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2158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4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结构,此结构可以省去将通常所必须的带螺栓的保持器和托架等,从而减少零部件数量和组装工序数,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本发明专利技术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结构具备:以底面(1a)作为固定用安装面,在该底面上一体设有安装用螺栓(6)的盘状气体发生器(1);具有用于使安装用螺栓往外部突出的第1贯通孔(2a),且在内部收纳有整个气体发生器的安全气囊垫(2);具有从第1贯通孔突出的安装用螺栓所贯通的第2贯通孔(3c),且在内侧收纳有安全气囊垫的壳体(3);与贯通第2贯通孔的安装用螺栓相接合,且和壳体一起对气体发生器的底面进行支撑固定的固定支座(5),以及横梁(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于一种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结构,此结构可以将以往所必须的带螺栓的保持器和托架等废除,从而减少零部件数量和组装工序数,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技术介绍
作为副驾驶席安全气囊,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中的安全气囊装置为将具有安全气囊主体和气体发生器的安全气囊模块,通过安装工具安装在加强筋上的安全气囊装置,所述安装工具具备收纳所述安全气囊模块的箱体;具有支撑和固定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和所述收纳箱体的脚部的托架;以及从所述收纳箱体的底部突出的突出构件。并且 其结构为,所述托架的所述脚部具有倾斜部,在所示收容箱体受到冲击而使所示托架变形时,使所述突出构件对所述脚部的所述倾斜部进行按压,而辅助所述托架的变形。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开2008-1107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I中,气体发生器具有安装用的法兰。法兰利用收纳于安全气囊内部的保持器的螺栓,与该保持器、安全气囊主体、收纳安全气囊主体的收纳箱体以及托架结合在一起,车体侧支撑构件即加强筋上设有固定部,在这个固定部上安装托架进行固定。气体发生器的被保持器包围的一部分被收纳到安全气囊主体内部,并且下半球部从安全气囊主体部及收纳箱体突出,并暴露在外部。在专利文献I中,为了使气体发生器和气体发生器周围的收纳箱体以安全气囊主体等安装于加强筋的固定部,需要使用托架和带螺栓的保持器的结构。气体发生器通过火药的迅速燃烧而产生充气气体。气体发生器由于迅速燃烧而产生冲击。因此,气体发生器必须被牢固地支撑固定在加强筋上。为了通过加强筋牢固地支撑固定气体发生器,而通过在气体发生器的法兰上贯穿的保持器的螺栓,来确保与加强筋侧的结合。因此,必须使用带螺栓的保持器。为了使气体发生器从收纳箱体的下半球部露出,贯通法兰的保持器的螺栓从收纳箱体突出的位置周围,不能得到平坦的平面。因此,在将保持器的螺栓直接安装在加强筋的固定部时,为了确保其具有可吸收公差的余地,必须在固定部形成大的松孔的螺栓孔,必须形成大孔径的螺栓孔的结果导致固定部形状的复杂化,在保持器固定部的安装变得烦杂化。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有必要在保持器的螺栓和固定部之间,追加具有松孔的螺栓孔的托架。并且,从安全气囊主体和收纳箱体的突出而露出的气体发生器的下半球部也有必要避免和固定部产生位置干涉,也必须追加设置托架。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结构,此结构可以省去将通常所必须的带螺栓的保持器和托架等,从而减少零部件数量和组装工序数,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结构,其特征为具备以底面作为固定用安装面,在该底面上一体设有安装用的螺栓的盘状形状的气体发生器;具有用于使该安装用螺栓往外部突出的第I贯通孔,且在内部收纳有整个气体发生器的安全气囊垫;具有从第I贯通孔突出的安装用螺栓所贯通的第2贯通孔,且在内侧收纳有该安全气囊垫的壳体;和贯通该第2贯通孔的安装用螺栓相接合,且和该壳体一起支撑固定气体发生器的底面的车辆支撑构件。该壳体最好具备平坦的底部板。该车辆侧支撑构件具备平坦且朝向上方的设置面的话更为理想。