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针对应用于轨道车辆牵引梁结构的改进,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技术背景随着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普及与推广,对于构成驱动系统主要部件的牵引梁提出了更高的设计和使用要求。如应用于轻轨列车、地铁的牵引梁是连接、并向车体传递转向架驱动力的中心部件,也是实现车辆快速和安全行驶的动力传输关键设备。现有牵引梁普遍地采用碳钢焊接结构,因为考虑到碳钢的腐蚀需要给碳钢板留出足够的腐蚀余量,从而增大了车钩箱自身的重量,但也从另一侧面增大了牵引梁自身的重量,不利于车体轻量化设计和提高列车运行速度。而且,现有结构普遍采用牵引梁和枕梁直接连接,车体纵向力的传递方式由牵引梁直接传递给枕梁,然后由枕梁传递到两侧的边梁。牵引梁与枕梁连接后的应力较为集中,易于造成牵引梁应力集中而增加应力损坏的机率、从而明显地缩短牵引梁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存在着牵引梁与车钩安装连接的复杂问题,不利于从牵引梁内部进行喷漆操作而降低了牵引梁防腐处理的可操作性。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述的激光焊不锈钢车钩箱,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采取一种中空的箱型整体结构,在其部件上采取多种轻量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钩箱,包括有依次焊接的一对侧部的腹板(I)、上盖板(2)和下盖板(3),其特征在于腹板(I)与上盖板(2)、下盖板(3)焊接后形成ー个截面积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的整体式箱型结构; 在箱型结构四周焊接有车钩安装板(4)、侧波纹板(5)、缓冲梁(6)和后端梁(7); 后端梁(7)具有外凸的、并分别与下盖板(3)和车钩安装板(4)连接的后端梁下盖板(S)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钩箱,其特征在干由腹板(I)与上盖板(2)、下盖板(3)构成的箱型结构,其与缓冲梁(6)连接的端部截面积最小,其与车钩安装板(4)连接的端部截面积最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钩箱,其特征在于在两侧的腹板(I)外侧分别设置有2个侧波纹板(5),侧波纹板(5)还与缓冲梁(6)和后端梁(7)焊接,每个侧波纹板(5)至少具有2个连续起伏的波纹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板(2)是ー表面为平面的板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盖板(3)具有连接为连续式整体结构的第一段平面(11)、中段斜面(12)和第二段平面(13); 腹板(I)的垂向下端面与下盖板(3)焊接,并与下盖板(3)具有相同长度与角度的、连续的平面与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钩箱,其特征在干在所述第一段平面(11)与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玺,马云双,王京军,钟元木,田洪雷,牟晓莎,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