间,并且所述双质量飞轮(3)布置在曲轴侧,所述分离离合器(4)布置在变速器输入轴侧或机动车离合器侧,并且其中,所述电力驱动器(5)的转子(54)径向包围所述分离离合器(4)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离合器是多盘离合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离合器(4)包括多个离合器盘(19,20),它们轴向可移动地且彼此相对刚性旋转地安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盘(19,20)利用内齿安置在花键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盘中的一个离合器盘(19)固定在轮毂(18)上,另一个离合器盘用内齿安置在所述轮毂(18)的外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毂(18)用插齿(17)与所述双质量飞轮(3)的次级侧的轴凸缘(11)相连接。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离合器的从动侧包括一个或多个压板(32)和一个或多个反向压板(26,28),它们布置在环形圆柱体的载体(21)的内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鲁德S·马科维亚克D·赖茨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