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疲劳强度车钩钩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3959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疲劳强度车钩钩舌,所述车钩钩舌为现有16号车钩钩舌或17号车钩钩舌上、下牵引突台根部结构改变后的钩舌,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结构改变是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的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钩舌下牵引凸台根部及附近部位的疲劳强度,明显地改善钩舌在实际运行中上、下牵引凸台根部及附近的疲劳强度的匹配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钩舌牵引突台部位的疲劳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运输设备
,具体设及一种高疲劳强度车钩钩舌
技术介绍
车钩作为机车车辆最重要的连接部件之一,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是否安全和可 靠,但也是车辆结构中最容易发生疲劳破坏的构件之一。尤其是重载货车车钩的钩舌,在短 期内即出现大量钩舌裂纹甚至断开问题,严重危及行车安全。但是,由于受车钩的结构空间 限制W及车钩自身的互换性等要求限制,国内外很少有新的提高车钩疲劳强度的技术手段 和方法。因此,如何在既有车钩上进一步提高其疲劳强度,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键技术问题。 根据车辆实际运行中发生的疲劳破坏情况和相关试验研究结果得知,钩舌牵引凸 台根部及附近是除了S面之外的另一个疲劳裂纹多发部位。而且,与上牵引凸台相比,下牵 引突台根部及附近往往更容易产生疲劳裂纹。运说明现行钩舌存在着明显的上、下牵引凸 台及附近疲劳强度不匹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疲劳强度车钩钩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钩舌存 在着明显的上、下牵引凸台及附近疲劳强度不匹配而带来的钩舌牵引凸台根部及附近易产 生疲劳裂纹的问题。 阳〇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疲劳强度车钩钩舌,所述车钩钩舌为现有16号车钩钩舌或17号车钩钩舌 上、下牵引突台根部结构改变后的钩舌,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结构改变是上、下 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的增大。 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上述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大 于现有16号车钩钩舌或17号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 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上所述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R 为 10 ~12mm。 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上述车钩钩舌仅在现有16号车钩钩舌或17号车钩钩 舌的基础上,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R增大到10~12mm,而其他结构不做改变本 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技术可W显著提高钩舌下牵引凸台根部及附近部位的疲劳强度,明显地改 善钩舌在实际运行中上、下牵引凸台根部及附近的疲劳强度的匹配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钩 舌牵引突台部位的疲劳寿命。【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钩舌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钩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W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疲劳强度车钩钩舌,该车钩钩舌为现有16号车 钩钩舌或17号车钩钩舌上、下牵引突台根部结构改变后的钩舌,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 台根部结构改变是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的增大。本技术实施例车钩钩舌 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大于现有16号车钩钩舌或17号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 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R为10~12mm。作 为优选方案,该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R为12mm。该车钩钩舌仅在 现有16号车钩钩舌或17号车钩钩舌的基础上,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R增大到 10~12mm,而其他结构不做改变。 本技术能够在保证互换性的前提下,通过简单地增加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 渡圆弧半径的方法,将钩舌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均增加大R10~12mm,显著 地提高了下牵引突台根部及其附近疲劳强度,而对于疲劳强度相对较大的上牵引突台,其 根部的疲劳寿命几乎没有增加,运样就可W在不增加铸造工艺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的条件 下,使得钩舌上、下牵引突台根部及附近的疲劳强度和寿命明显地同步协调,大大提高钩舌 牵引突台的使用寿命,从而可有效地减少钩舌更换次数,具有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而且本技术只是增加过渡圆角半径而保留其他部位不变,还使铸造砂型的制作更为容 易,钩舌可完全按照现有钩舌的铸造工艺方面及技术要求条件进行铸造成型,有利于提高 广品质量和成品率。 本技术实施例的高疲劳强度车钩钩舌按照上述结构设计,是为了防止钩舌的 疲劳断裂。众所周知,对于钩舌,一般破损的规律、成因与疲劳断裂有着本质的不同,因而防 止一般破损的措施往往对防止疲劳断裂无效,甚至出现相反的效果,本技术并非是简 单地利用增大过渡圆弧半径降低应力集中的原理,来防止钩舌的破损,而是根据现有16、17 号车钩钩舌牵引突台部分的纵剖面具有明显的不对称的特点,研究提出了通过增加过渡圆 角半径来调整上、下牵引突台根部附近刚度协调性、并同时调整上、下牵引突台根部及附近 的疲劳应力幅大小的相对比例,最终解决了上、下牵引突台根部及其附近疲劳强度不匹配 的问题。本技术的车钩钩舌虽然也使上牵引突台的过渡圆角半径增大了,但其根部附 近的应力集中并没有降低。 图1为现有钩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的(a)为现有钩舌的Ξ维示意图,图1 的化)为现有钩舌的垂直纵剖面。图2为本技术钩舌的垂直纵剖面示意图,通过对图 2和图1比较,可W看出,本技术的钩舌,只是钩舌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增 加了,而保留钩舌其他部位不变。 根据有限元对现有钩舌和本技术钩舌的仿真结果,进行应力幅及寿命变化的 计算。两种钩舌的疲劳应力幅及其寿命变化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两种钩舌的疲劳应力幅及其寿命变化计算结果 表1的结果表明,本技术可W使钩舌下牵引突台根部及附近的疲劳寿命比原 来提高到42. 5%,而使钩舌上牵引突台根部及附近的疲劳寿命比原来变化较小,从而使得 钩舌上、下牵引突台根部及附近的疲劳强度和寿命明显地同步协调,大大提高钩舌牵引突 台的使用寿命。 下面通过表2给出几种本技术实施例车钩钩舌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 半径的参数值。通过表2中的数据,来制作出本技术的车钩钩舌,即可使钩舌上、下牵 引突台根部及附近的疲劳强度和寿命明显地同步协调,提高钩舌牵引突台的使用寿命。 表2本技术车钩钩舌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的参数值。W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W限制本技术,凡在本 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 一种高疲劳强度车钩钩舌,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钩舌为现有16号车钩钩舌或17号 车钩钩舌上、下牵引突台根部结构改变后的钩舌,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结构改变 是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的增大。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钩舌,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 过渡圆弧半径大于现有16号车钩钩舌或17号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 径。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钩钩舌,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 根部过渡圆弧半径R为10~12mm〇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钩钩舌,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钩舌仅在现有16号车钩钩 舌或17号车钩钩舌的基础上,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R增大到10~12mm,而其 他结构不做改变。【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疲劳强度车钩钩舌,所述车钩钩舌为现有16号车钩钩舌或17号车钩钩舌上、下牵引突台根部结构改变后的钩舌,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结构改变是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疲劳强度车钩钩舌,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钩舌为现有16号车钩钩舌或17号车钩钩舌上、下牵引突台根部结构改变后的钩舌,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结构改变是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的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武温爱玲朱泽清于跃斌姜岩魏鸿亮孟庆民崔英俊赵天军代景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