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高的铝型材加工用扭矩传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1394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靠性高的铝型材加工用扭矩传递机构,包括外壳、固定轴、定位轴承、齿轮及油液导流组件,其中,固定轴、定位轴承及齿轮三者之间构成有环形的油液容置腔,固定轴构成有第一导流通孔和第二导流通孔。油液导流组件包括管状转轴和转轴定位件,转轴定位件包括定位管及环形定位台,定位管穿过外壳顶部,环形定位台固定于外壳上。管状转轴上下两端分别与定位管底部和固定轴顶部接触,管状转轴内部通道与定位管内部通道和第一导流通孔接通。定位管侧壁底部内凹构成有下限位凹槽,管状转轴侧壁顶部上凸构成有接头管,接头管嵌入下限位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时便于对定位轴承加油液,进而能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铝型材加工
,具体是可靠性高的铝型材加工用扭矩传递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铝型材加工机械在设备结构、自动化程序控制等方面有了大幅度改进。扭矩传递机构作为铝型材加工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固定轴、定位轴承及齿轮,其中,定位轴承配对设置在齿轮与固定轴之间,定位轴承内圈与固定轴配合,定位轴承外圈与齿轮配合,铝型材加工机械中扭矩传递机构应用时通过固定轴、定位轴承及齿轮将电机的扭矩传递出去。为了保证定位轴承与齿轮之间的滑动性能,需在定位轴承上添加油液,现有扭矩传递机构受自身结构的限制,在定位轴承上加油液时过程繁琐,费时费力,而定位轴承若长时间未添加油液会对扭矩传递机构的使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的铝型材加工用扭矩传递机构,其应用时便于对定位轴承加油液,进而能保证本技术应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可靠性高的铝型材加工用扭矩传递机构,包括外壳、固定轴、定位轴承及齿轮,所述固定轴、定位轴承及齿轮均设于外壳内,定位轴承配对设置在齿轮与固定轴之间,定位轴承内圈与固定轴配合,定位轴承外圈与齿轮配合;所述扭矩传递机构还包括油液导流组件,所述固定轴、定位轴承及齿轮三者之间构成有环形的油液容置腔,所述固定轴构成有竖直设置且上端开口位于固定轴顶部的第一导流通孔、以及水平设置并同时接通第一导流通孔和油液容置腔的第二导流通孔;所述油液导流组件包括管状转轴和转轴定位件,所述转轴定位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定位管及套设于定位管顶部的环形定位台,所述定位管穿过外壳顶部,环形定位台固定于外壳上且其下端面与外壳上端面接触;所述管状转轴和定位管均与第一导流通孔同轴设置,管状转轴上下两端分别与定位管底部和固定轴顶部接触,管状转轴内部通道与定位管内部通道和第一导流通孔接通;所述定位管侧壁底部内凹构成有下限位凹槽,管状转轴侧壁顶部上凸构成有接头管,所述接头管嵌入下限位凹槽内且其外径与下限位凹槽内径匹配。本技术应用时,将油液加液机的出油接头接在定位管上,启动油液加液机,油液依次经过定位管、管状转轴、第一导流通孔及第二导流通孔后进入油液容置腔内,即可对定位轴承进行加油液。为了避免单一第二导流通孔堵塞影响油液流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流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导流通孔在同一水平高度呈辐射状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上端面内凹构成有环绕第一导流通孔顶部开口的上限位凹槽,所述管状转轴下端嵌入上限位凹槽内。如此,本技术应用时,可通过上限位凹槽对管状转轴进行下限位,能避免管状转轴脱落。为了保证管状转轴与固定轴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顶部固定有与管状转轴同轴设置的压板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压板与固定轴之间,管状转轴穿过压板和密封圈,且管状转轴侧壁与密封圈内圈紧密接触。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压板也可对管状转轴进行下限位,使本技术结构更加稳固。为了便于对配对的定位轴承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对定位轴承进行限位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设有与第二导流通孔位置对应的开孔。