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结构可以将以往所必须的带螺栓保持器或托架等废除,减少零部件数量和组装工序数,从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附图说明(图I)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结构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图2)显示在图I中所示的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结构组装后的状态的部分断面侧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以较理想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副驾驶席结构主要由气体发生器I、由气体发生器I喷出的充气气体而张开膨胀的安全气囊垫2、收纳安全气囊垫的壳体3所构成。众所周知,车体侧支撑构件由在车体横方向上配置的横梁4,与此横梁4 一体连接设置的安装有气体发生器和壳体的支座5所构成。气体发生器I为金属制的耐压容器,内部被火药填充。气体发生器I的外形形成为有适当厚度的盘状。气体发生器I的底面Ia作为固定安装面,被形成为圆形的平坦面。气体发生器I的底面Ia上一体设置有多个安装用螺栓6。安装用螺栓6的一端与气体发生器I的底面Ia接合,并从气体发生器I的底面Ia向下方突出。气体发生器I的外周侧面上设有将其围住的圆环状的整流板7。整流板7用于将气体发生器中喷出的充气气体进行整流。安全气囊垫2为织布所制,具备众所周知的结构,在安装在车体上时,是折叠的。整个气体发生器I被收纳在安全气囊垫2内部。安全气囊垫2形成有多个第I贯通孔2a,此第I贯通孔2a使气体发生器I上的安装用螺栓6向安全气囊垫2的外方向突出。因此,气体发生器I以底面Ia与安全气囊垫2的内部相接的状态下,其安装用螺 栓6从安全气囊垫的2向外露出。壳体3为金属制,其由形成侧面的环状框架3a与跨驾于框架3a之间形成底面的底部板3b形成,其平面外形轮廓为长方形的形状。底部板3b表面和里面都为平坦面。环状框架3a与向壳体3侧方延伸出的安装托架8接合。壳体3通过环状框架3a及底部板3b形成上方开放的内部空间,壳体也可以是织布制。壳体3的内部空间收纳有内置有气体发生器I的安全气囊垫2,在壳体3的底部板3b上形成有多个第2贯通孔3c,此第2贯通孔3c用于使从安全气囊垫2的第I贯通孔2a突出的气体发生器I的安装用螺栓6贯通。因此,气体发生器I的底面Ia通过安全气囊垫2与底部板3b的上面相接。并且,安装用螺栓6从壳体3向外露出。在支座5上面对平坦的底部板3b,形成有平坦且朝向上方的设置面5a。在朝向上方的设置面5a上,与安装用螺栓的数量相对应地形成螺栓插通孔9。由于支座5的平坦且朝向上方的设置面5a和平坦的底部板3b是相抵接,所以吸 收组装公差的螺栓插通孔9,被设为较小的松孔。螺栓贯通孔9上贯通有贯通了底部板3b的第2贯通孔3c的安装用螺栓6。安装用螺栓6在朝向上方的设置面5a的下方与螺母10拧合从而与支座5接合。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相关的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关于组装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将一体设置有螺栓6的盘状气体发生器I收纳于安全气囊垫2的内部。接着,将安装用螺栓6贯穿安全气囊垫2的第I贯通孔2a后,向外部露出。接下来,将安全气囊垫2和气体发生器I 一起收纳到壳体3的内部。然后,将安装用螺栓6,贯穿壳体3的第2贯通孔3c,使其从底部板3上突出。此时,在安装用螺栓6上装上临时卡止垫圈11,对气体发生器I,安全气囊垫2及壳体3进行临时卡止,这样可以使得在支座5的安装变得简化。接着,将壳体3的平坦底部板3b载于支座5的平坦且朝向上方的设置面5a上,并且将安装用螺栓6贯穿插通孔9。此后,将螺母10和螺栓6拧合,使横梁4的支座5和气体发生器I的安装用螺栓6接合在一起。通过这样的安装,使得以气体发生器I的底面Ia作为固定安装面,气体发生器I和安全气囊垫2、壳体3 —起被横梁4的支座5所支撑固定。气体发生器I工作时,由于气体发生器I的快速燃烧作用产生的冲击力直接由该气体发生器I作用于气体发生器底面Ia正下方的支座5,此支座5和横梁4 一起承受冲击力。以上说明的本实施形态所涉及的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结构为,以气体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田大下野博贤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