为了提升定位管与管状转轴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的,所述下限位凹槽顶部固定有密封垫,所述管状转轴顶部与密封垫紧密接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在本技术应用时,油液可依次经过定位管、管状转轴、第一导流通孔及第二导流通孔加入油液容置腔内,进而实现油液与配对的定位轴承接触,如此,可保证齿轮与定位轴承之间滑动性能,进而能保证本技术应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本技术由接头管嵌入下限位凹槽内对管状转轴进行上限位,可保证管状转轴位于定位管与固定轴之间的区域,能提升本技术结构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外壳,2、固定轴,3、定位轴承,4、齿轮,5、定位套,6、管状转轴,7、转轴定位件,8、第一导流通孔,9、第二导流通孔,10、油流容置腔,11、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可靠性高的铝型材加工用扭矩传递机构,包括外壳1、固定轴2、定位轴承3、齿轮4及油液导流组件,其中,固定轴2、定位轴承3及齿轮4均设于外壳1内,定位轴承3配对设置在齿轮4与固定轴2之间,定位轴承3内圈与固定轴2配合,定位轴承3外圈与齿轮4配合。本实施例的固定轴2、定位轴承3及齿轮4三者之间构成有环形的油液容置腔10,固定轴2构成有竖直设置且上端开口位于固定轴2顶部的第一导流通孔8、以及水平设置并同时接通第一导流通孔8和油液容置腔10的第二导流通孔9。本实施例的油液导流组件包括管状转轴6和转轴定位件7,其中,转轴定位件7包括竖直设置的定位管及套设于定位管顶部的环形定位台,定位管穿过外壳1顶部,环形定位台固定于外壳1上且其下端面与外壳1上端面接触。本实施例的管状转轴6和定位管均与第一导流通孔8同轴设置,管状转轴6上下两端分别与定位管底部和固定轴2顶部接触,管状转轴6内部通道与定位管内部通道和第一导流通孔8接通。本实施例的定位管侧壁底部内凹构成有下限位凹槽,管状转轴6侧壁顶部上凸构成有接头管,接头管嵌入下限位凹槽内且其外径与下限位凹槽内径匹配。为了保证管状转轴6与定位管之间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下限位凹槽顶部固定有密封垫,管状转轴6顶部与密封垫紧密接触。为了保证油液流通时畅通,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通孔9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导流通孔9在同一水平高度呈辐射状分布。为了防止管状转轴6转动时移位,本实施例的固定轴2上端面内凹构成有环绕第一导流通孔8顶部开口的上限位凹槽,管状转轴6下端嵌入上限位凹槽内。为了便于对配对的定位轴承3定位,本实施例在固定轴2上套设有对定位轴承3进行限位的定位套5,定位套5设有与第二导流通孔9位置对应的开孔。实施例2:为了保证管状转轴6与固定轴2之间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固定轴2顶部固定有与管状转轴6同轴设置的压板11和密封圈,密封圈设于压板11与固定轴2之间,管状转轴6穿过压板11和密封圈,且管状转轴6侧壁与密封圈内圈紧密接触。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可靠性高的铝型材加工用扭矩传递机构,包括外壳(1)、固定轴(2)、定位轴承(3)及齿轮(4),所述固定轴(2)、定位轴承(3)及齿轮(4)均设于外壳(1)内,定位轴承(3)配对设置在齿轮(4)与固定轴(2)之间,定位轴承(3)内圈与固定轴(2)配合,定位轴承(3)外圈与齿轮(4)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递机构还包括油液导流组件,所述固定轴(2)、定位轴承(3)及齿轮(4)三者之间构成有环形的油液容置腔(10),所述固定轴(2)构成有竖直设置且上端开口位于固定轴(2)顶部的第一导流通孔(8)、以及水平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靠性高的铝型材加工用扭矩传递机构,包括外壳(1)、固定轴(2)、定位轴承(3)及齿轮(4),所述固定轴(2)、定位轴承(3)及齿轮(4)均设于外壳(1)内,定位轴承(3)配对设置在齿轮(4)与固定轴(2)之间,定位轴承(3)内圈与固定轴(2)配合,定位轴承(3)外圈与齿轮(4)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递机构还包括油液导流组件,所述固定轴(2)、定位轴承(3)及齿轮(4)三者之间构成有环形的油液容置腔(10),所述固定轴(2)构成有竖直设置且上端开口位于固定轴(2)顶部的第一导流通孔(8)、以及水平设置并同时接通第一导流通孔(8)和油液容置腔(10)的第二导流通孔(9);所述油液导流组件包括管状转轴(6)和转轴定位件(7),所述转轴定位件(7)包括竖直设置的定位管及套设于定位管顶部的环形定位台,所述定位管穿过外壳(1)顶部,环形定位台固定于外壳(1)上且其下端面与外壳(1)上端面接触;所述管状转轴(6)和定位管均与第一导流通孔(8)同轴设置,管状转轴(6)上下两端分别与定位管底部和固定轴(2)顶部接触,管状转轴(6)内部通道与定位管内部通道和第一导流通孔(8)接通;所述定位管侧壁底部内凹构成有下限位凹槽,管状转轴(6)侧壁顶部上凸构成有接头管,所述接头管嵌入下限位凹槽内且其外径与下限位凹槽内径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健汤红杰马龙超彭学军彭永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标建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